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留下部分工作人员打扫片场,演员们都可以返回华影酒店休息。 晚上不需要再排练。 剩下的两场戏是下午和夜里的戏,比较简单,白天排练即可,不需要晚上折腾。 明天还有小雨,不是阵雨,要下多长时间不知道。 什么时候下雨,很难确定。 到底是下一会就停,还是绵绵细雨一直下呢? 或者隔段时间下呢? 谁都说不清楚。 小雨这种情况就是不好说,不像阵雨一般会下一个小时左右。 明天能否拍戏暂时不确定,需要看情况再说。 剧组不能把演员们拉出去,然后都浇湿回来。 那样拍不成戏。 何况剧组刚拍完断头台大决战这场戏,大家都很疲劳,休整一天也很正常。 还有布景需要解决。 目前剧组要等消息。 许正阳从洪劼导演那里了解到了目前的一些情况。 剧组早就派出外联制片和颐和园景区打过招呼了。 那边很好说话。 剧组借景拍戏都是正常事。 颐和园每年接待不少剧组,都习惯了。 剧组夜里拍戏不影响游客,可以把昆明湖和早年《甲午战争》电影搭建的大观景台借给《方世玉》剧组使用,剧组租用御船拍戏也可以。 有钱什么都能租到。 剧组不用自己搭景,把现成的景装扮一番就能用,质量很好。 但问题是目前正好有其它电影剧组在那里使用大观景台拍戏。 使用时间需要错开。 人家现在还没拍完,不能给你让地方。 不可能你洪劼大牌,人家就要让着你。 再说洪劼导演不可能因为自己要拍戏,就提前占地方,不让别的剧组使用。 这可不是学校图书馆占座。 颐和园景区肯定不同意剧组这样乱搞。 剧组只能随到随拍。 眼下要拍开篇戏份,洪劼导演已经派制片去颐和园和对方剧组那边看情况。 借景这种事情只能通过协商解决。 好在对方不是冤家对头公司攒的剧组,不会故意拖时间或者没有商量余地。 何况故意拖时间花费更多。 没有哪家公司或者剧组愿意以本伤人。 除非冤家对头,比如超新星或者海狮,不然没人愿意这样得罪同行。 得罪业界大导演更不可能。 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会用到人家拍戏,何必妄生事端。 估计很快会有消息传回来。 这边需要确定决战戏拍完,才能处理颐和园那边的事,不能赶时间,提前过去也没用。 外联制片是下午才赶过去。 许正阳暂时不管这件事情,照例上内地气象台的台风网查看台风预警信息。 他非常关切王朴初导演在湾岛的情况。 前世他是顶流,刚出道时,为了名气,为了赚取人缘,他专门给南方捐款赈灾,所以他知道今年会有范比亚台风生成,是在本月十五号。 当年南方有百万民众受灾,还有伤亡,损失二十多亿。 参考前世情况,范比亚台风应该是在十九号降临湾岛,致使岛内东部中部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然后重创南部,惊人雨量让高市高县及屏县三县市泡在水里,创下五十年来的最严重灾情。继而范比亚台风横扫过来,内地沿海地区出现十几级大风和大暴雨。 如今王朴初导演肯定是在湾岛屏县筹备剧组。 那里正是湾岛南部受灾地区之一。 当然地区受灾不代表有生命危险。 因为范比亚台风是在花涟登陆的,虽然最大风力高达十七级,但横扫南部屏县,顶多带去大暴雨,未必会有伤亡。 不过许正阳必须提醒王朴初导演,有备无患。 虽然那边有地接团队配合,但情况未必保险。 提醒一声是应该的。 不然万一出事咋办? 你怎么和王淦大导演交待? 