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 029 章 东京重聚,官家召见

029 章 东京重聚,官家召见(1 / 1)

长案上放着一盏烛台,几样小菜,两个酒壶,王重和顾二坐在桌案两边,二人身前摆着酒杯,烛台上烛火闪烁,四周挂着灯笼,摆着烛火架子,屋内灯火通明。

  “说说吧,你那个外室是怎么回事儿?”

王重直接开门见山的说。

  顾二道:“不就是那年我回东京来,碰到几个纨绔调戏曼娘,就出手把那几个纨绔给赶跑了,还把为首的那个给揍了一顿,没成想曼娘竟一路追我到了白鹿洞,她哥哥又得病死了,我看她一个人无依无靠的,就把她收了,曼娘也争气,没两年就给我生了一双儿女。”

  说起朱曼娘一双儿女的时候,顾二的脸上下意识就露出了笑容。

  王重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是剧情的修复力?还是个中有别的什么缘由?兜兜转转,顾二竟还是被朱曼娘给缠上了。

  “一双儿女?”

王重问道。

  顾二笑着道:“大的叫蓉姐儿,小的叫昌哥儿!”

  之所以只说小名,自然是因为蓉姐儿和昌哥儿都是外室子,还没有得到顾二的父亲宁远侯顾偃开的承认,更加没有得到顾家的承认,尚未入顾家宗祠,没能录入族谱,自然没有大名。

  王重有些感慨着道:“不想一别不过数年,仲怀竟已儿女双全,叫人羡慕!”

  只是不知是感慨顾二的速度太快,还是感慨顾二的命运。

  不过王重也没有干涉的意思,顾二这人,虽说天资横溢,老天爷往他嘴里喂饭吃,但性子太过浪荡,而且有才者势必自傲,顾二又有宁远侯府嫡子这般显赫的出身,若是不经一番磨难,难成大事。

  而且若是他一直这样下去,迟早有一日,要折在他那个大哥哥和继母小秦氏的手中。

  顾二也颇为唏嘘的道:“我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本是想在白鹿洞书院安安静静的读书科考,以求入仕为官,一展抱负,未曾想却阴差阳错的收了个女子,还有了两个孩子。

  顾二心里很清楚,他父亲宁远侯绝不会容许曼娘这样的人进宁远侯府,是以顾二才要更加努力,早日中第入仕,成家立业,娶一个名门闺秀当大娘子,才好给朱曼娘母子一个归宿。

  王重道:“世事难料,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顾二提起酒壶,二人身前的空杯续满,说道:“不说这些了!这两年你在泉州经营的好生兴旺,我虽在白鹿洞,却也没少听人提及你在泉州的事迹!”

  王重道:“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

  “若你这都算是小打小闹,那其他地方的那些官员,不都是尸位素餐?”

顾二一脸正色的拱手道:“子厚的《晒盐法》一出,从今往后,盐价只会越来越便宜,黔首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精盐,子厚之功,在千秋万世。”

  王重却摇了摇头,说道:“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精盐又有何用,若是遇上贪官污吏,肆意盘剥压迫,视百姓如猪狗,破家丢命不过寻常,盐价便是再便宜,若有商贾大户囤积居奇,低价揽货,再以高价卖出,黔首百姓又能如何?”

  顾二闻言,脸上也不禁露出肃然之色:“这几年我虽然一直都在白鹿洞苦读,但也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江州左近,也有不少绿林盘踞,有些是杀人越货的大盗,有些却是被贪官污吏,世家大族逼得活不下去的黔首百姓。”

  “当今官家虽然仁善,御极多年,体恤百姓,皆轻徭薄赋,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都说流水的知县,铁打的豪强,地方豪强,和衙门中人勾结,沆瀣一气,巧立名目,压榨百姓,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百姓们都成了佃农,田地都到了豪强们手中·······”

  说着说着,王重忽然一顿,无奈的苦笑一声,摆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咱们好不容易相聚,说这些作甚!”

  顾二却一脸正色,看着王重:“子厚这般感同身受,莫不是在泉州也遇到了这些事情?”

  王重喝了杯酒,眼中流露出几分回忆之色,将在泉州所遇的往事娓娓道来。

  “我在泉州,初建盐场之时,雇佣百姓为工,每日开出十文铜钱,两顿干饭的待遇,百姓报名者众,开工之前,我便下了严令,但凡有克扣百姓工钱口粮者,立斩无赦。

  却不想那群胥吏,表面上对我毕恭毕敬,暗地里却阳奉阴违,巧立名目!自百姓手中搜刮他们辛苦挣来的血汗钱!”

