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下、紫竹林边,稽康就住在这里。在嵇康的居所前,泉水潺潺流淌,周围是一片竹林,郁郁葱葱,终冬不凋。西北二十五里,便是白鹿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在此结伴而游,观景饮酒,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 这七个人中,嵇康骨头最硬,山涛、王戎迫于压力投靠了司马氏集团,向秀在嵇康被杀后,不得不应征到洛阳,阮籍和阮咸为叔侄,皆嗜酒放诞,不肯为官。刘伶惟与阮籍友善,嗜酒无度,纵情肆志。 魏晋的精神光辉,源自于秦汉的精神黯昧。魏晋名士对政治若即若离,虚与委蛇,却坚守自己的个性立场,保持着俯瞰历史,俯瞰人世,俯瞰名位,俯瞰生死的超越高度。稽康就是这样的一位思考者,他以“元气”来解释宇宙和天地,他认为元气分阴阳而成天地,然后又生万物,成四季,显五色,定五音。他认为音乐似酒,由天地灵泉发酵而成,又像柳树,曲身扬枝如含情告别,柳树临水,天地元气也。 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才让稽康能历千年而弥新,折服了后世许多的读书人,而丁尔康和杜衡就是为着这股元气,才来到了山阳。 在“慕康客栈”打尖住下后,丁尔康杜衡他们首先美美哒洗了个澡。到每个地方逛逛集市,品品美食是了解和认识这个地方最快的方式。于是,干净清爽的两个人决定去逛逛街,顺便再打听打听“竹林书院”的情况。 已近黄昏的街市上冷冷清清,只有两家商铺还在营业,一个是饭莊,一个是油坊。两个人赶了一天路,着实有些饿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饭莊。 山阳县的饮食以捞食为主,就是在汤里煮上面条放上蔬菜,盐等调料,起锅后淋点芝麻香油即可。一人一大碗捞面,淋上点辣椒油,再洒点椒盐,两个人吃得汤干面净,畅快淋漓。自从出行以来,这是吃得最放心也最放肆的一顿饭啦。山阳虽属河南地界,但由于和山西陵高搭界,无论从饮食还是文化上均差别不大,只是口音上略微有点河南味道,对于丁尔康和杜衡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陌生感。 吃完饭后,杜衡拦住了过来收拾碗筷的店家“请问您知道“竹林书院”怎么去吗?”
,只见店家很麻利地说道:“竹林书院就在前方不远的紫竹林中,距此也就一里路。客官你是想拜访还是上学呢?”
杜衡说道:“我们从山西凤台府来,久慕竹林书院大名,特来拜访!”
店家听后,接道:“哦,山西凤台听说过,好像离山阳不远。经常有读书人来这里拜访,我差不多每天都能碰到像你们这样的人。你们又是崇拜’竹林七贤’中的哪个人呢?”
丁尔康敛容拱手道:“学生只因思慕稽康先生,所以才不辞劳苦从山西凤台来此拜谒,却不知’书院院长可是阮院长?”
店家一边用抹布将饭桌抹干净,一边回道:“是阮院长,他叫阮哲,好像是阮籍的第四十五代传人。阮院长学识渊博,风度翩翩又英俊不凡,绝对称的上是“竹林七贤”之嫡传,人中龙凤。更绝的是彵妻子是稽康的后人,名叫稽雪依。想当初稽康就是以貌美才高称霸天下,他的后人自然个个不凡,都是人中极品。稽雪依虽是女子,不仅貌比天仙,还才高八斗,夫妻两人真正是朗才女貌,天作之合的神仙眷侣!”
听到店家如此夸赞阮院长夫妇,丁尔康和杜衡却有点按捺不住了,这样神仙般的人物恨不能马上就能见一面。店家又说我:“阮院长夫妇二人属于世代联姻,从稽康死后,托孤于山涛,阮籍羞愧,待其子长大后,命令女儿嫁给稽康的儿子,告诫后代要世世代代和稽家联姻,绵延稽家子嗣,将竹林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于是,这一辈稽家儿子娶了阮家女儿,下一辈阮家儿子又娶了稽家女儿。如此代代联姻,阮稽两家血脉中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传到这一代是阮哲和稽雪依,他们是姑表兄弟。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同床共枕、琴瑟和鸣当真是一段完美的爱情佳话。 “哇!原来人世间还真有这般风流人物。”
丁尔康和杜衡就像听说书一样听着店家讲阮稽两家的故事。 两人使劲压住那激动的小心脏,幸亏那对神仙眷侣明日就能见到,否则口中的涎水估计是要该成河啦…… 第二天一大早,两个人早早地起身,先在客栈里吃了早饭。肚子填饱,衣服还算整洁,杜衡仔细检查了一下需要带的东西,一封“怀覃书院”院长推荐信,一封两人亲手写就的拜贴,一个在六水乡集市上买的崖柏笔筒。 检查完毕后,两个人互相检查了一下对方的仪容,均干净整洁,完全符合上门拜见的礼仪。 丁尔康和杜衡两人向着云台山脚下,紫竹林旁边的“竹林书院”走去。 一路上尽栽紫竹,越往书院走去,紫竹越密。终于一座灰砖青瓦的建筑显露了出来,风中建筑拱角的斗铃中“叮咚”传了出来,愈近愈能听到隐约还有音乐声传出。 有一缕琴音逾墙而来,虽距离较远听不真切,但琴音清灵,令人陡增超凡脱俗之感。 “这是何人抚琴啊,莫不是当年稽康临刑时所弹奏的’广陵散’吗?”
丁尔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