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早朝正在继续。 朱棣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好回答。 因为满朝文武皆知,若要治理西域,自然是从政、法、军三个大的方面着手。 而根据朝廷体制,郡县西域,必然要设地方三司管理,即分别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理。 承宣布政使司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 提刑按察使司的内部分设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经历司掌收纳文书与勘察刑名之事,置经历、知事各一人;照磨所掌照刷案卷,置照磨、检校各一人;司狱司,掌检察监狱事务,置司狱一人。 都指挥使司是地方常设军事指挥衙门,统率辖区内的各地卫所,其长官都指挥使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属朝廷五军都督府管理。 以上这些既定的制度,朱棣清楚,文武百官也清楚。 因此,朱棣所问“如何治理西域”而是另有所指。 齐泰急于表现,连忙奏言道:“陛下,臣以为治理西域,首要之事,在于稳定各部人心。”虽然他这句话说的十分简洁且含蓄,但是朱棣、朱高煦都听懂了,即两个关键的信息“首要之事”与“各部人心”。 西域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已经接近六百年,大明想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郡县西域,并不是设置两三个省级地方衙门,就可以在那里建立有效的统治。 尤其是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上,生活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不同部落之前甚至存在着世仇。 这些部落摄于明军战力,眼下虽已臣服,可相互之间的实力参差不齐,有高有低。 明军一旦撤退,西域必然会再起纷争,而明军又不能一直守在那里。 且每个部落之中,也有贵人与平民之分。 对于大明朝廷而言,任何一件事都有轻重缓急,西征大军虽打下了西域,荡平了西域境内各个不服势力,可这只是武力征服。 齐泰不愧是在历史上向建文帝朱允炆献出“置换封地”来对付大明诸藩的名臣,早在朱棣决定对西域用兵的时候,他就想到了将来朝廷郡县西域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此时听到朱棣发问,他准备多时的腹稿,终于派上了用场。 众臣听到齐泰所答,有超过七成的朝臣下意识的点了头,似乎是表示赞同。 朱棣问道:“如何稳定人心?”
齐泰不慌不忙的答道:“陛下,臣有三策,可安西域人心。”
“且说说看。”
朱棣吩咐道。
“是。”齐泰躬身一礼,然后缓缓说道:“陛下,天山以北之地,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可广置卫所,平时种地屯田,战时出征作战。同时从大明腹地人口密集之府县,陆续迁移百姓过去,分田给地,生产生活。此乃屯田移民之策。”
“而对那些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生活的几十个部落,朝廷可委任原来的部落头领为卫所指挥使或千户,替朝廷治理其原部落属民。只要朝廷能确保各部头领地位不变,他们便不会有二心。此乃稳定各部头领之策。”
“再者,西域多年战乱,底层百姓生活困苦,臣建议朝廷可以免收西域原住民的田赋或商税,同时补助各种耕种工具,修路修渠,让利于民,促进西域各地区居民恢复生产,休养生息。此乃让利于民之策。”
朱棣听完齐泰献上的三策,满意的抚须笑道:“齐卿这三策,对于西域百姓及各部头领,可谓是仁至义尽矣!”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看向殿内众臣,朗声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朝廷若采用齐侍郎的三策,西域各部必然人心尽归!”
兵部尚书金忠恭声道。 “臣附议。”
随后,吏部尚书张紞、礼部尚书郑赐等六部九卿纷纷表示附议。 就在朱棣决定宣布采纳齐泰三策之时,朱高煦站了出来,躬身行礼道:“父皇,儿臣觉得此三策有不妥之处。”
朱棣惊讶道:“有何不妥之处?”
“父皇,移民戍边和屯兵屯田戍边,汉唐皆用此策,可见此策乃是治理西域的良策,对于这一点,儿臣无异议。但稳定各部头领之策,明显不妥,若施行下去的话,必然会对后面朝廷治理西域产生不利的影响。”
朱高煦侃侃而言道:“儿臣认为,眼下应该趁着扫灭各个不服势力时,一举摧毁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上各部贵族的统治,然后派遣官员前往天山以南地区,像治理大明腹地一样治理那里,当然要因地制宜设置规矩,不能照搬内地治理府县的成规。”
“因为那些各部贵族,之前本就是残酷压榨和剥削底层百姓的蛀虫,若我大明将士举兵将之铲除,必然会得到底层百姓的拥戴。”
“朝廷出动大军,攻打帖木儿与忽歹达势力时,他们以观望的姿态,等到我大军炮杀帖木儿之后,他们仍旧不死心。一直到父皇击败阿鲁台,荡平漠北的消息传到西域之后,这些部落头领才望风而降。”
“由此可见,这些部落世袭贵族荒淫无耻、不学无术、奸诈反复,极善阴谋诡计,对百姓一味地敲骨吸髓,却不善加治理,否则西域也不会乱这么多年,百姓困苦至今。”
“若朝廷念在他们选择了臣服,允许他们担任世袭的卫所指挥或千户,那么假以时日,待其部落发展壮大之后,必然会生出二心,而成养虎为患之局面。毕竟,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齐泰听到这里,心中陡然一惊。 他知道朱高煦说的没有错,西域境内各部头领狡诈阴险,今日见明军战力强大臣服大明,明日若帖木儿国崛起,必然又会投降帖木儿国。 朱棣与殿内众臣听了朱高煦的这番话,同样产生了新的想法。 尤其是朱棣,他已经想到了祸乱大唐王朝的安禄山与史思明就是唐玄宗养的老虎。 “至于免收西域原住民的田赋或商税,并补助农具等让利于民之策,就目前来看,当然是利于稳定民心,恢复生产的。可是,若朝廷长期对那里采用此优待政策,日后他们难免会把这种优待当成是理所当然。只要朝廷开始收税,必然会激起民变,从而再生动乱。”
朱高煦接着道:“不仅如此,补助农具,修路修渠等,是需要花费国库银两的,可朝廷却不对那里征收田赋或商税,这对大明腹地的百姓来说,极不公平。父皇,依儿臣之见,可减免西域三年赋税。三年之后,一切规制再恢复到与大明腹地相同。”
“总之,儿臣认为,从汉唐治理西域的故事可知,对于西域之地,只能采取移民戍边和屯兵屯田戍边之策。等将来那里的汉民数量增加到数百万的时候,儿臣相信,届时西域也就不会是大明的边疆了,而是会成为现在的腹地。”
朱棣颔首道:“好!好一个会成为‘现在的腹地’!”