  “子厚是如何处置那些胥吏的?”

顾二好奇的问道。

  “首恶直接斩首示众,其余一干涉案人员,皆关入大牢之中,将其家产查抄,充作劳工,每日发配到盐场、码头干活,没有工钱,时间三年到十年不等。”

  “可惜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若我一走,只怕不用几年,那帮胥吏又要固态萌生!”

王重无奈的道。

  “这······”顾二也不知该怎么回答王重,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也见了不少市面,顾二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和长柏、王重高谈阔论的少年了。

  “子厚以为,如何才能杜绝这些乱象?”

沉吟片刻后,顾二忽然问道。

  王重摇了摇头,说道:“自秦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这问题便一直存在,隋朝时,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发百万大军,征民夫数百万之众,修长城,开运河,广修行宫,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百姓这才纷纷揭竿而起。

  前朝魏征说过,君为舟,民为水,社稷次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今官家御极数十载,广施仁政,平息战端,轻徭薄赋,使民生息,可并非人人皆能一心为公,只要心中有私欲,便不缺这些蠹国耗民的蛀虫!”

  顾二却眸光微凝,一脸严肃认真的道:“子厚觉得,变法如何?”

  “变法?”

王重故作沉吟,随即点头道:“若是变法,还有可能改变现状,若不变法,长此以往,只怕迟早会酿出祸端来!”

  “若是变法,子厚觉得当如何施行?”

顾二问道。

  王重道:“若能改两税法,将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钱,按亩折算缴纳,如此一来,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亦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减少贪墨,进一步的增加财政收入。”

  顾二问道:“可若是将徭役与田赋和杂征合并,各州县修筑河堤、官道、灌渠等又该如何是好?”

  王重道:“各州县府库有了银钱,便可似我在泉州那般,许以工钱,雇佣百姓为工,百姓应召与否,全凭自愿!”

  顾二捏着下巴,微微颔首道:“听着倒是可行。”

  王重说的,乃是明朝时在嘉靖朝确立的‘一条鞭’法,此法承上启下,上承自唐时开始的两税法,下启后世满清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纳粮。

  虽说‘一条鞭’法利弊皆存,但相对于这个时期而言,却是一种难得的进步。

  二人就这么一边吃酒,一边讨论起来,不过大多都是顾二问,王重解释。

  时间就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流逝。

  翌日,王重一大清早便去了吏部,等了没多久,宫里就来了消息,嘉佑帝要召见王重。

  王重跟着内侍一路走到御书房,见到了正在批阅奏折的嘉佑帝,一身月白龙纹锦袍,须发银白,肉眼都能看出,较之几年前,嘉佑帝又苍老了不少。

  一番常规的行礼拜见后,嘉佑帝笑着说道:“这几年泉州的财赋一年胜过一年,爱卿功不可没啊!”

  王重不卑不亢的道:“臣只不过是尽了微臣该尽的本分,泉州能有现在的光景,是因为陛下贤明,我朝开放海贸,鼓励商人出海贸易,再者是因泉州的地理位置本身就十分优越,又有泉州湾这等天然港口,过往的海商,自然愿意在泉州湾停留休整。”

  嘉佑帝愈发高兴,说道:“爱卿过谦了,爱卿去泉州之前,泉州知州换了一任又一任,却没有一人能够像爱卿这样,不过短短几年功夫,就让泉州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财赋一年胜过一年。

  朕虽久在这深宫大内,却也没少听人议论爱卿和泉州这几年的变化,根据户部和吏部那边的统计,这几年里,仅晋江、南安两县的人口,就增加了三千多户,近十万人?”

  “回陛下!”

王重拱手道:“是三千两百四十二户,十万六千四百八十四人,其中,有自山中吸引来的山民,有自泉州其余各县迁徙而来的百姓,也有自发从左近州县搬迁而来的流民,还有些是商贾、匠人。”

  “三千两百四十二户,十万六千四百八十四人,爱卿当真是给了朕一个惊喜啊!”

嘉佑帝感慨着道。

  “全赖陛下圣明,朝中、泉州上下一干同僚齐心协力,百姓支持,才有这般景象!”

王重仍旧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样。

  嘉佑帝道:“朕记得,爱卿上次送来的奏折里头提到,想让朝廷在泉州增设市舶司?”

  王重道:“福建路境内山多田少,在民间素来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虽然能够修建梯田,但适合开垦的地方着实不多,若是只发展农桑的话,难有建树,唯有另辟蹊径,借助海贸的便利,方能见成效。”

  嘉佑帝道:“可泉州既不产瓷器、亦不产绸缎,水陆交通也不算便利,至于海路,北有杭州、明州两处市舶司,南有广州市舶司,分别可与东海、南海诸国贸易,再在泉州兴建市舶司,会不会有些画蛇添足了?”

