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泉去镇上买了十斤糖霜,又买了几个坛子。
二婶说做好的果脯要放坛子里保存,所以他未雨绸缪先给买回去。 之后便是摘杏。 杏子选那种七八分熟的,熟透生虫的都不能要。 接着清洗去核,用舂成细末的糖霜腌制,腌制的时候还放了一点盐。 待腌了几个时辰后,杏子渗出汁水,这时候直接倒锅里煮开。 不能煮太久,否则杏肉不成型。 及时盛出杏肉与汤汁,搁置一个时辰后,再将杏瓣从汤汁里夹出来,一个个摆放在竹匾子里,之后端去太阳底下暴晒。 晒上两三天后,杏肉就变的像柿饼那样弹牙有嚼劲,颜色黄灿灿,酸酸甜甜非常好吃。 晒好的果脯收进坛子里密封,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而剩下的汤汁浓稠酸甜,不仅小孩子爱喝,连大人也赞不绝口。 樱宝对杏脯没啥兴趣,却很喜欢煮杏剩下的酸甜汁水。 若是再加点冰块,炎热天气喝一口简直爽翻。 樱宝朝满树的杏子瞧了瞧,心里打起主意。 “二哥哥,咱们把树上的杏子都摘了吧。”樱宝对姜泉道:“熟透的送给村里人家一些,半熟的咱们就做杏脯,那些杏核也不能丢,以后还能磨杏仁粉。”
上辈子她曾喝过杏仁茶,就是用杏仁磨粉加米浆加奶煮开,再搁点儿饴糖,浓香扑鼻。 但有一条,杏仁有毒,特别是杏仁那层表皮有剧毒,处理不好可能会危及生命,孩子更是连碰都不能碰。 可她有瞳孔泉啊,到时候用泉水泡发杏仁,估计能去掉不少毒性。 姜泉睁大眼,“樱宝,好几棵杏树呐,要做多少杏脯啊?万一卖不出去,买糖的钱可就白瞎了。”
“会卖出去的。”
樱宝一点都不担心。
大不了少赚点整兑给商贩,也好过这么多杏子白白烂掉。 燕茹在旁道:“不如将杏脯兑给县城的干果蜜饯铺子,虽说赚头少,却也能是个进项。至少糖霜钱能拿上来。”她的建议跟樱宝不谋而合。 “也行,二哥哥,等杏脯全部做出来,咱们去一趟县城。”
樱宝信心满满。
正好樱宝还想去县城瞧瞧自家的新宅子,看看缺点什么,自己也好置办些。 “二伯娘,那些桃子也能做果脯吧?”樱宝问。
燕茹:“是呢,用桃子做果脯跟杏子的工序差不多,倒是可以做一些。”“那咱们再做点桃脯,桃核也不能丢,桃仁是种药材,到时候卖给药铺。”
估计价格不会高,可多少能回点本。
姜泉依旧心里没底:“那得多少糖啊。”“先这么办吧,咱们买的糖多,可以找店家商谈商谈,价格肯定会降一些。”
上辈子樱宝可是做过买卖的,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多少知道一些。 燕茹也点头:“去县城大商铺买糖,买的多确实能省不少钱。”
“好吧。”
姜泉挠挠头,问:“那啥时候去县城?”
树上的果子可不等人,眼看一天天熟烂,看着就心疼。 樱宝没言语,正皱眉思索。 自家这么多果树,眼看苹果与葡萄快成熟,肯定也吃不完,在乡里更是卖不掉,全送人吧又舍不得。 就很愁人。 自己辛辛苦苦种的果树,原以为能赚点钱,没想到却成了负担。 要不,就让二堂哥去县城开个铺子,专门售卖果子果脯。 自己手里还有三百多两银,买个铺面应该不成问题。 有了铺子,自家这些果脯与果子就不用低价兑给别人,以后等稀罕的葡萄与苹果上市,铺子还有可能成为县城焦点。 即便果子罢市,还有金耳雪耳,再不济二伯娘燕茹还会制作香粉胭脂,到时候都放在店铺里出售。 樱宝已经在洞府褐色土地上撒了不少花种,像什么月季、木丹、牡丹、芍药、金银花、凤仙花、苏方木、红蓝花等,她还在池水边撒了一些莲子,这会儿已长出小小圆圆的荷叶。 可难题是,自家铺子该怎么定位? 别人家的铺子都是专一经营,像什么盛德糕点、丰润粮铺、锦绣布庄、钱记金银玉器铺等等,就连篾器铺子都专卖竹制篾器。 自家铺子卖的货物繁杂,却不能叫杂货铺。 忽然,她脑中灵光一闪。 要不就叫地方特产吧。 琴川县虽然是个下县,来往客旅却不少,自家挂个地方特产的名头,想必那些走亲访友的都愿意买点儿带走。 因为别的地方都有特产,像什么榔桥木梳,峘阳黄梨,齐柿,燕栗,巫山朱橘,南中茶子等等,客旅走到当地,不买点都说不过去。 然而琴川县好像啥特产都没有。 没有茶,没有丝绸刺绣,没有砚台怪石,没有稀世药材。 这里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县,人们大多以农耕为生。 偏偏琴川县地处丘陵,可种植的良田很少,而赋税一点都没少,人们在这种环境下,不穷困潦倒才怪。 以前朝廷规定每丁可分得百亩田,到了这里却只能分到六十亩。 这六十亩并不全是良田,还有一部分山地。 如今连六十亩也分不到了,因为乡间已经无田可分。 自家大堂哥今年都十七岁了,按理早该分到田地,但里正那里至今毫无动静。 不是里正不作为,而是本乡土地基本分光,余下的都是些草都不长的乱石荒地。 若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那就等于逼百姓去死。 试问谁家能承担得起一棵粮都种不出的田地赋税? 所以樱宝要决定剑走偏锋,给大堂哥二堂哥他们打造一个生财之路。 自家那些金耳雪耳可不就是琴川县一绝么,连温家都派人驻守等候收购,将它们打造成琴川县特产也不算过分。 之后再将杏脯桃脯梨脯这些冠上琴川特产的名头,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了,自家还有葡萄与苹果呢,这些虽不算琴川的特产,但可以顺带销售。 心中主意已定,樱宝嘿嘿一笑,对姜泉道:“我明日就去县城一趟。”
不仅买糖,还要买个铺面。 店铺名字她都想好了,叫“姜记特产”。 虽说打造的是琴川县特产,但店铺名万万不能有琴川二字,否则要被抓去县衙打板子。 行商贱,店铺名幡上不仅不能加县名乡名,连慕容二字也不能出现在招牌上。 因为当朝皇族姓慕容,所有百姓都得避讳这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