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中国道教也有趣 > 第五十七章 仙佛合宗 3

第五十七章 仙佛合宗 3(1 / 1)

总体来说,伍守阳在内丹理论并不仅仅局限于北宗、南宗,还融合了儒家和佛教,集百家之精华,堪称历代之集大成者。此外,不得不承认,伍、柳在讲解丹道功夫的时候很有当老师的潜质,不但能够由浅入深,条理、层次非常清晰,而且还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把那些抽象的内丹功夫讲得更容易理解。前面也提到了,在讲解过程中,伍、柳很少用那些铅汞、姹女之类的术语,也很少说话留一半,还得绕几个弯弯让你糊涂的恶习,多数情况下是把所谓的秘诀直接透露给大家,比如包括北宗的采药、止火、五龙捧圣等,这些都是门内秘传几百年的秘法,伍守阳都跳楼揭秘大放送,讲得非常清晰,更为难得的是还讲得通俗易懂。在保证严谨的内丹体系同时,伍守阳还多有创新,比如阳光二现、阳光三现、大药初生、过关的秘法等等,对理顺和补全内丹理论体系方面贡献不小,对后世丹道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除了前面讲到的李西月以及柳华阳以外,还包括刘一明(后面会讲)、傅金铨、赵避尘、黄裳等丹道大家,无论是清修派还是双修派,都深受伍守阳丹法的影响。当然,其中柳华阳是最突出的,他不但继承并发展了伍守阳的丹法,而且又进一步加以完善、细化了很多内容,同时他又增加了不少改变,所以二人在理论、功法、内容及表达方式等方面还是有一些不同的。那么柳华阳的内丹理论有哪些不同之处呢?首先是更直观。伍守阳是个好老师,很会讲课,柳华阳在这方面做得更好。道友们都知道,双方交流时可能讲了半天都说不明白,而有一张图示后就很容易解释清楚了。在当下的印刷技术条件下插图是件极为容易的事情,再配合文字,一目了然,理解肯定是更容易、直观。在古代,别说在书里插图了,就连印字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到清代,在书里插图实现起来已经不算太难了。柳华阳就在他的书里面增加了一些图,这样讲起丹道理论时就非常直观,这不仅是伍守阳所欠缺的,其他前辈们同样比较欠缺。比如在《金仙证论》中,伍守阳就画了调药炼精成金丹图和任督二脉图两幅图,在《慧命经》中插图则更多,一共有八幅图,分别是漏尽图、法 轮 六候图、任督二脉图、道胎图、出胎图、化身图、面壁图、虚空粉碎图。后人给予了柳华阳这些插图极高的评价,认为这些图是修真的秘图,是至宝,它们形象、直观地为修道者打开了新的世界,改变了原来那种只能在无形无相的世界苦苦求索的情况。通过这些插图,修道者可以更容易掌握修行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更能够准确地去感悟、把握人体的神、气运行规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有这八幅重要的插图,使他的理论更容易理解,更多的门人弟子可以达到保全慧命、炼化风火、修成真种、成就舍利的境界。提到《慧命经》这里多说几句,它记录了柳华阳的重要功法和思想,书尽言小周天之功,重论下手工夫,初关的命功,中关炼气和上关还虚的性功,同时还主要讲仙佛的性命双修,讲了四个重要的修习阶段,就是下手、转手、了手和撒手等功法。原书共十四章,经过多次刻印,后人又增加了一些章节,比如张紫阳八脉经、潜应翁调息、张三丰调息、李涵虚后天串述、九层炼心等,所以现今看到的是20章的版本。后人说柳华阳的《金仙证论》和《慧命经》这两部著作,是在继承伍守阳的内丹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是伍柳仙宗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在道教界的内丹理论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别的不说,李西月的九层炼心就和伍守阳的丹道思想一脉相承。柳华阳自己也感觉很满意,特别是《慧命经》,他曾自夸说:“画图立相,开古佛之秘密,泄师祖之元机,洵接引后学之梯筏也。”

经过柳华阳完善以后的伍柳仙宗,最终在内丹界成为主流,使内丹理论的更加完善和成熟,这不仅在道士圈子里得到认可,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英国那位李约瑟曾经表示说,直到伍、柳以后的中国内丹术才算是真正成熟起来了。第二个不同是前面讲到过的渐修和顿悟的话题,二人也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大家已经慢慢理解、接受了顿悟,认为顿悟也是需要渐修积累的,那种不需要学习没事就顿悟的妖孽还是太少见了,生而知之的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百年、千年也不一定出一个。伍守阳比较羡慕那些能够顿悟的牛人,他把顿修称为最上乘的功夫。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放弃幻想,从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样一步一步,老老实实地渐修吧。柳华阳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他按照资质根器的不同分了两种人。人的资质各不相同,这是显然的,上根器的人资质好,但是数量很少,他们的修炼也不用走常人的路,是可以直接顿悟的,而中下根器的人就要按照师傅教的功法一步一步渐修升级了。关于炉鼎、鼎器方面,柳华阳同样有所发展。按他的说法,鼎器是变化的,是随着神气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固定一成不变的。比如炼精化气时神是在气中的,神为火,气为炉,这是传统的说法。当神气到达头顶时,鼎就在头部,而炉就是丹田,这是乾坤的变化。当然还有很多变化,随着神气的升降变化,换句话说,没有了神气,也就没有炉鼎,这就是柳华阳对伍守阳理论的完善。关于危险的总结,柳华阳讲得也比伍守阳更多、更详细,这也是二人的一个区别,在上一章中已经讲到过了,这里不再重复。除了以上这些不同之处以外,还有一些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但是并不影响二者在理论上一脉相承的事实,所以后人把二人的丹道称为伍柳仙宗。再简单说一说三教合一的话题。上面讲伍、柳的仙佛合宗,顾名思义是佛道的一种深度的融合,而实际上并不是把儒家排斥在外的。在伍守阳所处的时代,三教合一的声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前有王阳明的融佛、道入儒,后有佛教的复兴运动,作为弱势一方,以张静虚为代表的高道们同样重视三教合一的推动。在当时的大形势下,道教是不可能,也没有资格排斥佛、儒的,这涉及道教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生存发展,争取到更高一些的社会地位的问题,从这方面考虑,为拓宽道教的生存空间,三教合一必然是道教发展的方向。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在前辈榜样、表率作用的影响下,伍、柳的仙佛合宗可以说是自然的顺势而为的。自从佛教传入华夏大地以来,不但在义理方面一直压道教一头,在规模上、信众数量上也远非道教所能比。既然人家影响力大,那么蹭些热度,借一些势来壮大自己并不丢人。伍、柳在解释三教的问题上,吸收了大量禅意、儒学来完善内丹理论,比如儒学是入世的学问,“言性命,其词微”,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又有“天命之谓性”之类的说法。而佛教呢,他们是为了出世,“言性不言命,言性其词密”,所以有“见性成佛”的说法。皇天无二道,佛、道、儒都在一个皇天之下,最终的追求怎么可能有本质的区别呢?就算有区别的也仅仅表现在过程和形式上面罢了。虽然说还虚炼性是三教共有的,大家都是研究性命学的,不过伍、柳认为道教“言性必言命,言命必言性”,意味着在层次上道教还是要高于儒、释二教的,在此基础上伍、柳最终构建起来以道为本,融合佛、儒或者说是禅、儒的内丹理论体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神雕里的王朝 回到三国打天下童渊赵云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大明:我父王是朱棣 开局秦始皇把我当神仙 大明末代土司 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海静凉宫 北宋大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