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将军从边疆得胜归来,陛下特地让人在宫中办了场宫宴,为将士们接风洗尘。 从战场厮杀回来的人,与朝中这些文臣们的气质截然不同,他们糙惯了,举手投足之间都是率性而为,可那其中却有一个人不一样,那就是今日这场宫宴的主角,也是被众人称之为百战百胜的大将军,百里行。 在战场多年,百里行也不改一身斯文,他身穿暗红色的朝服,越发将他那张年轻的面容衬得完美无缺,如果不是认识他的人,只怕都会误以为他是文臣,但只要见过他在战场上杀敌时的骁勇身姿,相信绝对不会有人觉得他正如表面上这般文质彬彬。 百里行出身世家,年少之时便从战场上赢来了常胜将军的名号,又加上他长得确实是比京中的一批贵公子都要好,难怪帝都里未曾出嫁的姑娘都把他视为心中的如意郎君。 面对他人打量的目光,百里行全部忽略,只是注意到了身边坐着的人将那盘子里的糕点都吃完了时,他又将自己案上的那盘糕点端了过去。 有观察了百里行许久的大臣,忍不住问旁边的人,“大将军身边坐着的那个少年是谁?”
“听说是大将军的结拜义弟,他们是在战场上认识的。”
“我看他长得瘦瘦小小的,这般模样还去战场,到底是哪里引来了大将军的青睐?”
“这你就不知道了,虽然那位少年……嗯,其貌不扬……但他却在战场中出谋划策,帮了大将军许多。”
这都是客气的说法了,其实看到那个少年第一眼起,很多人的想法都是这么一个少年,当真是生的唇红齿白的,放在男人中,过于亮眼了些,看不惯百里行的人,那就会说得直白些了,比如毫不客气的说他的义弟就是个娘娘腔。 但曾经就有这么一个人当着百里行的面这么讽刺了,后来就被百里行当场揍了个半死,显而易见,这个义弟在百里行心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当着百里行的面说那少年不好的话了。 拜百里行这个大名人所赐,宗乐乐也被迫的承受了很多他人打量的目光,其实她心底里有些慌,就害怕会被别人看出破绽来。 是的,宗乐乐虽然是男人打扮,但没有人知道,她其实是个女的。 百里行低声说道:“不用拘谨,有我在。”
他只当她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么重大的场合,所以不自在,于是才这么安慰她,不管原因是什么,总之宗乐乐顿时就安心了不少,她小声的问:“泠月公主要什么时候出来呀?”
当今陛下并不沉溺于女色,后宫里的人寥寥无几,这么多年来也才只有一个太子和一个公主,而且这太子和公主还是龙凤胎,他们的出生对于皇后来说是恰到好处的,否则就凭皇后是山中村妇出身,在当今陛下称帝的那一刻,纵使她是陛下的发妻,朝臣们也绝对不会允许她被立为皇后。 可惜的是,她没当几年皇后就染病而亡了。 泠月,这是国内最富庶的一块地,离帝都也不远,陛下能封这个女儿为泠月公主,可见也是极为喜爱这个女儿的。 百里行道:“公主和太子,应该会随陛下一起出现吧,你提起公主是为何?”
“我就是好奇呀,当今世上身份最高贵的女人长什么样,而且……”宗乐乐调皮的眨了一下眼,“我早就听兄弟们说过了,陛下有意为你和公主赐婚。”
百里行脸上的笑意慢慢的收敛了,显然是她提到了一件让他不悦的事情。 这时,有人扯着嗓子说道:“陛下驾到——” 原本还热闹的众人们一起起身,朝着那道明黄身影躬身行礼,“见过陛下,见过太子,见过公主。”
元安帝早就已过了而立之年,但岁月似乎格外的偏袒他,他并不显老,反而是因为岁月的沉淀,他那张剑眉星目的脸更显得有一种成熟的韵味。 谁又能想到,当初草莽出身的他,进了宋王府成了带刀侍卫,最后又被宋王府的郡主看中,不惜做他的平妻,可惜那般美的郡主,放在这个不懂得怜香惜玉的男人面前是糟蹋了。 但成了宋王府的女婿后,当今元安帝便也确实借着宋王府的势力,在群雄割据的时代里成了胜者,偏偏在他称帝前不久,郡主却因为难产而香消玉殒了。 他的原配妻子也只是做了两年的皇后,便因病去世,所以私底下都有人觉得当今陛下大概是有着克妻之命。 好在现在陛下都没有要选秀的想法,否则满朝文武都得纠结一下,要不要为了前途,把自己的女儿给送到火坑里去。 别人都在低着头,不敢直视前方的贵人,宗乐乐却是在偷偷的看着走在陛下左右两边的少年少女。 太子与公主不愧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远远的看去,他们的轮廓很是相似,都是妙人。 太子头戴玉冠,面容俊美,气质文雅,一身紫色华服尽显优雅贵气。 公主则是一袭粉色罗裙,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 宗乐乐悄悄地用手肘碰了碰百里行,她压低了声音说:“可以嘛,公主这么漂亮,你赚了。”
百里行微微皱眉,“我与公主没有关系。”
宗乐乐可不信。 他确实与公主没有关系。 公主身上穿的用的,无一不是世上最好的,就连她发间的步摇,那上面镶嵌的也是南海来的珍珠,光是这一颗,就能抵得上一笔军费了。 她莲步轻移,头上步摇未曾晃动一下,一举一动都是恪守着身为公主该有的气度仪态,完美的让人挑不出一点错误,可也就是因为太完美了,所以才没了那份真实感。 百里行的目光再度落在了宗乐乐的脸上,因为新奇,她的眼里都像是闪着光,这种随性而为,才是他所欣赏的模样。 元安帝今天心情不错,他拂袖道:“各位爱卿不用多礼,都坐下吧。”
元安帝也不是什么世家出身,对于一些繁文缛节是不计较的,但他不计较,大臣们却不能不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