人家儿子给你拍戏,结果你把人折腾到湾岛,最后人弄没了,你要怎么说? 难道说人家倒霉吗? 人家要和你拼命的。 这件事情必须重视。 所以许正阳天天上网看台风预警,毕竟时间快要到了。 台风只能提前三十六小时或二十四小时预警,不可能再提前,不然信息就不准。 没有热带气旋,或者风力没达标,怎么预警? 许正阳没办法,只能上内地气象局台风网看。 这样及时通气,起码能有些准备应变的时间。 其实湾岛肯定有台风预警,但就怕王朴初导演没注意,毕竟他平时生活在内地,没有抵抗台风的习惯和意识,就容易出问题。 而且今世情况不同。 说不定有什么变化。 许正阳担心台风可能提前,所以他天天查看消息,以防万一。 就算工作再忙,他也会交待助理麦涛帮他看,要及时提醒他。 因为这个原因,许正阳原计划是九月末或者十月初前去湾岛,把台风避开就行,反正台风就在湾岛滞留九个小时,过去就好。 不过王朴初导演的安排也有道理。 等到九月末再去湾岛筹备,时间未必来得及,耽误多少时间? 万一湾岛提前进入枯水期,你的戏怎么拍摄?到时再换地方?还能换到哪里去? 你还要参加亚运会开幕式。 时间怎么安排? 种种情况需要考虑。 不是说内地不能拍,或者只想着参加亚运会,不是那么回事,内地各种影视城当然可以拍,但要考虑到气候问题。 秋冬季节没法在北方拍摄这种戏,因为气温太低,真受不了。 拍戏不能拖到明年。 明年还有明年的戏。 总不能秋冬不拍戏,直接冬眠吧! 那就只能去南方拍。 南方不还是有台风过境吗? 当然可以躲过台风。 但南方不会面临枯水期吗? 还是会有枯水期呀! 只要一到十一月份,瀑布戏就没法拍,难道一直拖到明年吗? 各种开销承受不起。 就是去南方拍和去湾岛拍都要面临这种枯水情况。 去湾岛拍还能顺便参加亚运会开幕式,唱主题歌。 而且湾岛的景确实很适合拍电影。 尤其气候合适。 什么气候就有什么样的景。 想在别的地方找这种非常漂亮的原生态的山景林景瀑布景是很难的。 所以许正阳才决定前去湾岛取景。 这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 可不是说原版在哪里取景,新版也要在哪里取景。 当然在原取景地取景确实更方便。 因为镜头画面都能对得上。 许正阳很熟悉,方便表演,而且能节省大量时间、精力和前期筹备的成本。 换了别的地方,重新选景和布景,多花时间金钱,最后取景效果还未必好。 但这点不重要,仅是参考。 关键还是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合适。 出于这些考虑,王朴初导演才提前过去筹备,一定要在十月份拍完瀑布练功戏,时间要尽量提前,越是提前,瀑布水量越大,拍戏取景越好看,时间越是拖后,水量就越少,就没那么好看。 最好在台风过境后这段时间拍摄。 因为带来降雨,瀑布水量会很大。 拍摄场景非常壮观。 许正阳也有所考虑,所以没拦阻王朴初导演。 当然他不是拿王朴初导演的生命安全开玩笑,为了拍电影就不管导演死活。 导演活着才有价值,死了还有什么用? 竭泽而渔最要不得。 如果片场设在花涟,他肯定拦着王朴初导演,毕竟中心十七级大风太可怕。 谁能保证自己不在风力中心区域,不会出事? 直面生死肯定不行。 导演还得好好活着,努力给他拍电影。 但片场是设在屏县,就有些商榷余地。 毕竟那里只是受灾,危险性应该不大。 所以许正阳没拦着,到时提醒导演注意就是,和地接团队待在一起没问题。 