这个世间曾出现过很多修行者,在凡人眼中,修行者们长生久视,但这终归只是谣传。
即便是大修行者,最多也不过能活两到三甲子,这是身为“人”的极限,除非超越人类。 比如曾经把自己全身进行法器改造的九劫散人,就依靠这种“不做人”的办法超出了寿数极限。 但即便是九劫散人,也只是让自己活到了天地剧变初期,最后依旧难逃一死。 古来多少天骄,生死关前尽折腰! 不仅仅是生死,人活一世,有太多不能反抗、无法反抗的东西,修行者有修行者的苦,凡人的苦比修行者更多。 不能反抗的出身,不能反抗的天赋,不能反抗的种种不公,这些都如同不能反抗的死亡一样,让人在不能反抗中痛苦,然后在不能反抗中消亡。 只是默默。 人们的悲欢并不相同,不要指望其他人(尤其是不同阶层的人)能理解你的痛苦,更何况同样在世为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却可以比人与牲畜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在南蔡,献童令全国实行,但穷苦人家的孩子可能会被卖去做抵童,然后换来达官显贵人家孩子的性命。而后者可能连抵童的存在都不知情,只是在幸福与享乐中度过他们的童年。 所有的孩子都是无辜的? 对于被卖做抵童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罪恶”就是他们可以修行的天赋,同样也是他们的穷苦。 对在平安喜乐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触犯人间的律法乃至道德,但或许在更高一个层次的生命看来,有些人的存在,本来便是错误。 就连同样身为孩童的“有罪者”都无法理解彼此,更何况整个人世间的众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南蔡、众魔领……这些势力中的高高在上者不会关注小民的痛苦,即便知道,也不会在意。 对于修行者来说,他们不会去关注凡尘的困苦,即便碰巧关注,同样也不会在意。 但修行者们何尝想过他们自己也是某些存在眼中的蝼蚁? 云鹤真人的话被众山鬼视作歪理邪说,何尝不是因为修行者们不愿相信他们自己的渺小与丑恶? 即便山鬼们生于山体空腔的困阵里,但他们从小学的是修行的典籍,接受的是属于修行界的教育。 即便他们愿意离开困阵,愿意做出成为一个凡人的决定,但不意味着他们可以突破来自文化与思想传承中的束缚。 然而云鹤真人的实力超乎他们想象,动念之间便能让所有人“禁言”,修为不到某个程度,就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 即使这般,他们依旧不忿,依旧不愿接受。 直到云鹤真人说出最后那句话。 …… “他们称我为—— “青玉仙人!”…… 大虞东南青玉山,青玉山中有神仙。 青玉山中的缥缈仙宗不只是大虞闻名的宗门,更是在天下四域中都能排上名号的大势力! 凡夫俗子眼里的山中神仙,是缥缈仙宗的修行者们。 但这句“青玉山中有神仙”,不只是凡人的妄言,它曾经在修行界中也很流行。 因为青玉山中确实有神仙,有的是真神仙。 人间有记载的最后一位飞升者,就出自缥缈仙宗,修行者们称他为“青玉仙人”。 青玉仙人当然不叫青玉,只不过这位仙人太过低调,在修行的过程里从来都不曾闯出过名头,他只是默默地修行,一直修行到超越这方世界的极限。 他的道号存在于某些典籍中,但知道这一知识点的修行者并不多。 那是个很普通的道号,但因为他是青玉仙人,所以就不再普通。 那两个字,是“云鹤”。 …… 周缘直瞠目结舌,他当然知道青玉仙人,他从未想过原来云鹤真人就是青玉仙人。 他是真的“真人”,是真的“仙人”! 青玉仙人一生不沾因果,在修行史上不曾留下什么传说。 但四大主流修行理论中的“因果论”就是青玉仙人创出,而在某些更为隐秘少有人知的典籍中,分明记载着云鹤真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强的飞升者! 就连大渊神尊,都未曾得到过如此之高的评价。 云鹤解除了禁言法术,但众山鬼依旧安静,场间只有沉默。 这个消息太过不可思议、震撼人心,乃至让他们忘记了表达自己的震惊,只是傻愣愣地站着。 从未有仙人飞升后还能回来! 六代山主也万万没想到云鹤会自称青玉仙人,但他没用多久便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重新恢复成悲悯微笑状。 “若果如您所说,是仙界创造了这方世界?”
六代山主心境平复,顺着云鹤的话追问。 谁知云鹤轻轻摇头:“没有我们预想中的那个仙界。飞升后的地方与这里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只是两界‘大道’并不互通,那里被称作负一(-1),是个……有些奇怪的世界。”
“那您是如何知晓……” “是其他人告知于我,比如来自零世界的‘造物主’,还有大渊神尊。”
下方某层平台,当代西渊神道监天使颤抖着声音:“你……您是说……见到了神尊?”
“所有的飞升者都会到那里,只是人海茫茫难以相遇,无数前辈中,我也只见到了他一人。”
云鹤像是想起了什么,竖贯山体的光幕中有信息浮现,无数山鬼疑惑望去,便再也收不回目光。 那是对西渊神道天地不仁理论的拓展,是一个更为完善优秀的理论体系,而它的作者,是飞升后的大渊神尊。 -1号世界的纳米智械权限开放方式与-2号世界不同,也就是云鹤所言的“大道不同”,飞升者去了那里,会瞬间变成凡人。 但他们可以踏上修行路一次,就可以踏上无数次。 这个新理论就是大渊神尊结合两界大道的成果,对西渊神道的传承者来说,这是至玄至妙的宝藏! “这是他留下的最后的东西,也合该交给你们。”
云鹤此言打断了不少人的领悟,实在是话中透露的信息太过惊人。 “您是说……神尊已经……” “他死了。”
云鹤的回答简短有力,对西渊神道的修士们来说如同精神法术的冲击。 “笑话……哈哈!你这离经叛道之人……大渊神尊怎么可能陨落……” 有些修士仿若疯了一般地癫狂,他们狂笑,他们咒骂,他们混乱而卑微,在卑微中扭曲。 云鹤不悲不喜,没有愤怒,只有怜悯。 这座壳子里的世界应该被愤怒冲垮,但连最该愤怒的人都在自欺欺人,愤怒便没有意义。 只有悲悯。 对默默者的悲悯,对不敢愤怒者的悲悯。 “他死了。”
云鹤重复道,“他死在反抗的过程中,他死在零世界的压力下,他怀着愤怒死去,也怀着希望……”
云鹤的表情终于不再淡漠,他的双目骤而明亮,仿若有光芒。 “他知道自己在反抗,他知道反抗的结果但不曾畏惧那个结果,他也知道,他的反抗会让更多的后来者知道世界的真相,让更多的后来者知道…… “反抗啊,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