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杨清并没有留在夏侯府吃饭,而是早早地告辞离去。并非他不想多与夏侯月待会儿,而是诸葛亮忽然派人来叫杨清过去见他,无奈之下杨清只好先走了。 诸葛亮并非是在丞相府召见杨清,而是将见面的地点放在了自己的府邸。既是去诸葛府面见诸葛亮,杨清先行回家取了从汉中带回的礼物,这才乘车过去。 从汉中回来杨清自是要给成都的故旧友朋带些当地的特产的,马谡、关兴、赵云他们都有,夏侯月的下午就送给了她。 至于诸葛亮一家,他原本打算挑个诸葛亮得空的日子到其府上拜见,没想到今夜诸葛亮却忽然在家设宴宴请他,他也就顺便将礼物送去。 “拜见丞相。”
诸葛府正堂,杨清躬身对诸葛亮行了一礼。 诸葛亮笑道:“罢了,明之坐吧。”
“伯松。”
杨清应了声,又对一旁的诸葛乔拱了拱手。 诸葛乔也还礼道:“明之兄。”
杨清转身对屋外的周兴一招手,周兴和岳昭随即捧着礼物走了进来。 “丞相,这些是清从汉中那边带回的稀罕玩意,送给丞相、夫人、诸葛娘子和伯松一家以表心意。”
杨清指着礼盒说道。 诸葛亮见状脸色一黑,正要发怒,那边厢杨清注意到后赶紧言道:“丞相放心,这些都是清用自己的俸禄买的,也不是什么贵重之物,只是见其新奇、有趣,这才带回来给夫人和诸葛娘子他们解解闷。”
听完这话,诸葛亮脸色才恢复如常,笑着对诸葛乔说道:“既如此,乔儿就收下吧。”
“这两位是?”
诸葛亮见周兴和岳昭二人身形挺拔,只立在原地就有一股精悍之气,遂好奇地问道。 杨清回道:“禀丞相,这位我麾下的门下掾周兴,另一个则是我的亲卫,二人皆是武艺高强、精明强干之辈,清南下北上多赖他二人护卫。”
说罢,又对周兴和岳昭吩咐道:“还不见过丞相?”
杨清让二人亲自拎着礼物到此,就是有意给他们在诸葛亮面前露脸的机会,这也是他这个上官爱护属下前程之举,总不会亏待忠心跟着他的人。 周兴岳昭二人赶紧见礼,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好啊,都是我大汉的好儿郎,好生跟着你家府君,日后定有一番功业。”
“是,丞相。”
二人应道。 杨清见周兴岳昭脸也露了,于是将手一挥:“好了,你二人先行退下,到府外等候。”
诸葛亮也对诸葛乔说道:“乔儿也先到厨下看看晚饭准备的如何?吾与明之说说话。”
“是,大人。”
待众人都出去之后,诸葛亮缓缓地说道:“明之,可知今夜叫你过来是为何事?”
“丞相是想了解汉中的情况?”
杨清猜测地回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后,朗声道:“吾有意在这几日就上奏天子出师伐魏,收复中原,还于旧都,以完成先帝兴复汉室的遗志。故而明日丞相府会召开最后一次府议,将进驻汉中伺机北伐的决策敲定。”
“而你这个汉中太守就成为了明日府议的关键人物,众官定会向你询问汉中的情况。吾怕你应对不周,就想先听听汉中的近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原来是这样,看来就算诸葛亮对兴兵北伐早就迫不及待,但是临到关头仍是十分慎重啊。 想来也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出师北伐诸葛亮虽已做了万全的准备,但毕竟是以小博大、以弱击强,若是非但不能收复北地,还反而使得北伐大军沦丧,造成亡国之险就反为不美了。 当然以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他有信心保证北伐即使不胜但也不会招致大败,但他出于一贯谨慎的性子,还是想提前听到杨清的禀报。 杨清拱手道:“是。丞相,汉中目前已做好了迎接北伐大军和丞相府进驻的准备,沔阳阳平、石马两处营寨已.....,” 二人这一交谈就说了大半个时辰,厨下饭已备好,诸葛乔过来看了几次,见二人尚未谈完就一直让厨下将菜热着。 “好啊,这大半年汝干得真不错,汉中情况良好,明日府议定会有个圆满的结局。”
将汉中之事了解得一清二楚之后,诸葛亮顿时眉开眼笑,心中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诸葛亮瞥见屋外廊下诸葛乔的身影,又道:“肚子饿了吧,我们先吃饭。”
对屋外喊道:“乔儿,让厨下上菜吧。”
“丞相,就我们三个人吗?”
