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剿匪(1 / 1)

第二天,陈渊赶了过来,看着一地狼籍,脸色十分的难看。他问道:“损失如何?”

手下说:“粮食被抢走了八万多石,还烧毁了几千石!”

“人呢?”

“伤了五十五人,死十一人!”

陈渊冷哼一声说:“卫队呢?事发时他们干什么吃的?”

陈渊安排了几千人的卫队,就是防着这种事情发生的。手下说:“当时卫队正在城里,没来得及过来!”

“把卫队队长给我撸了,这种废物,没资格当队长。”

朱高煦生气地说:“敢抢到我的头上,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我现在就进山,把这些人给剿了!”

陈渊说:“这山这么大,你怎么知道他们在哪?我们先回去再说。”

“好吧。”

一行人又回到了安阳县,郑家全迎了上来。陈渊问道:“山上的土匪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知道,他们的头叫黑面虎,本名叫田大牛。他因为犯了事,被关进牢里一年多。出来之后,他就上山当了土匪,然后拉起了几百人的队伍。之前因为王县令不作为,他也一直没有被剿灭。”

“知道黑面虎的寨子在哪里吗?”

“不知道,不过我知道一个人肯定知道,这人叫王爽,他以前也当过土匪,后来改邪归正,下山定居了。”

陈渊才不信什么改邪改正的鬼话,他说:“把他叫来,我亲自问他。”

王爽被带了过来,他只有一只左手了,右手被砍断了。这才是他从良的原因,是被迫改邪归正的,不是他自愿的。陈渊问道:“你知道黑面虎吗?”

“知道,小人以前就在他山寨里讨生活,还是二当家的。不过他嫉妒我更得人心,就使计砍下我一只手,再把我赶出来了。”

“你带我们进山,我们要剿灭这群土匪!”

王爽沉默了一会说:“我能提一个条件吗?”

“你说。”

“我想替一个人求情,他当年救我一命,我不能不报。”

“是谁?”

“他叫田狗儿,是黑面虎的亲弟弟。当年是他放了我,我不能让他死了。”

“可以,不过他要是不投降,我也不可能饶他。”

“有我劝他,他会投降的。”

“好,带路。”

陈渊和朱高煦带着五百士兵就出发了。一群土匪而已,用不着带太多的人。有王爽带路,他们顺利的摸到了山寨门口。这时候山寨门口只有两个守卫,陈渊和朱高煦一人一箭,把他俩给射死了。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带着人就冲进了寨子里。这时候黑面虎正在喝酒,他一下就抢了八万石粮食,这够他们吃上几年的了。可是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了喊杀声。他大怒说:“是谁,是谁在吵?”

“大当家的,不好了,是官兵杀进来了!”

“什么?我的山寨这么隐密,他们怎么知道的?”

“是王爽,有人看到他了。”

“可恶,早知道他会出卖我们,我就杀了他了。”

黑面虎出来看了一下,发现官兵如狼似虎,自己的手下根本就挡不住。他也没想再挡了,他回了自己房子,拿了一些金银,然后就从密道里跑了。陈渊他们顺利的拿下了山寨,唯一可惜的就是黑面虎跑了。田狗儿没跑,他被抓了。王爽对他说:“你就降了吧,大人说了,只要你投降,就不杀你。”

“我呸,我当年真的是瞎了眼,居然会把你给放了。”

“狗儿,我也没办法,我要报仇,只能找官兵!”

“哼,你出卖兄弟,我是永远不会原谅你的。”

陈渊不耐烦了,他说:“田狗儿,我最后问你一次,你真的不降吗?”

“不降,誓死不降!”

“那就杀了吧。”

王爽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话。朱高煦过来说:“在黑面虎的房间里发现了一条密道,不知道通向哪里。”

陈渊看向王爽,王爽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后山,也可能是县城。”

“算了,把通缉令发出去,慢慢的抓吧。”

陈渊让人把山寨里的所有东西都带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给烧掉了。这时候十多里外的一个小树林里,黑面虎看着山寨,他看到了浓烟,知道自己的山寨保不住了。他咬着牙说:“王爽,我是不会放过你的。”

他说完就走了,官兵也跟着回了县城。王爽的心情很不好,他唯一的兄弟死了,他虽然得了一百两的赏银,可是并不高兴。他回到了自己家,可是一回来,他就看到一个人坐在床上等着他。王爽也不意外,只是说:“黑面虎,没想到你这么大胆,敢来找我。”

“我烂命一条,早就活够本了。我这人最恨的就是出卖我的人,上次出卖我的人,我把他的手脚全部砍了,这次你想怎么死啊?”

王爽淡淡地说:“随便你,不过我要和你说一声。”

“说什么?”

“没事不要乱坐别人的床,会很危险!”

王爽说完,一拉某个机关,几根暗箭就飞向了黑面虎。黑面虎躲避不及,身上中了好几箭。不过他也是悍勇,冲了过来,一刀砍在了王爽的脖子上。王爽没有当场就死,而是说:“也好,我们死在一起,也挺好的,正应了我们当年的誓言!”

他们当年可是结拜过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当时谁也不信这话,可是没想到,最后这句话居然真的灵验了,他们真的在同一天死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