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口中的“丹溪先生”乃是前元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人朱震亨,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们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震亨医术高明,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又誉之为“朱一贴”、“朱半仙”。 他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列为“金元四大家”,在华夏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字原礼的戴思恭,正是朱震亨的真传弟子。 洪武年间,戴思恭被朝廷征为正八品御医,授予了“迪功郎”的官职。 由于他治病疗效特别好,朱元璋非常看重他,曾派他为晋王朱棡治愈了肢瘫的病症。 历史上,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明太祖朱元璋患病久治不愈,迁怒于御医,下令逮捕医官,唯独慰勉戴思恭说:“你是仁义人,不要怕。”建文帝即位后,将诸多侍医治罪,唯独提升戴思恭为太医院使。
由此可知,戴思恭的医术绝不在张逸仙之下。 之前朱元璋生病期间,朱高煦与朱棣习惯找张逸仙,是因为张逸仙知道许多内情,如朱标、朱允炆的顽疾,也清楚朱元璋的病症。 朱棣不愿意用张逸仙,是不希望对方知道他的隐疾,这才把御用太医换成了太医院的院使戴思恭。 太医院设有院使、院判和吏目负责管理,余下设有御医、医士负责具体业务,其中御医也担任部分管理职能。 院使又称太医院掌院院使,为太医院最高长官,设一名,官职在三品到五品,不同时期有变动。 院判为副长官,设两名,至于吏目的数量不定。 但凡能够做到院判的人,都是资格很老的医学世家子弟。 至于能胜任院使之职者,不仅要精通医术,还要会揣摩上位者的心思。 如今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戴思恭,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察言观色,且德高望重的医界宗师。 朱高煦听闻是他曾见过数次面的戴思恭,便追问道:“爹的病情,戴院使如何说?”“戴院使说俺患病已近十年,治愈的可能性不大,既然膝下已有三子五女,且宽心便是。”
朱棣丝毫没有为他的隐疾而感到难过,反而意味深长的望着朱高煦道:“戴院使建议俺给你小子多纳一些姬妾,尽快为咱家开枝散叶。”
说到这里,他瞅着朱高煦问道:“你是五个月前娶的太子妃,为何迟迟不见她的肚子有变化?”
朱高煦苦笑道:“爹,孩儿这几个月一直忙于政务,以后会抽空多陪陪李氏。”
“以俺看,你才是累出病了,得找戴思恭给你瞧瞧。”
朱棣一语双关的说道:“去寻戴院使罢!”
“孩儿告退。”
朱高煦躬身道。
由于太医院并不在皇宫之中,故而朱高煦要想去太医院寻年纪大的戴思恭,还得出宫一趟。 平时,院使、院判要率所属医官,各以所专之科,分组值班,次序更代,随时恭候传唤,称为“侍直”。 其中在宫内值班者,称“宫值”,值于御药房及各宫外班房。 在外廷值班者,称“六值”,值于外值房。 此时太阳虽开始下坠,但如今是七月份,距离天黑至少还有一个时辰。 于是,朱高煦换了一身衣服,喊上韦贤、赵俊臣,带着十几名护卫,乘上马车后花了两刻钟的时间赶到了太医院。 “拜见太子殿下。”朱高煦进入太医院之后,众多当值的医官、医士连忙迎上来见礼。 “免礼。”
朱高煦见人群之中并没有满头银发的戴思恭,便开口询问道:“戴院使可在?”
一个年近五旬的御医恭声回道:“启禀太子,院使因年岁已高,退班后常住在后院偏房。不过今日他退班后,被金陵书院的梅博士请到书院授课去了。”
朱高煦闻言,侧目朝旁边的赵俊臣看去,吩咐道:“你奉我口谕,亲自去把戴院使接回来。”
待赵俊臣领命而去,他便回过头,望着刚才那位说话的御医道:“你是何人?”
那名鬓角中带着几缕银发的御医恭声答道:“臣是常州府武进县仪真人蒋用文,两年前经戴院使举荐被今上选为御医。”
朱高煦听了蒋用文所言,不由得对其高看了一眼,当下吩咐道:“前面带路,我去戴院使住处一观。”
“是。”
蒋用文恭声道。
太医院的后院是一个笼统的叫法,实际上除了第一进的院子算前院,后面第二进、第三进的院子都算后院。 其占地范围之广,远远超过后世一个普通县医院的面积。 因为太医院严格来说并非是一个专门给皇室诊病的大型综合诊所,而是一个自成体系涉及医政管理的医疗机构。 太医院除了负责储备医生,还要储备药材,有三个下属机构,分别是负责储存和管理药材的“生药库”、面向百姓开放的熟药成品销售场所“太医局熟药所”、主要负责皇帝医疗用药的“御药房”。 此外,院内还设有教习厅,选品学兼优的御医、吏目任教习,将初进院医生和医官子弟均送入学习。 因此,朱高煦跟着蒋用文走好一会儿,七拐八绕,才来到戴思恭的住所前。 “你带人在这里守着,我进去瞧瞧。”朱高煦对韦贤吩咐道。 随后,他上前推开戴思恭居住的偏房房门,踏步而入。 刚一进入室内,朱高煦瞬间闻到了一丝带着焦香气的药味。 这件偏房的格局比较简单,进入正堂便是相对摆着两套交椅的客厅,堂前墙壁上悬挂着一副药王孙思邈为猛虎吃药丸的水墨画,画的右、左两边是一副对联的上、下联。 面朝厅堂的左侧,是一间用书架充当隔板而分隔出来的藏书室,右侧则是干净简洁的一间卧房。 朱高煦走入藏书室,漫无目的的翻了几本藏书,随后便独自走到厅堂内靠里的椅子上坐下,开始闭目养神。 在接近两刻钟之后,他的耳边响起了韦贤洪亮的声音。 “戴院使,太子殿下有事相召,现已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