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强势崛起,百年不倒张尚武闻言,整个人都呆愣住了。打仗,而且打了胜仗,不加官,不进爵?那不是白白帮朝廷卖命?门阀是怕皇上,又不是疯了。这种仗,谁会去打?张尚武苦着脸,道:“皇上,这样不太好吧!如果没有赏赐,谁会愿意上战场,白白送死?”
秦昊微微一笑,道:“朕只是说,不封官,不进爵。谁说没有赏赐了?”
“只要上战场,朕就发银子!”
“打了胜仗,朕也发银子!”
“杀了匈奴,朕一样发银子!”
“而且,杀的匈奴越多,银子就越多。”
秦昊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打压门阀。并且借匈奴之手,尽可能的除掉门阀私兵。让门阀和匈奴两败俱伤。因此。秦昊就绝对不能给门阀加官进爵。否则。门阀子弟,如果立下了军功,一个个当上了武将,甚至将军。大夏的江山社稷,岂不是再次落入到门阀的手中?可是,一点奖励都没有,谁会卖命打仗?秦昊这才想出了雇佣兵的办法。打了胜仗,不加官,不进爵,但是发银子!如此一来。门阀子弟打了仗回来,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一定会消费。这对促进商业繁荣,也大有好处。“发银子?”
张尚武顿时双眼发光。在张尚武看来,什么官职爵位,都是虚的。你官位再高,跟张仲文一样,身为尚书令,当朝一品,位极人臣,又能如何?这天下还不是皇上的天下?江山还不是皇上的江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哪天张仲文说错话,办错事。皇上一句话,张仲文不仅要丢官,最严重的情况下,还要连累全家都掉脑袋。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就不同。门阀越大,日常开销就越大。原本,门阀想要赚钱,十分简单。四个字——土地兼并!就拿张阀来举例子,张仲文在朝内为官,按照大夏律令,张阀就不需要交税。张阀想兼并多少土地就兼并多少土地,想养多少佃户,就养多少佃户。然而,现在不行了。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税这两个国策一推出。管你是谁。哪怕是张阀,也一样要交税。而且,土地越多,给朝廷交的税就越多。门阀若是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其实日子还能过得去。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门阀过惯了挥金如土的奢华生活。忽然间,让他们节俭,省着银子花,门阀都不习惯。这也导致了门阀现在都很缺银子,以至于连私兵都快养不起了。现在,皇上要找门阀借私兵,而且还发银子。可以说,正好借了门阀缺银子的燃眉之急!秦昊望着张尚武,淡淡道:“怎么?你不愿意吗?”
张尚武忙道:“愿意!皇恩浩荡,草民怎么会不愿意!何况,匈奴入侵,吾等作为大夏子民,理应为朝廷出力,为皇上分忧!”
“朝廷出钱,门阀出兵,这是双赢!”
“其他门阀的阀主,也一定会同意。”
秦昊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至于其他的细节。张仲文,你详细告诉他!”
言罢。秦昊乘着马车,施施然回宫。“恭送皇上!”
张仲文和张尚武带领着张阀众人,向秦昊跪地行礼。等到秦昊远去。张尚武直起身,无比激动,拍着张仲文的肩膀,道:“三弟,这次多亏了你!张阀被皇上钦点,成了大夏门阀之首,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啊!”
“这一次,张阀一定会强势崛起!”
“甚至可以跟苏阀比肩!”
如今的大夏第一门阀,毫无疑问是苏阀。苏晴儿是皇后。苏起是镇国公。苏放如今是水师提督。而且苏放这一次只要下南洋,肃清残留的倭寇,顺利开辟航路。以苏放平出云和下南洋的功勋,最少也要被封为南洋侯!张阀虽然也算有实力,但是跟苏阀相比,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如果抓住这次机会。张阀牵头,招募门阀二十万私兵,真的大破匈奴。那么张阀一定会强势崛起,至少跟苏阀平分秋色。张仲文却苦笑摇头:“大哥,福兮祸所依!枪打出头鸟!张阀崛起,只怕不是好事,反而是祸殃深种!”
“我本来打算,让你对皇上阴奉阳违,想办法推脱。”
“毕竟,战事如火,拖不得!”
“咱们只需要拖上几个月,皇上自然会另想办法,咱们门阀子弟,根本不用给朝廷卖命!”
张尚武一听,连连摇头,道:“三弟,你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太过小心谨慎了!”
“你说的没错!福兮祸所依!”
“可是也有一句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你的年龄也不小,马上要告老还乡。”
“等你辞了官,谁还会搭理你这个糟老头子?”
“别看张阀现在如日中天,等到你人走茶凉,张阀一定会随之没落!”
“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拼一把!”
“万一成了,可保张阀百年不倒!”
“就算是失败了,张阀不过是损失了五千私兵而已。”
“咱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一番话,说到张仲文的心坎上。他这一辈子,当户部尚书几十年,掌管天下钱粮,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贪墨一分一毫。张仲文为的是什么?除了为了自己的一世清名之外。就是为了自己的家族,为了张阀!正如大哥所说,这一次确实是绝佳的机会,可以让张阀强势崛起,百年不倒!虽然风险极大。但是,风险越大,收获就越大。而且。张仲文知道皇上的底线在哪。那就是忠心!只要自己对朝廷忠心,对皇上忠心,不谋逆造反,还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为朝廷办事。皇上一定不会恩将仇报,鸟尽弓藏,灭了张阀!“好!”
张仲文重重点头,终于下定了决心:“大哥,你立刻召集天下门阀!”
“我亲自出面!一定会说服门阀,募集二十万人马,支援西京,讨伐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