“陛下,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若不是殿下察觉到不妥,将来朝廷采用臣献的计策,必然会酿成大祸,臣思虑不周,请陛下责罚!”
齐泰躬身出列,跪地叩首道。 朱棣道:“齐卿也是一片报国之心,朕为何要责罚?起来罢!”
“谢陛下。”
待齐泰起身退回班序后,朱棣看向殿内众臣,高声问道:“太子对齐卿的三策进行了补充,朕觉得可行,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臣无异议。”
吏部尚书张紞率先答道。 礼部尚书郑赐道:“陛下,太子深谋远虑,老成谋国,对于太子补充之策,臣表示附议。”
“陛下,臣也附议。”
夏原吉、卓敬先后出声道。
就这样,朱高煦提出的几点补充,得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通过。 “既然无人再有异议,那郡县西域之事,就这么定了。”朱棣对本次议论做了最后的定论。 他顿了顿,看向方孝孺、黄淮等内阁顾问,吩咐道:“内阁结合太子与齐泰所献之策,替朕草拟一份治理西域的方略。”
“臣等领旨。”
方孝孺等人齐声道。
散朝后。 会同馆。 “各位使者,现在大明皇帝陛下已经撤了王景弘巡洋正使的职务,让他赋闲在家。可见已是天威震怒。”渤泥王半躺在床上,轻轻咳嗽了一声,接着缓声道。 柯枝国使臣道:“是啊,让人摸不着头脑。”
“若王景弘不再担任国使,大明对外的国策恐怕会改变,我等小国该如何是好?西洋岂不是又要乱了?”
满剌加使臣接话道。 渤泥王道:“这都是让亚烈一事搅合的,王国使不能换。这些年,正是大明船队日夜航行海上,强不凌弱,大不欺小,才有如此安享太平的局面。若换了国使,对外政策一变,整个西洋必将再次陷入混乱,我们便无法在海上与各国和平贸易了。”
柯枝国使臣道:“渤泥王说的对,我等应力争大明船队不更改主帅。”
“让大明不改变友善万邦的国策,才是最重要的。”
满剌加使臣道。
渤泥王道:“因此,我愿以弱病之身,与诸位一同去求见大明皇帝陛下。”半个时辰后。 本想去求见朱棣的渤泥国王,竟然在房间里见到了朱棣。 “陛下。”
渤泥王作势就要起来行礼,并用标准的汉语说道。 “你有病在身,请勿多礼,快躺下。”
朱棣扶着渤泥王躺下后,解释道:“朕听说你病了,刚下朝就过来看你,刚才怕打搅你休息,才没有让人喊出来。”
渤泥王挣扎着坚持行礼道:“小王怎敢悖礼不尊?”
“无碍,朕散朝后,刚得到禀告,来迟了。”
朱棣接着解释道。
渤泥王道:“陛下言重了,小王偶感风寒,岂敢劳动陛下万乘之尊。”朱棣坐在床榻边,宽慰道:“你们渤泥国远在炎热之地,想必是不习惯京师多变的气候,应该是今年倒春寒着了凉气。朕给你带来了大明最好的御医。你放心,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好起来的。”
“不瞒陛下,小王从去年冬季来到大明京师朝见陛下,后来因为染了风寒,没能回国,一直养病至今。在京师住了这么久,小王已经习惯了,还真有点不想走了。”
渤泥王微微笑道。 朱棣也笑了道:“好啊,那就安心的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多谢陛下关切,小王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渤泥王抱拳拱手道。 朱棣又道:“安心养病,需要什么,尽管吩咐。”
渤泥王道:“陛下,小王有一事悬在心中,不吐不快。”
“讲。”
朱棣点头道。
他已经猜到渤泥王会说什么。 “大明朝廷如何处置亚烈,已经引起了海外各邦国关注,未免多生事端,让海外诸邦安心与大明通商贸易,小王恳请陛下及早定夺。”渤泥王恭声道。 “朕知道了。”
朱棣拍了拍渤泥王的手,轻声道:“你好生休养,朕去看看其他邦国的使臣。”
小半个时辰后。 皇城内。 端门前广场上。 “朕今日带诸位来皇城转一转,散散心,怕你们久居会同馆,闷着了。”
朱棣领着一群南洋邦国使臣,在朱高煦及锦衣卫的陪同下,于端门前缓缓散着步。 “陛下,大明皇城的辉煌,着实让人赞叹,古老的文明更让人高山仰止,所以我们有一个请求,请陛下恩准。”
柯枝国使臣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恭声说道。 “请讲。”
朱棣点头道。
柯枝国使臣道:“我们这些国家都想请王景弘大人再去走访,加强两国间的交往。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学到大明的文化,又能够彼此互通有无,可谓一举两得。”满剌加使臣附和道:“与王国使率领的船队交往,我们觉得与大明亲密无间。”
朱棣闻言,抚须道:“此事朕还在思量,过两日再说。看,那边还有更好的景致,走,朕带你们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