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秀抬头笑道:“邬老师不用太在意,小事而已。”
邬博道:“该有的礼节不能少,细芽被家里人惯坏了,实在抱歉陈老师,回头我会好好教这孩子的,不会再有下一次。”
陈秀秀笑着应了一声,这才大步离开。 在没人看到的地方瘪瘪嘴,一个哑巴赔钱货,也不知道有什么可宠的。 另一边,邬博义正言辞的教育了一顿胖闺女,胖闺女表示会听话,父女俩才贴着脸亲近。 “细芽有没有乖乖听课?老师讲的都懂了没有?”
“啊啊啊……”细芽乖乖,都会啦。 熟悉的臭屁小模样,邬博一看就能看懂小东西心里的想法。 人不知笑道:“细芽真乖,一定要好好上课,不懂的就问爹爹,不能调皮捣蛋知不知道?”
“咱们现在是大姑娘了,是董事的小学生了,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任性,知不知道?”
“啊啊啊……”知道,细芽棒。 邬博摇头失笑,真是个不省心的小东西。 “行了,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吧。”
细芽在大狼生产队的名声过于响亮,以至于很少有小朋友敢跟她玩。 虽然小家伙不在意,但邬博还是希望她能有自己的朋友。 所以,姐姐们都是七岁上学,细芽却六岁上学,目的就是让小人可以早早的交到好朋友。 细芽歪着小脑袋看了眼嗷嗷喊的鼻涕虫们,点点头,迈着小短腿跑了过去。 邬博满意的笑了笑,回了办公室。 操场,小细芽蹲在一旁看几个鼻涕虫男娃玩石子,鼻涕虫们整个人趴地上,鼻涕和土灰沾了满脸。 脏兮兮的爪子时不时抹一把脏脸,脸更脏了,衣服也没眼看了。 一个个的全都灰头土脸。 即便晚上回去会被亲娘揍一顿,也挡不住他们这会高涨的玩乐热情。 细芽这个白白嫩嫩的小丫头在这,实在显眼。 有男娃子好心的邀请她:“胖丫头,你也要玩不?”
胖丫头? 小细芽一脸懵的左看右看,谁是胖丫头? “就是你,看谁呢?到底要不要一起玩,不玩就让开点,挡道了。”
细芽震惊,她是胖丫头? 低头看了眼自己圆鼓鼓的小肚子,小人瞬间炸毛:“啊啊啊……”细芽不胖,细芽只是有小肚肚。 奶呼呼的怒吼之后,全场安静。 其中一个男娃突然惊呼:“她是个小哑巴。”
“哑巴?”
“对啊,她不会说话,不会说话的就是小哑巴,是小哑巴。”
“哦哦哦,胖丫头是个不会说话的小哑巴。”
一群熊孩子围着小细芽又笨又跳,骂她是个不会说话的小哑巴。 小细芽眨眨眼,好像不太懂。 来找妹妹的小麦瞧见了,顿时暴躁。 “欺负我妹妹,找打。”
暴躁丫头,二话不说,对着一群鼻涕虫就挥拳头。
别看她是个女娃,在学校也打出了名了。 只是这群刚进学的小学鸡不知道小麦的威名。 小伙伴被打,其他人都怒起抗争。 一群小豆丁围着小麦打。 饶是小麦厉害,也会时不时的被砸中一拳。 小细芽也怒了:“啊啊啊……”不准欺负姐姐。 小拳头一抡,闷头就冲了上去。 上学第一天,霸王芽再次出名。 一群灰头土脸的鼻涕虫在办公室里呜呜哭。 小麦和细芽气鼓鼓的站一旁瞪着大眼睛不甘心。 包括邬博在内的三个老师都在办公室,处理这出大规模斗殴事件。 老师们很头疼,邬博头更疼,其中主事的两人,是他闺女。 小麦好斗,在学校不是秘密了,可没人知道,瞧着乖乖巧巧的胖闺女,有过之无不及。 邬博一心营造小闺女软萌可爱人设的心愿,彻底夭折。 看了眼听到消息,着急忙慌跑过来的大麦三姐妹,耐心问:“小麦,你来说说,为什么打架。”小麦气鼓鼓的瞪着几个鼻涕虫,要不是老师都在这里,爹爹也在这里,她肯定要冲上去再打几回合。 “他们嘴欠。”
桀骜不驯的语气听得有些古板的戴国荣直皱眉。 碍于邬博的面子,没有直接对小麦发难,而是不赞同的看向邬博。 “邬老师,你身为老师,更要以身作则才是。”
“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教育子女,都讲究一个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令千金这喊打喊杀的性子,实在不合适,你要多花些心思教育才是,给咱们学生和老师都做好榜样。”
邬博作为和大众一样的父亲,很不乐意别人对他的孩子指手画脚,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大肆指责。 他信自己的孩子,虽然脾气不好,但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动手。 “戴老师,谢谢你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的。”
“至于眼下的事,我们还是问清楚了再做决断才好。”
戴国荣脸色一沉,觉得邬博不识好歹,还保留着地主少爷的脾性,自视清高。 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陈秀秀勾了勾唇,事不关己的坐一旁,没打算开口。 邬博不管两人,看着小麦,严肃道:“邬小麦同学,老师希望你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不做任何夸张和隐瞒的说出来,可以吗?”
叫全名了,小麦收起了大半怒气,老实不少。 “他们骂细芽,骂细芽是个不会说话的小哑巴。”
邬博脸色顿沉,办公室里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几个嗷呜嗷呜哭的鼻涕虫下意识闭上了嘴,不敢看邬博。 陈秀秀挑眉,没想到一向老好人的邬博还会生气。 戴国荣一拍桌子大怒:“岂有此理,作为学生,怎么能如此嘲讽他人缺陷,老师教你们的知识,教你们的礼义廉耻,都学到狗狗肚子里去了?”
鼻涕虫被戴国荣的吼声下得浑身一颤,缩在一起,胆战心惊,半声不敢吭。 邬博拧眉,他承认戴国荣是个负责任的老师,也有一定学识。 但实在过于古板,实行严师出高徒。 动不动就责罚,体罚学生,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喜欢一言堂,不接受反驳和质疑。 如现在这般,遇到事情,不管前因后果,直接发火怒吼,实在不好。 自家闺女被骂,他确实生气,但这些孩子,他看得出,并非出于恶意骂人。 而是来自孩子的顽劣和对情感的无知,这样的情况,应当多引导,而不是大肆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