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八日下午,许正阳的各种佛掌练功戏开始拍摄。 先前瀑布“水起浪”的戏拍完了。 还剩下金木火土这四场。 以及最后佛掌大成的戏。 “火要猛”这场是夜戏,因为夜间拍火的效果更好。 这场戏衔接“水起浪”的湿身戏,湿身后还是白天,但为了效果就是晚上拍摄这场戏。 其它戏份都是白天拍摄。 练功戏是在山坡溪流的同一场景进行拍摄。 布景组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道具弄好就行。 以许正阳拍打戏的实力,个人练功戏当然容易拍摄,易如反掌。 不过这里面还有师徒传授的过程。 许正阳要和麻斗魁配合拍摄。 麻斗魁是京剧武生出身,拍这种戏很容易,谈不上有什么难度。 别看他的妆造十分邋遢,但拍动作戏的气场身段都很好,而且有拍动作戏的大量经验,能和许正阳配合默契,只要套招设计好就行。 大家都是专业人士,有共同语言。 下午两人边练边拍。 很快就把“金要圆”的黄金球练功戏拍完。 虽然这是师徒授艺,许正阳的动作故意显得笨拙和僵硬,但他身形架势依然非常漂亮,远胜原版主角,这就是臂长腿长的优势。 臂长会让功架舒展。 腿长会让马步拉开。 整体就是非常协调。 看许正阳拍动作戏就是舒服,给人一种美轮美奂又很享受的感觉。 黄金球的设计也是极为合理。 塑料球外面喷黄漆当然简单。 如果材质太重,演员没办法用手腕来玩球,所以道具师必须选择轻便材料制作。 关键还是球体大小。 太大太小当然不行。 这里设计有个标准,也是许正阳给出来的。 就是黄金球的直径差不多和小臂长度相当。 这样可以用手、小臂和上臂把黄金球固定,非常适合练功和表演。 道具组做出来的模型很符合要求。 其实自己试试就知道效果怎么样。 这套招式主要就是怀中抱月出肘,罗汉撞钟双推掌,左右连环摆肘顶肘等技法,抱着圆球演练显得非常丝滑圆润,动作标准又漂亮,非常具有想象力。 这和太极球不一样。 太极球主要是用手。 那种云手来回缠抱,即太极母拳。 这套佛掌“金要圆”的练法主要是依靠手腕来滚球。 动作设计真是天马行空。 当然主要还是突出一个“圆”字。 然后继续拍“木要尖”。 木桩还是采用原版形式。 不是简单的一根木人桩,而是并排竖立的两根木桩。 每根木桩上有两个孔洞,有粗长尖柱从里面穿出来。 下面还有一根横木连接两根木桩。 横木也有一个孔洞,穿过来的尖柱是对准裆部下方。 这些道具要根据许正阳的身体形态进行设计和调整。 间距稍大一些即可。 三六和尚推动木桩上的尖柱演示“木要尖”的打法,让徒弟有切身体会。 尖柱相当于人体的双臂。 方位不同即打击点不同。 这段设计还是很巧妙的。 打法就是直来直去。 始终突出一个“尖”字。 可以打击穴道要害。 “木要尖”的尖和刚才“金要圆”的圆对应得很好,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既有直来直去,也有游身和变化,这样就不会枯燥。 许正阳要配合尖柱攻击演练防守。 防守动作借用不少咏春拳的手法。 比如耕手、膀手和摊手,还有偏身拉耕的动作,以及摊打手的某种变招,类似蝴蝶掌。 反正武学相通,相互借用没关系,变化也有的。 最后一个动作看着很有难度。 主角向后腾身跳跃。 双腿腘窝和双臂臂弯被两根木桩上方探出的四根尖柱承担住。 四平八稳落下。 身体直接架空。 架势如同凌云大佛镇守三江。 难点在于主角无法看到身后情况,只能凭借感觉向上跳,怎么可能那么巧跳到合适的高度? 他起跳的时候,尖柱还没探出来。 在他跳到合适高度的一瞬间,后面三六和尚同时把四根尖柱推出,正好担住主角双臂双腿。 可那一瞬间怎么能这么巧合? 再有默契也做不到。 稍微有点误差,尖柱肯定会捅到主角身上。 而主角也跳不上去。 用威亚也不行,动作就没有那么丝滑流畅。 这里当然会有技巧,根本不需要那么巧合。 拍摄手法更是毫无难度。 只要让主角先上去摆好架势坐稳,然后借力跳下来就可以了。 后期制作时候,把这段镜头倒放,就变成倒着跳上去的镜头。 那样看着当然非常巧合。 一点误差都不会有。 很多动作戏都是这么拍。 许正阳可不会逞强,非要跳上去,完全没必要,毕竟这不是自己的问题,需要配合很默契。 可这种默契不可能做到,超越现实了。 麻斗魁要用双手双臂同时推四根尖柱,哪能推得很合适,甚至毫无纰漏? 就算道具组有特殊设计,也很难做到。 即便最后累死累活碰巧做到,可画面效果未必有倒放来得好,那又何苦? 岂不是白费劲? 拍电影追求的就是画面效果。 需要使用拍摄技巧就要使用,演员没必要拼命逞能炫技。 所以这里就是采用倒放处理。 复杂动作自然变得非常简单。 毫不费力就能完成。 原版应该也是倒放。 因为男主起跳的位置完全是偏的,并没有位于木桩的正中央,两边不是对称的。 两腿和裆部没有对称跨在下方尖柱上。 和上一个镜头衔接得很不好。 动作明显是有失误。 如果原地起跳,不可能这样,肯定是对称起跳。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是从上面直接跳下再倒放。 只是跳下来的时候,借力不是很充分,身体平衡没做好,落地的位置不是很准。 这样才会导致身体躯干明显偏离中线。 原版粗制滥造,明明有失误,也没重拍这段戏,大差不差就凑合过去了。 可能拍的时候,导演没注意落点位置,就是没有拍摄打戏的经验。 也没查看倒放镜头。 画面效果不太理想。 不注意看也没关系。 新版拍这段戏,许正阳肯定不允许有这种失误,动作要精益求精,镜头画面毫无破绽。 后期成片不会看出这是倒放。 哪怕你知道是倒放,肯定是这么拍的,但看不出来就行。 而且许正阳的双腿分得更开,空中有凌空一字马的动作,带有很明显的滞空感。 这样更加潇洒漂亮,强悍中带着轻盈。 许正阳对身体的掌控力真是绝佳。 空中动作质量让人回味无穷。 片场都是好评之声。 这段戏算是过去了。 晚上剧组也没闲着。 大家继续挑灯夜战。 两位演员再接再厉,一鼓作气把“火要猛”的夜戏拍完。 麻斗魁用两根火把演绎攻势如火。 套招动作耍得相当精彩,比原版的动作质量还要好一些。 就是突出一个“猛”字。 戏中主角得以切身感受。 这是师徒相传诀窍所在。 这些练习时突出的招式在最后决战时都能用上。 前后会有呼应。 这场夜戏拍完,剧组才收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