而且他没法提前说这种事,根本解释不清楚。 台风预警最多提前三十六个小时发布。 你怎么能提前半个月知道? 热带气旋没有,风力都尚未达标,你就能知道啊?你有特异功能吗? 你怎么说清楚? 人家可能以为你是精神病。 再说今世情况可能不一样。 就算你豁出去,无论如何都要尽力阻止台风对内地造成损失,结果到时人家台风没来或者延迟了,你怎么办?不就傻眼了吗?那不是死定了吗? 这种事情没法明说。 许正阳只能留一手,注意监控台风预警信息,随时提醒就是。 不过今天还是没有台风预警信息,只能继续等待。 台风消息没来,那边颐和园的消息倒是来了。 对方剧组挺好说话。 因为《方世玉》这边是拍摄夜戏,那边剧组可以把这个景观先让洪劼导演使用,不过人家布好的景不能乱动,就是洪劼导演觉得这个布景合适,能用你可以用,但你不能随便改变人家布景,毕竟人家白天还要拍戏的。 任何布景都不能变,要避免穿帮。 而且《方世玉》剧组要补偿人家剧组一笔布景费。 这是题中应有之意。 毕竟布景是人家的。 就算不用自己搭景,但外表布景修饰什么的也要花费一笔钱。 现在《方世玉》剧组用人家的景,不用自己花钱,哪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补偿人家是正常的。 就当这景是大家一起布的。 过去的制片觉得人家剧组布的景确实挺合适,都是专业布景,拿来拍戏没问题。 他还拍照录像,拿回来给洪劼导演看。 没有具体录像,导演不方便做出决定。 有录像就好办多了。 洪劼导演觉得可以,就这么决定下来。 御船也是用人家的,不需要自己费事。 花钱就花钱呗! 自己布置也要花钱,何必再费二遍事? 人家肯给自己面子,已经是人情,本来就该花钱。 之后的离别送行戏,在燕京郊区找一片合适的荒山荒地拍摄,这点很容易办到。像平昌山房路亭等区都有些荒山荒地。 剧组早就派人取景,就在最近的燕京后花园平昌拍摄。 那里荒地背靠荒山,取景更好看。 如今马队还要留在影视城,后面两场戏都有用到马匹的地方,全部拍完才能走。 基本情况就是这样。 过后许正阳又去找谢凤婷,主要是探讨她的戏份。 如今谢凤婷已经来到剧组,是被姚子豪送过来的,因为即将拍摄她的打戏。 她的戏很简单,主要是剑术打戏,台词根本没有。 许正阳想要和她沟通一下,聊聊动作设计的想法。 然后明天正式排练。 排练时间肯定不多,但对于专业武术运动员来说,肯定够了。 毕竟她的打戏时长和许正阳不能相比,就是二三十秒的打戏。 这已经够她发挥了。 对于打戏来说,二十秒是很长的,可以完成好几串连续动作。 谢凤婷很认真,肯定会好好配合。 洪劼导演也过来参与研讨,是许正阳专门让麦涛通知他过来。 一是商讨戏份,二是要主动避嫌。 晚上和女演员在房间里探讨剧本,最好有第三者在场,避免出现风言风语,或者惹来麻烦。 许正阳在这方面十分注意。 他不想让孔婧心里有疙瘩不舒服。 误会倒不至于。 信任肯定有的。 但你不在意人家女生感受,女生心里真能舒服吗?再信任你也不会高兴啊! 圈里人对这种事情可能有些敏感。 尤其孔婧过往经历导致她更敏感。 许正阳很清楚这点,自然会注意男女相处的细节。 你喜欢她就不要让她难过。 当然许正阳不会拉着孔婧一起来,那样太矫情了,太刻意了,也不尊重谢凤婷,而且让大家都很尴尬,毕竟没有孔婧的戏份,她过来监督什么? 难道她是醋坛子吗? 胡乱吃醋就没意思。 导演过来就很自然,确实有事情要说。 洪劼对剧本开篇这场刺杀戏有些想法。 