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表哥 > 第七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七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1 / 1)

两年没开科举取士,甚至明年也不准备开科举,这对于准备多年准备一鸣惊人的士子们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虽然有许多年轻的读书人已经开始寻找其它的出路。  但还是有不少读书人想不开,特别是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读书人,他们多年苦读却没有得到回报,眼看着头发都白了,年轻人可以等得起,但他们却等不起。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京城的一些读书人也开始对朝廷产生一些怨言,甚至有人给报社写文章,怒斥朝廷不开科举,阻塞了读书人一展所学的道路等等,而且类似的文章越来越多,这说明读书人的不满也在增加。  “其实这件事我也和大臣们讨论过,不过却没能讨论出什么结果来,毕竟朝廷要削减官员的数量,就必须减小录用的官员数量,推迟科举也是势在必行,甚至我在考虑要不要定下规矩,以后每四年举行一次科举?”

赵祯这时也满脸无奈的回答道。  听到赵祯想要每四年举行一次科举,这让李璋也皱起眉头,哪怕是在明清时期,科举也只是三年一次,而大宋这个时期的时间不定,有时连着举行数次,有时是隔年举行一次,但一般不会超过三年。  “四年一次是不是太久了,我担心有些读书人等不下去,说不定会跑到辽国、党项去?”

李璋考虑了片刻皱着眉头问道。  李璋的担心并不是无的放矢,事实上就在原来的历史上,协助李元昊称帝建国的那个张元,就是因为在大宋屡试不第,这才跑到了党项,结果后来给大宋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当然现在张元已经被野狗处理掉了,但谁也不知道日后会不会出现一个李元、刘元?  “这个……应该不会吧,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我大宋的子民,怎么会跑去资助敌国?”

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有些不信的问道。  “陛下,人心难测,对于有些人来说,国家大义相比于个人的前程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李璋却是十分认真的警告道,毕竟有张元的例子在前,谁也不敢肯定会不会还有其它人。  听到李璋的警告,赵祯也觉得有道理,不过随即他又苦笑一声道:“表哥的话的确有道理,只不过腿长在别人身上,我们也不可能把他们的腿给捆上。”

“我也只是告诉你一种最坏的猜测,而且就算他们想投靠敌国,也不容易找到门路,不过还是要警惕,所以我觉得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疏导,尽量的不要让那些因科举推迟而影响到自身的人,对朝廷减小怨恨。”

李璋看到赵祯的脸色不对,于是开口安慰道。  “可是这太难了,他们急着想参加科举,但朝廷又不想录用太多的官员,这根本就是一个死结,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赵祯再次无奈的苦笑道。  “也不一定,你不要忘了,他们想要参加科举,无非就是给自己谋一个前程出身,如果能在不参加科举的前提下,让他们有一个前程出身的话,也许会减少他们的怨恨。”

李璋忽然淡然的一笑道。  “表哥你的意思是,就算不让他们参加科举,也可以授予他们官职?那还不如举行科举呢?”

赵祯这时都糊涂了,当下也是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璋问道。  “完全不一样,如果开科取士,那么这些人考上之后,朝廷就必须给他们安排官职,哪怕要等上几年,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而且如果官职不满意,他们还可以拒绝上任,可是如果没有开科取士,那么我们就可以对一些特定的职位展开招募,总会有人愿意上任的。”

李璋再次笑着开口道。  大宋的官员可以说是最幸福的一群人,他们大都是读书人,而且拥有无比的自由和地位,甚至如果朝廷派给他们的官职不满意,他们甚至可以拒绝上任,朝廷对此还拿他们没办法,只能重新指派,所以有些偏远地方的官职,根本不会有人愿意担任,而李璋现在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我明白了,以前是开科取士后授予这些人官身,然后再让这些人慢慢挑官职,现在却是直接列出空缺的职位,然后从读书人中招募,这样他们为了得到官身,就只能接受朝廷的安排。”

赵祯听到这里也露出恍然的表情道。  “不错,其实我也是想到了南洋的事,比如这次如果打下了李朝,朝廷要如何派驻官员治理?之前董清他们打下干陀利港时,就是依靠一些犯罪流放的官员治理港口,如果不是有罪,恐怕没有官员愿意去那里,而现在朝廷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对特定的职位招募官员,到时愿者上钩,他们也不能怪朝廷没有给他们机会!”

李璋说到最后也露出得意的表情。  其实李璋的这种想法也参考了后世公务员考试,对于特定职位的公务员公开考试,谁能考上谁上,大宋完全可以照搬过来,对一些偏远的官职也进行考试,到时即能解决派驻官员的问题,又能缓解读书人对朝廷的不满。  “妙啊,这个办法好,我这就召集吕相他们商议!”

赵祯听完之后也是猛然一拍大腿叫道,这个办法他还真的没有想过,如果有效的话,甚至可以在科举中大加推行,从而彻底的改变科举的方法。  看到赵祯兴奋的模样,李璋也是淡定的一笑,其实想要解决冗官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前他向赵祯提过的“官吏合流”,只要把吏与官之间的身份差距彻底消除,打通两者之间的流通渠道,才能彻底的解决冗官的问题。  可惜大宋对吏员的轻视实在太严重了,这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唯一的办法就只能用潜移默化的办法慢慢改变,比如通过报纸一点点的宣传等等,所以他也只能想出上面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乾苏乞儿 重生之极品驸马爷 大燕宫词 重振大明之我是崇祯 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 明末:草根皇帝 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 大宋疯太子 大秦,造反被祖龙窃听心声 征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