  王重道:“回陛下,其实不论是杭州还是明州,与广州相去至少有千里之遥,中间州县何止数百,仅仅福建一路,便有六州、二军、四十七县,更遑论与闽地接壤的州县,若是能在泉州增设市舶司,勾连海陆,使海外的货物,能够更进一步的销入内陆,只要有货物流通,便有利润,朝廷便能自中收取赋税。”

  “况且闽地山多,盛产茶叶,而今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晒盐场已有七个,每月平均能产出精盐数十万斤,光是盐、茶两项,便能为闽地,为朝廷带来巨额的赋税!”

  “爱卿的意思是,将泉州盐场出产的海盐,售往海外?”

嘉佑帝有些诧异的问道。

  王重道:“陛下圣明,臣正是这个意思,而今晒盐之法,已逐渐在沿海地区普及,沿海各州县纷纷设立盐场,又有井盐、湖盐,食盐产量已经大大提升,日后还会越来越多,盐价也只会越来越低,但晒盐之法,乃我朝新创,他国未必会有,若能将盐贩至东海乃至南海诸国,定能带来巨大利润。

  而且如今江南等地,纺纱机、织布机已然遍布各地,大大降低了纺纱织布的成本,提高了产量,而且近几年出海贸易的商人也越来越多,仅仅只是泉州一地,去岁出海的商人便超过千人,只杭州、明州、广州三处市舶司已经供不应求!”

  最最主要的,还是不论杭州还是明州,亦或者广州,距离闽地都不算近,闽地山多地少,不适合耕种,想要发展起来,只有通过经商,出海贸易。

  嘉佑帝已经被王重说的动心了,“增设市舶司不是小事,朕得和诸公商议之后,再做决断。”

  “陛下圣明!”

  嘉佑帝又问了不少王重在泉州时的经历,和同僚们相处的是否融洽,没一会儿,就让王重离开了。

  自皇宫出来之后,王重先去了吏部,嘉佑帝召见是嘉佑帝召见,述职还是得去吏部。

  王重也没急着去盛家,而是先让余初二将自己的拜帖送过去,翌日清晨,王重才带着备好的礼物登门。

  盛维并不在家,接待王重的自然就成了长柏,长柏领着王重见过王氏之后,这也是因着王重和明兰定了亲,王氏怎么说都是明兰的嫡母,于情于理,王重登门了都该亲自去拜会请安,不然的话,王重一个外男,还真不好拜见王氏。

  见完王氏,长柏就拉着王重径直去了寿安堂。

  “仲怀跟你也就是前后脚,他回到东京没两日,你就到了!”

长柏和王重并肩走着,脸上挂着微笑。

  “前日已经与仲怀见过了,还秉烛夜谈,聊了许久!”

王重道。

  长柏犹豫了一下,问道:“那仲怀的家眷,子厚可见过了?”

  王重道:“昨日晚间已经见过了,蓉姐儿乖巧,昌哥儿听话,都很可爱!”

  长柏道:“也是,仲怀在甜水巷那院子,就在你家隔壁,没成想仲怀回了东京,竟和你成了邻居!”

  “这就叫世事难料!”

王重笑道。

  长柏也笑了起来。

  王重忽然话音一转,问道:“对了,年后就是春闱了,则诚准备的如何了?”

  长柏停下脚步,学着王重的模样:“但尽人事,且听天命!”

  “这么看来,则诚是智珠在握,势在必得了?”

王重一脸调笑。

  “将来的事,谁说的准呢!”

长柏却摇了摇头道。

  “不错!”

王重点头道:“科举之道,除了文章、才学、运道之外,心态也是最重要的,唯有拥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临考之际,不知紧张为何物,便如平日完成先生布置的课业,方能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则诚如此淡然,此番定能金榜题名!”

  “那就承子厚吉言了?”

长柏拱手望着王重。

  二人四目相对,相视一笑。

  说话间,二人已经进了寿安堂。

  因着今日王重登门拜访,长柏和明兰都请了假,顾二也请了假,七个学生有一半都请了假,庄学究索性便让学生们放一日假,自己出门访友去了。

  寿安堂里,盛老太太正坐在软榻上,手里拿着本经书,正在品读,明兰坐在一旁拿着针线练习刺绣!听到说王重和长柏就在门外,盛老太太脸上露出笑容,先看了一眼明兰,随即才放下手中经书,让人将王重二人叫进来。

  “给老太太请安了,数年未见,老太太的气色倒是愈发红润了!”

