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年 丁酉月 乙巳日,八月十八 卯时中 宋欢爬起来去集市买了猪肝、芹菜、尾鲮鱼、豆腐。 回到院里就开始做猪肝炒芹菜、蒸全尾鲮鱼、豆腐干葱以及红鸡蛋。 干葱是前几天就晒好的,红鸡蛋待会儿鸡蛋直接煮熟用红曲粉染上就行了。 这几道菜的寓意则分别是勤学当官、跃入龙门、聪明伶俐、连中双元。 宋欢虽然还是坚信自己努力最重要,但是仪式感总要有,这种好寓意当然也不嫌多。 阿弟起来每样都吃些,最后把两个鸡蛋都吃光后,宋欢这带着阿弟去到西溪学塾。 辰时初,西溪学塾大门敞开,一个个满怀期待的大人们把孩子送进学塾。 宋欢当然也是其中的一员。 阿弟第一次经历这种,虽然很紧张,但是只要想到晚上还会回家,心情就会好很多。 阿弟一步三回头的进了学塾,宋欢也感叹了一句,孩子长大了! 先生姓陈,一般大家都会称呼陈老先生。 院子里,二十多个学子肩搭褡裢,均换好学子服端端正正的站在院中。 老先生满意点点头,捋了捋胡须,接着开口说,“现在举行入泮礼,你们等会儿跟着最前方的学兄,学兄说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明白了吗?”
阿弟随着大家一起回答,“明白了,先生!”
“入泮礼”是一个相当庄重的仪式,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入泮礼”的第一个环节是:“正衣冠”。 在这个环节里,新入学的学子们被学兄安排好一一站立,排列整齐,再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 第二个环节是:“拜孔子”。 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于学堂前。 恭立片刻后,在先生的带领下,跨过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之后,拜孔子。 先生口中默念“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之类的话。 第三个环节是“拜先生”。 拜先生时,学生就可以一一上前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 第四个环节是“洗净手”。 学兄们一一抱着一个个水盆放在对应的每个新学子前,新学子们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接着又到学堂一侧的书案旁填写一张“亲供”。 这个相当于新生入学登记表。 写下学子的“年龄、籍贯”。 由于没有照片,所以还必须在“亲供”中注明“身高、面白、或有须、或无须(一般新入学的也不会有须,一般会在县学府学之类的有)”,再由老师统一收集存放。 这一项因为学子们很多都还没有开始破蒙,所以由新学子口述学兄代为掌笔。 在开始授课之前,先生还要为学生举行“开笔破蒙”,通过“点破朦胧、笔画朱砂”来进行。 最后,一个个新学子眉心点着朱砂在学兄的带领下,进入了自己所在的班级。 阿弟则被一个学兄带入了丙班。 丙班算上阿弟刚好有十二个人。 阿弟被安排坐在了进门第四排靠窗的位置。 同班的学生先是看了一眼阿弟,随即又低头默默看书或者背书练字。 阿弟盘腿坐下,把褡裢放在书案(书桌)一旁,把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拿出来摆放好,自己开始磨墨。 宋欢回到了院里,自己一个人坐在屋檐下,喝着茶水。 突然就觉得空了下来。 阿弟去学塾了,傅渊之去考院试了…… 唉…… 诶???! 宋欢突然猛的一起身,她突然想起,今天好像是院试出成绩的日子! 宋欢一想到去府城的距离,又缓缓坐下。 迟早能知道的,过两天傅渊之估计就回来了,他就算中了,去府学念书那也得回来收拾行李吧,他那宝贝书还就在这呢! 这么一想,宋欢又不着急了。 不对,她着急什么? 宋欢驱赶杂念,又恢复慢条斯理的状态,闭目养神。 空气寂静,墙上的爬藤和角落的野花随风摆动。 只有生活慢下来,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才会发现它的美好。 宋欢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阳江府 榜单贴在考棚的外墙上。 寅时公布 此次得中秀才的有一百五十二人。 分为三个等级。 一等四十人,这四十人均为廪生,全称廪膳生员。 进入府学后,会每个月按时发给廪生廪米六斗。 一斗十二斤,一个月七十二斤米,一个人差不多够了。 二等四十人,这四十人均为增生,是增广生员的简称。 它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朝廷就在定额的廪生之外,再增加额外的生员。 增生不享受廪米。 为了和廪生区分开,最开始这批可以领廪米的生员被叫做廪膳生员,这一批后增加的就叫作增广生员。 随着书生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更多人要求进学。 所以朝廷在迫不得已之下就在这两种生员之后,又再增加了第三种生员。 因为尾附于前两种生员的后面,所以得名“附生”。 这一百五十二名秀才,从第八十一名(包括八十一名)开始到最后一名就都是附生。 除了廪生、增生、附生外,当然还有一种捷径能成为生员。 这种就是看个人的“钞”能力了! “例生”就是这种捷径下的产物。 他们通过向朝廷捐赠钱粮取得生员的秀才。 因为不是靠着真才实学考进来的,所以例生很让人瞧不起。 一般都是商贾之家为了不让自己的社会地位太差,面上无光而不得不捐赠的。 傅渊之没有书童,也没人帮去看榜,自己身上这两套衣裳都是宋欢帮置办的,他不舍得它们有损坏,所以他就没有第一时间前去查看名次,等这波高峰期过了他再去看也行。 然而他忽略了一种职业,报喜员。 傅渊之不去看,自有人帮看。 傅渊之还在吃朝食的时候就有一个年轻人跑进客栈,大声恭喜,“傅渊之,傅廪生获一等十四名!请问,哪位是傅渊之傅廪生?”
傅渊之这才顶着众人寻找的目光站了起来,周围人看傅渊之相貌堂堂,丰姿俊秀具是笑脸迎上,上前恭喜,傅渊之一一接下,从容不迫的回应。 前来报喜的人也被傅渊之打赏了二十文。 这种钱不能抠门,傅渊之先前也没想那么多,就把身上揣着的二十文零钱塞了过去。 报喜的人感受手里的重量,面上一喜,又是一番高声恭贺后就跑去下一家。 这时,客栈的掌柜来到傅渊之跟前也是好一番恭贺,表达了要给傅渊之退这十二天的住宿费以及伙食费,且请傅渊之写上一篇文章留给客栈。 若他日傅渊之高中进士或者更高,那这篇文章就给客栈带来更大更长远的好处。 若是没高中也没关系,四百二十文客栈也亏的起。 往年也没少有打水漂的,这都是惯例提前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