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卤鸡蛋成本才多少钱,他在你这吃两顿饭,你能赚多少钱。 而且他有了卡,就冲能免费领卤鸡蛋,是不是也得天天想着来你这吃,是不是增加了购买频率,培养了顾客忠诚度。 可以带同学,也可以把卡给同学用。但是一天上限就是两个卤鸡蛋。这是不是又拓宽了获客渠道,免费替你宣传了。 至于每个月最后一天免费领一斤虎皮凤爪,那是提醒他,该交钱办下个月月卡了,一斤虎皮凤爪成本也没多少钱。”
姜美凤听得似懂非懂的,只知道送的卤鸡蛋和鸡爪子,还可以再赚回来。 “那人家跟着咱学怎么办?”
姜美凤指着那几个小吃摊。 没想到二嫂还挺有前瞻意识。 “怕啥,等他们琢磨过来味儿了,我再教你新的玩法。就让他们一直跟在咱屁股后面学。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姜美凤听得信心百倍,只觉得李可脑子太灵光了,“行,这两天我也把这几个摊子的情况摸的七七八八了。 我下午去买桌子板凳,筷子和碗,还得买个炉子和铁锅。米饭可以从家里蒸好带过来,面条得现吃现煮。”
“你每天买两根牛棒骨,也要不了多少钱。开摊就熬着,煮面条就用牛骨头汤。学生一下课你就把锅盖打开,香味都能把学生勾过来。 米饭的话,就免费管够,再煮一锅紫菜蛋花汤,也免费。 开业前期一天买一个大西瓜,限量供应。 来吃饭的学生都给他细细的切上一块。”
李可一边想一边说。 讨论完明天开业要准备的东西,两人就分道扬镳各买各的去了。 姜美凤这边主要是夫妻肺片和卤鸡蛋,还有香干。 酸辣无骨鸡爪不用准备,虎皮凤爪和鸭头可以少准备一些,鸭脖子不用准备。 简单来讲,就是能单个卖的或者可以配米饭配面条以多准备些。 论斤卖的不用准备,不适合学生,至少不适合高中生。 县一高门口虽然小吃摊不少,但却没有开店的。 李可观察了一高对面的铺子,一排都关着门,连个文具店都没有。 这太反常了,不符合常理。 李可一边思考着这几条销路调整后的供货量,一边规划着今天都需要买什么。 除了董春晓现在是在镇上卖,其他几个人都是在县里卖。 李可想着是不是该升级换代一下了,要不就直接在县里租个房子? 这样自己买大料啥的,还有他们几个拿货都方便,还能及时观察他们的情况,调整产品售卖策略,也方便下午补货。 李可准备再观察观察,看看情况再决定。 回到家天还早,十月底的天有些冷了,早晚温差大,李可琢磨着该购置秋装了。 晚饭是婆婆做的大乱炖,一人一大碗。 还是家里做饭实在,舍得放肉,菜也新鲜。 李可觉得婆婆的厨艺比中午买的盒饭还要好。 一顿彩虹屁,给婆婆高兴的直问她明天想吃啥。 李可又获得了独一无二的点菜权。 陈行一还是没回来。 李可晚上在厨房忙活的时候也有点心不在焉。 收拾完坐在堂屋看书,今天看一下其他科目,换换脑子。 小陈老师不在,没有人答疑解惑,李可独自面对高数有点吃不消。 和昨天差不多的时间,于方圆又来了,又带来了一个盒子。 “你老实说,你那还有几个盒子?”
李可直接问他。 “就剩一个了,行哥一共给了我仨,让我一天送一个,这是第二个。”
于方圆不想回答的,行哥说了要保密,说了就没惊喜了。 可是嫂子的眼神看起来好凶,他好怕怕。 李可依然没有让于方圆空着手回去。 大嫂虽然凶了点,但人还是好的,每次来都给他好吃的。 不光人好,手艺也好。 他昨天带回家的东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都没吃够就被抢光了。 他决定今天在路上偷吃点,吃饱再把剩下的带回家。 哼,这是嫂子给他的。 人不在家还要刷存在感。 李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没管。 过了一会儿没忍住,还是拆开了。 这回是糕点,十饼十味,李可吃了个龙舌饼和山楂锅盔,就把剩下的收起来了。 味道挺不错的,明天带过去给公公婆婆尝尝。 李可照例学到十一点,洗漱睡觉。 明天白天暂时没有事情要忙,可以多学会儿。 第二天还是起了个大早,先去婆婆家吃饭。 婆婆看到他带来的糕点,酸酸的,“果然是有了个媳妇忘了娘啊,臭小子,一根毛都没想起来给老娘带。”
“妈,你说什么呢,这就是陈行一给你带的啊,昨天太晚,怕您睡了,所以送我这,让我今天早上拿给你。”
李可瞎编。 “算了,儿子我就当没生他了。好在还落了个知道心疼我的儿媳妇。”
李芳非常想得开。 这话李可可不敢当真。 母子哪有隔夜仇,别看婆婆话说得狠,等陈行一回来哄两句,又是最爱的好大儿了。 吃完早餐,各方人马拿完货,李可就开始学习了。 现在可是四条销路了,李可现在也是小富婆了。 等陈行一回来,可以跟他商量商量,把债都还掉了。 下午正在看书,听到有小孩在拍门喊开门。 出去一看,是吴磊,二嫂邻居家的小孩,之前见过一次。 “婶子,我姜婶子让我知会你一声,有人来找。”
吴磊说道。 “谁来找我啊?”
李可问。 “不知道,不过可气派了,开小轿车来的。前头姜婶子开着三轮,中间三个男的骑着自行车,后面跟着一辆小轿车。 我正在村头玩呢,姜婶子让我先回来知会你一声。我跑小路来的,他们走大路应该也快到了。”
吴磊描述道。 这是什么阵仗,都开小轿车了,为啥中间还有三个男的骑自行车? 难道不是一起的?莫非是两拨人来找自己? 骑自行车来找还好,李可回顾了一下自己认识的人里面,没有人开得起小轿车。 这个年代能开得起小轿车的,非富即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