王重笑着给盛老太太行礼问安,言语间都透着亲近。

  “你这嘴倒还是跟以前一样甜!”

盛老太太扫了王重一眼,脸上却带着微笑。

  王重笑着道:“重自泉州归来时,途径宥阳,正好赶上大老太太六十大寿,便在宥阳盘桓了几日,顺道给大老太太贺寿,讨了几杯水酒吃,大老太太可是经常提起您呢!”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她都六十了!”

王重提及大老太太,盛老太太便不住一脸唏嘘的感慨着,问王重:“我那嫂嫂身子如何?”

  王重摇摇头道:“目前瞧着倒是健朗,只是年轻时吃了太多苦,伤了根本,加之多年操劳,伤了元气,怕是没几年光景了!”

  盛老太太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王重:“怎会如此?”

  “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改!”

好不容易见到盛老太太和明兰,王重本不想说这些,可大老太太的身体确实不好,能活多久,还得看天意。

  “加之大老太太年纪太大,气血衰败,五脏也开始衰竭,此非药石所能医!加之近日来,为俗务所扰,忧心忡忡,于身体难免有所影响。”

  中医虽然玄妙,但终究不能活死人,肉白骨。

  长柏也是一脸愕然,全然没有料到,震惊的看着王重。

  倒是盛老太太,看着王重,问道:“可是因为淑兰那孩子?”

  王重点头道:“确实因为淑兰姑娘,那孙志高不过区区一秀才,却屡屡大放厥词,目中无人,到盛家也是颐指气使,对伯父伯母乃至于大老太太都全无半点尊敬,大老太太没少受他的气,淑兰姑娘在孙家也过得不好,大老太太忧心孙女儿,难免·······”

  “哎!”

盛老太太叹了口气,有些感怀:“维儿精明了半辈子,没成想竟然在挑女婿的时候栽了跟头,竟被孙志高母子俩给糊弄了。”

  “祖母,此事也怪不得大伯伯和大伯母!”

一旁的明兰道:“那孙志高没娶淑兰姐姐之前,不过是个穷酸秀才,孙家也是靠着孙母浆洗缝补才得以度日,外人瞧着,自然觉得孙志高勤勉好学,天资聪颖,孙母孀居多年,抚育幼子,在外人眼中,她的一些缺点,自然也都被优点掩盖过去了。

  只是娶了淑兰姐姐之后,得了淑兰姐姐那丰厚的嫁妆,手里有些钱财,孙志高志得意满,忘乎所以,那孙母尖酸刻薄的本性也才显露出来。”

  “六妹妹说的有道理!”

王重道:“不过如今倒是不用担心了,想来此刻,淑兰姑娘应当已经和那孙志高和离了!”

  “哦?”

盛老太太眉梢微挑,明兰也一脸兴致勃勃的看着王重。

  王重便将那日宴席之上的经过,和晚上他给盛维等人出谋划策的原委,一一道出。

  “以正合,以奇胜,子厚哥哥为了帮淑兰姐姐,连兵法都用上了!”

明兰听了之后,忍不住笑着说道,只不过这话一出,却惹得盛老太太瞪了一眼。

  明兰不敢言语,长柏默然不语,盛老太太却道:“和离了也好,那孙志高趾高气扬,傲慢无礼,着实不是良配,能早日和离,淑兰那孩子也算是脱离苦海了。”

  “我那嫂嫂,年轻时吃了太多的苦头!如今·······”说着说着,似是意识到自己失言,紧接着就摇了摇头道:“罢了罢了,都是些往事了,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盛老太太一时有感而发,可听在明兰和长柏耳中,却忍不住为之动容,大老太太为了淑兰操劳,盛老太太又何尝不是为了他们而操劳。

  盛老太太何等人,只看明兰和长柏的表情,便猜出了他们心中所想,当即便岔开话题,问王重道:“子厚此番回京,打算盘桓多少时日?”

  “还不清楚,得按吏部那边和官家有没有别的吩咐,若无意外的话,年后再走也无妨!”

  王重回京述职,因路途遥远,朝廷给的期限是四个月,王重是九月中旬出发的,为了减少在路上花费的时间,特意走的陆路,再加上官员还有年假,而且来之前王重特意和陈浚打过招呼了,早几日,晚几日并无大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舍你不成仙 一人,一剑,可斩天地 神梦的世界 我在异界玩模拟经营 开局抽到长生神体 哥就一捡垃圾的 狼灵至尊 我以厨艺证天道 玄幻:宗主别苟了,你已经无敌了 神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