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战,赵辰他们就抓住了敌将惠真。皇帝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初亲征的时候就与这个惠真交过手。惠真作为渊盖苏文手下第一猛将,实力还是在那里的。连败自己手下不少将。后来若不是因为赵辰使用轰天炮在葫芦谷,给惠真狠狠的上了一课,惠真也不会灰溜溜的夹着尾巴逃走。还有当初秦琼,也是战死在惠真手下。如今惠真被赵辰给抓住,可惜皇帝原本还想让赵辰把惠真送到长安来。现在赵辰已经把惠真给杀了,算是有些可惜。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惠真麾下五万兵马,竟然有三万人选择向赵辰投降。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皇帝是完全没有头绪。他完全想不清楚,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五万高句丽士兵,竟然会有三万人选择投降。就算是五万头猪,也够大唐将士杀好一会儿。可是那三万人竟然直接投降了。皇帝是想不明白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消息,有没有说那些人为什么投降?”
皇帝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赶紧与魏征追问道。魏征心里也奇怪啊,这好端端的三万人怎么会直接投降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赵辰安排的内奸呢。“陛下,汉王那边只传回了这一封捷报,其他的消息什么都没有。”
魏征摇了摇头。“这臭小子!”
“这么好的消息也不给朕好好说明一下,这眼里还有朕吗!”
皇帝虽然面上有些生气的模样,但在心里已经是乐开了花。他反正是在捷报上已经听出来了。是高句丽的惠真先主动挑衅赵辰,还在水源上动手脚,导致不少大唐将士感染了瘟疫。这才让赵辰主动出击,最后便拿下了惠真。这个事情要是传到百官的耳中,也能让他们无话可说。大唐是不主动攻击,但从来没有人说面对自己被欺负的时候,还可以继续忍让。大唐是仁义之国不假,但从来也不是懦弱之国。“陛下,房相求见。”
外面的太监与皇帝进来说道。“房相来了,快,快让他进来。”
皇帝这会正高兴呢,当然是想与房玄龄分享这个喜悦的消息。房玄龄走进甘泉殿,见到魏征在这里,虽然有些意外,但也仅仅只是意外。“臣房玄龄拜见陛下!”
房玄龄与皇帝拱手行礼。“房相来的正好,朕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
“方才沙城来信,我军大捷,敌军大将惠真被我军擒拿,已于沙城斩首示众。”
“沙城一役,敌军投降三万人。”
皇帝兴奋地与房玄龄说道。房玄龄面露惊诧之色。面上尽是难以置信。他的目光看向一旁的魏征,魏征与他点了点头,而后将手中的捷报递给房玄龄。房玄龄看完手中的捷报,眼神中惊叹之色愈发浓烈。“陛下,这……”“真是难以置信!”
房玄龄迟疑了好久,最后才说出这么一句。满脸的震惊已经完全掩盖不住。若非是皇帝与魏征两人脸上的表情,以及手中捷报的落款。房玄龄甚至还以为这只是一场恶作剧。“朕也觉得难以置信,朕相信辰小子会赢,可没想到会赢得这么彻底。”
“这一下渊盖苏文那家伙估计是晚上得难过的睡不着了。”
“哈哈——”甘泉殿中响起了皇帝爽朗的笑声。笑声之中又隐隐的带着一丝得意。“对了,房相这个时候来见朕可是有什么事情。”
兴奋之余,皇帝又想起了房玄龄这个时候来见自己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回禀陛下,高句丽派使者过来了。”
房玄龄与皇帝禀报道。房玄龄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也是奇怪。自己大唐军队正在沙城与高句丽军队对峙,怎么渊盖苏文还派使者过来?这完全有些不合情理!但方才听到捷报,房玄龄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高句丽使者过来了,怕我是要与真抱怨,说是辰小子主动攻击他们的吧!”
“他们的速度倒也是够快,辰小子捷报才送到这里,他们的使者就到了。”
皇帝面露冷笑。房玄龄也是点头:“想来或许是想借我们的力量逼迫汉王殿下撤军。”
“或者是让陛下将汉王殿下召回,如此一来他们高句的压力骤降。”
“当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陛下还是不要见这个高句丽使者了,不然朝廷上的百官又要开始闹了!”
魏征开口与皇帝劝说道。当初与皇帝打赌的百官可是并不怎么待见赵辰。他们巴不得皇帝在这个赌约中落败。所以很大的可能会出现他们同情高句丽使者,甚至偏袒高句丽的情况。如此一来,不管是对赵辰还是对皇帝都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皇帝却是摇头,赵辰大军大捷的消息他肯定是要与百官分享的。至于那些同情高句丽,偏袒高句丽的人,皇帝倒是觉着有必要整治一下他们。这些人倒是一直活跃在朝堂上,用不了多久大唐就将慢慢的衰败下去。明日朝会谁要是敢反对,那就是他李世民动刀的第一批人。“真的是有些好奇,明日朝会上接见高句丽使者的时候,有几个人会借此事闹起来!”
皇帝淡淡说道,眼眸里却是掠过一丝寒芒。很显然,皇帝对于那些不为大唐着想,只顾自己的官员,已经动了杀心。“房相,通知高句丽使者,明日太极殿觐见!”
皇帝与房玄龄说道。房玄龄听到皇帝这话,心中隐隐有些担忧。不过转念一想,若是品质此事收拾一部分不知好歹的官员,或许也能扭转朝堂如今的局面。否则等日后赵辰亲自来收拾他们,恐怕就避免不了流血事件了。“臣遵旨。”
房玄龄与皇帝应声道。“惠真一死,叔宝的仇也算报了,此次参与沙城战斗的将士们,全都立有大功。”
“传朕旨意,令兵部下达文书,重赏!”
“反此战中为国战死的大唐将士,或者是为此战做出牺牲的大唐百姓,既然记录在册,抚恤,名字与事迹再入他们当地县志。”
皇帝继续与房玄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