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镇国王侯 > 第三百一十六话 扶余国师

第三百一十六话 扶余国师(1 / 1)

第二个月了,此行之顺利,也是超乎了徐庶的意料。要说这扶余国的新王,也是个人物。扶余老王去年年初病逝,之后扶余便陷入了诸子夺位的混乱局面,而朱可蒙异军突起,竟在几位势力极大的王子之中,成功争得了王位。扶余国虽沃野千里,但西北边境有强大的鲜卑时常来犯,东部有沃沮诸部频繁作乱,南边的高句丽也时常趁火打劫。导致扶余国的国力一直上不来,甚至几度有灭国的风险。而这一切,都因为新王登基开始改变。朱可蒙先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稳住政局,发展农业,仅仅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将扶余打造得如铁板一块,国泰民安。他更是大力整顿军事,如今扶余王国控弦之士近八万。此外,朱可蒙采用张崇的建议,用怀柔的手段,使得扶余东部地区的沃沮诸部上表臣服。今年年初之时,鲜卑大首领轲比能遣使来讨要进贡,被朱可蒙拒绝之后,便发兵来攻。朱可蒙委任国师张崇为主帅,率兵五万抵御。用时两个月,扶余上下一心,最终成功击退了鲜卑人。这可谓是扶余与鲜卑作战以来的首胜,一时间,朱可蒙在国中的威望达到了顶峰。而扶余的崛起更是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国师张崇。此人本是汉人,姓张名崇字子桢,祖籍在荆襄之地。其父本是朝廷命官,因党锢之祸,父亲被害狱中,全家也被流放至辽东。当时张崇年仅一十八岁,便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流放辽东的第二年,高句丽突然引兵来犯,劫掠辽东百姓,张崇也是在那个时候流落高句丽,辗转数年,才来到了扶余。有句老话说得好,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张崇在扶余的第三年,便以一身才华得到了老王的重视,并委以国师之位。老王病逝之后,张崇便以国师的身份,扶持朱可蒙上位。发展农业,怀柔沃沮,击退鲜卑和现在的南下高句丽,都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徐庶和张崇几番接触下来,更是感慨此人的才智,不在自己之下。扶余有贤王如此,更有良臣辅佐。上下一心的情况下,想不中兴都难。好在扶余不管是高层还是百姓,对于遥远的大汉天朝都不抵触,甚至有着向往之意,这可能也与张崇有着很大的关系。徐庶来到扶余的第一天,便被新王热情接待。在他表明来意之后,朱可蒙与张崇竟毫不避讳的在他面前商议出兵的可行性。随后,朱可蒙拍板,由张崇引军五万,南下高句丽配合汉军行动。只是大军调动,所需的时日并非一朝一夕,扶余的精锐大军几乎都布置于西北战线防范鲜卑人。所以一番调度之下,月余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此时,张崇一路将徐庶送出宫外,才拱手作别。徐庶忍不住言道:“以先生之才,只要回到汉土,必定受到重用,我可以代为引荐……”张崇笑着摇了摇头:“多谢元直好意。”

徐庶不死心的问道:“可是因为如今的身份地位?”

张崇看着徐庶,眼神中充满了真诚,并未因为徐庶的质疑而恼怒。他轻声言道:“汉朝是我的故乡,扶余是我的重生之地。两边,我都割舍不下。元直你还年轻,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我留在扶余,也不代表我不是汉人。只有两个民族同协,才能给双方带来安康。我大力促成王上出兵,更是为此。扶余身处四战之地,唯有依附于强国才有自保的余地。再者,不要忽视了汉人的同化能力。”

说完,他意味深长的给了徐庶一个眼色,再次拱手,才转身离去。徐庶看着他的背影,沉默良久。说实话,他对这个身处异域的汉人智者充满了敬意。张崇走到一半,突然顿住,回身言道:“请记住,我张崇,不管身在何方,都是汉人。”

……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