到饭堂落座后,杨清左右环顾了一番,见只有三张案席摆上了饭菜,好奇地问道。 以他和诸葛亮一家的关系,自是不用讲究男女之防,往常他到诸葛家做客也是与黄月英、诸葛果他们这些女眷一同用饭的。 “兄长,阿母身体有些不便,内子和果儿在内堂陪着,就不在这边吃了。”
诸葛乔解释道。 杨清道:“原来如此。”
算算日子,黄月英怕是临盆在即了,难怪诸葛果和诸葛乔夫人要随身伺候。 百官朝会殿,丞相府内最重要的大殿,公卿百官议或丞相府议都是在此殿举行。 此刻,百官朝会殿内檀香缠绕、官吏肃穆,丞相府内的大吏长史、参军、从事中郎、各曹掾属、主簿济济一堂,正在对大军和相府北驻汉中这一关乎季汉命脉的决策进行最后的府议。 “幼常何在?”
诸葛亮眼见人皆到齐,遂开口道。 马谡起身应道:“卑职在。”
“汝为诸君说一说北上大军的兵力。”
“诺。”
马谡看着众人朗声道:“按照既定方略,在成都的汉军主力虎步军、突将、无前、散骑、武骑共步骑四万余人北上汉中驻防。”
诸葛亮点了点头,又问道:“诸军是否已准备妥当?”
“禀丞相,驻扎在绵竹、郫县等地的大军已经归建,只待丞相一声令下,即可出发北上。”
“善。”
诸葛亮手一虚按示意马谡坐下,转头看向蒋琬道:“公琰,汝来说说若我大军主力北上之后,各地布防的情况。”
蒋琬领命起身,他明白诸葛亮之所以让自己来宣告,乃是因为自己不会随军北上而是留守丞相府,故而需要看看自己是否熟悉全国的兵力部署。 “大军北上汉中之后,成都将留下五千兵力护卫天子,其余郡县亦有五千兵力镇守地方,而东面江州李都护和永安陈将军两处合有大军三万五千人,足以抵御东面之敌。 至于南中,李都督处亦有近万兵力可保无虞,故而我汉军主力可以放心北上。”
诸葛亮道:“很好,现在就看汉中的情况是否足以迎接四万大军的进驻了。”
又对坐在下首的杨清问道:“明之,汝以为尔汉中可以接纳数万大军的入驻吗?”
杨清知道自己今天的重头戏来了,起身道:“回丞相,我汉中已做好万全的准备。”
“哦?汝来说说汉中的情况,让诸君一起看看汉中现在适不适合大军的进驻。”
杨清道:“诺。经过我汉中军民大半年的努力,如今沔阳县的阳平和石马两处营地已在去年年终修筑完毕,营内住所和各类工事齐整完善,就待大军入驻。 而在粮草方面,我汉中已先行在沔阳囤下三十万石的粮食,足够支撑大军三个月的口粮。另外,在褒城、沔阳两地已设下武器作坊,军备器械可方便大军就近补给。 至于我汉中众官吏和百姓早就是翘首以盼,希望丞相和大军尽快北上,铲除凶逆、解民倒悬。”
杨清一口气将最重要的住所和粮草情况介绍完了,向朗、张裔等人听得不住点头,均想杨清果然是位能吏,不到一年,汉中就已做好了大军和丞相府北迁的准备,在场大部分人都对北上汉中充满信心。 诸葛亮将众人神情尽收眼底,遂道:“汉中情形已然明了,诸君以为我大军北上可行否?”
“回丞相,我等愿与大军一道北上汉中。”
众人尽皆答道。 其实,北上汉中伺机北伐早已是丞相府内的共识,纵有一二人反对北伐,也不敢对抗众人之意。 诸葛亮也是为了谨慎起见,这才召开上表前的最后一次府议,眼下群臣凝聚一心、众志成城,北上汉中出师伐魏已然是箭在弦上。 “好,现在万事俱备,下次朝会吾将上奏天子北伐曹魏,以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诸葛亮站起身来,高声说道,神情是那么的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