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洪武年间的那些江湖事 > 第六十四章 培养接班人

第六十四章 培养接班人(1 / 1)

文华殿外,站着一队御林军,一个顶盔披甲中等身材脸容清瘦的中年将官显得尤为醒目。

这人是谁?

东宫正四品带刀侍卫罗晓峰。

他时不时扫视一下四周,看看动静。

这里是紫禁城,大内皇宫,午门外就有大批的御林军守护,可谓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如铁桶阵一般把皇宫守得密不透风,何须他还要这样高度警惕?

这是他的职责,因为他担负着未来君皇的安全,不到他不这样高度警惕,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其实他知道里面的那位明日之君可不是吃素的,马上骑射,地下拳脚,都是一流身手,但是如果要里面的那一位明日之君直接面对敌人,那就完蛋了,说明他们这些带刀侍卫已经全部死光了,连他这一道最后的屏障也倒下了。

朱标的授艺师父究竟是谁?

带刀散骑舍人周宗是也!

说起这个周宗,武功之高,是和大内三大高手齐名的,只因为他闲散惯了,不愿在御林军中任职,由于他当年是跟随皇后的,再加上护驾有功,朱元璋尊重他的意愿,允许他不在御林军中任职,但却指定他做太子的授艺师父,封带刀散骑,领昭勇将军衔,可以带刀自由行走宫中的权力,无形之中,还是变相地把他留在了御林军成为了带刀侍卫,区别在于不是每天都在御前听令守卫皇宫而已,成为独一档的存在。

文从宋濂,武从周宗。

朱元璋把这些绝代能人安排做朱标的老师,愿望就是彻底把朱标打造成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策马定乾坤”比自己更出色的接班人。

罗晓峰任职东宫带刀侍卫队长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本来他是在军中任职的,因为他细心,脾气好,任劳任怨,从不争功,所以得一绰号“骡子”,皇后马秀英不放心其他人来做东宫太子府的保卫工作,便向朱元璋要人,把他调职担任太子府的侍卫队长,统领东宫的带刀侍卫。

他没有闹情绪,尽管他的理想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但还是服从皇命,尽忠职守保护着太子的安全。

周宗是太子的武艺师父,师父是不能降格做贴身侍卫的,所以皇后找他来做太子的贴身侍卫,这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相处,他和朱标成了好朋友,遇上朱标练习武艺领悟不到的地方时,周宗若是不在,他便在远处用肢体语言稍加提点,好让朱标不受周宗的责罚。

私下里朱标称他为罗大哥,他为能遇上如此一个好主人感到幸运,所以他没有离开东宫的念头,除非皇上皇后和太子要他离开。

罗晓峰看见杨执谦走过来,不由得大吃一惊,知道肯定有大事了,因为杨执谦是寸步不离皇上的,如今出现在文华殿,必然有大事了。

他疾步迎上前,躬身行礼:“末将参见杨将军。”

杨执谦微微一笑,说道:“小骡子,不用多礼,太子在吗?”

罗晓峰点头:“在。”

杨执谦说道:“请进去通传一声,杨执谦要见太子殿下。”

罗晓峰说道:“杨将军是什么人,用不着通传一声的,太子殿下早就说过,皇上身边的人不管是谁,不用通传,可以直接去见他。”

杨执谦说道:“那老哥进去了。”

罗晓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请。”

杨执谦走到殿门,躬身行礼,大声说道:“太子殿下,末将杨执谦有事禀告。”

朱标闻声抬起头来,却没有离座:“杨老将军,进来吧。”

杨执谦走进去,行礼:“末将杨执谦,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说道:“杨老将军免礼,您老可是皇上的贴身带刀侍卫,轻易不离开皇上一丈远,今天到我文华殿来,一定有大事了,就开门见山说吧。”

杨执谦说道:“禀告太子殿下,皇上派末将来请太子殿下到武英殿一趟。”

朱标吓一跳,急忙离座:“那就不寒暄了,快走。”

杨执谦躬身说道:“太子殿下,请。”

朱标走出文华殿,杨执谦跟在后面,对罗晓峰一挥手,示意罗晓峰跟着去,罗晓峰立即紧跟后面。

三人来到武英殿。

杨执谦示意罗晓峰在外面等着,然后大声说道:“皇上,太子殿下已到。”

殿里面传出朱元璋的声音:“叫他进来。”

朱标走进武英殿里,只见朱元璋坐在龙椅里品茗,他连忙跪下叩首:“儿臣拜见父皇。”

“起来吧。”

朱元璋放下茶杯。

“谢父皇。”

朱标站起来,垂首毕恭毕敬站着。

朱元璋走过去,拍一拍他的肩膀,满意地点一点头:“不错,不错,肌肉结实,马步沉稳,有健康的身体,才有精力治理天下。”

朱标说道:“都是父皇的关爱,才有儿臣的今天。”

朱元璋说道:“你师父没有藏技吧?”

朱标说道:“没有,只是儿臣愚钝,还不能完全领悟,父皇这么急召见儿臣,不是儿臣又犯了什么浑吧?”

朱元璋哈哈大笑,说道:“如果是,还敢不敢顶撞你老子我?”

“敢,只要是对的,儿臣还是要坚持。”

朱标虽然有些心怯,但脸色不改。

朱元璋笑着:“犟牛,我养了一头犟牛,认定有理的就坚持到底,不愧是我朱元璋的儿子。”

朱标说道:“谢父皇的宽宏。”

朱元璋笑着:“你也知道父皇对你宽宏呀?父皇有时候被你气得也够呛的,幸亏父皇命硬,还有一口气撑着。”

朱标说道:“儿臣给父皇赔个不是。”

朱元璋说道:“父皇问你一个问题,万里河山,总有人视律法如无物,总有官吏冒着杀头的风险去贪赃枉法,等东窗事发,朝廷去查办,却已经对当地的老百姓造成了伤害,老百姓若是活不下去,后果会怎样?”

朱标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为了生存下去,老百姓只有造反一条活路。”

朱元璋说道:“虽然贪官污吏贪的是钱财,但是动摇的却是民心,民心是什么?是国之根本,为了一个贪赃枉法的官吏,朝廷不得不动用军队去镇压造反的百姓,从而导致血流成河尸积如山的局面,是不是这样?”

朱标点头:“是。”

“这该怎么做?”

朱元璋问道。

朱标思索了一下,说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堵塞漏洞,及早发现,及早治理,让地方官吏不敢贪腐。”

朱元璋内心充满了喜悦,对儿子能够说出这个答案感到由衷的高兴,儿子真的长大了,懂得思考如何治理天下了,但脸上却不动声色:“如何做到呢?”

朱标感慨说道:“目前的监管制度存在漏洞,若是没有人告状揭发,大理寺御史台不会主动去查,尤其是边远的地方,用俗语来形容就是山高皇帝远,管也管不到,皇上派出的巡视天下的饮差大臣是不定期的,这就给了地方官吏太多操作贪腐和转移赃款的空间。”

朱元璋说道:“好,说得好,可见标儿对时政是下了功夫的,一针见血说出了制度上的弊端。”

朱标说道:“儿臣想请父皇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

他已经明白父亲这是在谆谆引导自己,他猜到了父亲心中所想,但是却不能自己说出来,应该由父亲的口中说出来,彰显父亲的治国能力。

比起以前,他收敛了许多,圆滑了许多,磨掉了棱角,有了很大的进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