他最喜欢拍大场面,觉得开篇场面有点小了,打戏更激烈一些可能更好看。 颐和园昆明湖有很多御船,没必要只出动一艘船拍戏,完全可以多用两艘。 这点租船费用没必要节省。 皇帝出行只有孤零零的一艘御船,连个保护都没有怎么行呢? 这样好像太寒酸了。 按照这种拍法,红花会女杀手能把御船杀穿,但御船前面好像没事,等陈总舵主出现,所有杀手都消失不见,确实很不合理。 这是皇帝梦境,就是做梦,各种不合理都没问题。 原版就是这样。 但能拍得更好,肯定要尽量拍好。 起码要有御船护驾才合理。 许正阳很赞成,正好他要给谢凤婷加一段戏,和洪劼导演一拍即可。 开场要给谢凤婷一段单独的打戏,彰显风采,作为影片的特别推荐。 按照姚子豪早先的设想处理即可。 但一艘御船太小了,群演一多就显不出来谁,根本没办法大出风头。 原版根本没有主次,不太在意这场开篇打戏,主要突出大全景镜头,彰显声威和气势,至于打戏动作,其实非常简单,只有寥寥几个镜头凑数,没有凌厉精彩的动作。 新版要力捧谢凤婷。 就单独加一段打戏。 何况开篇字幕设计不可能按照原版那种老套方式来做。 这样需要更多素材片段容纳字幕。 开场可以稍微加长。 于是许正阳和洪劼导演商量一番,把开场戏由一艘船变成了三艘船。 一艘御船两艘护驾。 这样可以满足洪劼导演喜好拍大场面的需求。 剧情就是皇帝遭遇刺杀狼狈逃命,一艘御船跑在前面,两艘御船负责断后,拦截敌人。 红花会杀手群集体对付一艘御船。 谢凤婷饰演的剑术高超的红花会女杀手头领再单独杀穿另一艘御船。 这样可以满足姚子豪和谢凤婷的需求。 情节设计还更合理。 前面皇帝的御船正好遇到陈总舵主从颐和园十七孔桥上面驭马天降。 这样安排更好一些。 当然台词都改过了,毕竟今世没有相关小说,什么汉人之类的说法太尴尬,不能保留。 历史方面就不说了。 单从逻辑方面来说,难道汉人当皇帝不好吗? 你为什么要杀他呀? 岂不是很没道理吗? 难道总舵主嫉妒了? 尤其乾隆皇帝还做梦梦到自己是汉人,岂不是更荒唐?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这里改成别的台词也一样,不要那么尴尬,就可以了。 沿用原版台词会被学术界骂死的。 许正阳只是小年轻,可没有原书作者那种胡编乱造也不会被学术界抨击的地位,可能有其它因素影响,还有学术界的人捧场,闭眼瞎吹。 换成许正阳肯定就完蛋了。 书都不是能乱抄的,很容易出事。 许正阳不干那种事,越稳妥越好。 续集内容到时再说,没必要在这部电影里埋伏笔。 洪劼导演对许正阳的改动很满意。 动作设计自有许正阳搞定。 许正阳为谢凤婷设计的剑术打戏肯定是以冷冽凶狠和咄咄逼人为主。 谢凤婷饰演红花会女杀手,这段打戏是剑斗搏杀,可不是温柔剑舞,必须有十足杀意,步步杀招,招招见血才更真实。 剑术范本要参考哪段打戏? 许正阳懒得自己花费心思。 前世看过的打戏都用不完,直接照抄就行了。 关键是要合适,不能乱抄。 既然是女杀手,就抄一段女杀手的剑术打戏。 前世青霞饰演的火云邪神的剑术打戏很精彩,拿来当范本改改就用。 那部影片算是港片奇幻武侠的最后巅峰之作。 剑术设计足够用了。 就像往《醉拳》里塞《师弟出马》的裙里腿,《方世玉》里也可以塞一段《火云传奇》的剑斗戏,只要能塞得好就行,先前的凌空射箭动作镜头就塞得很精彩。 谢凤婷的专业能力肯定不成问题,剑术足够漂亮。 眼下许正阳只是简单讲解。 洪劼导演和谢凤婷很满意,认为动作设计很出色。 明天上午开始排练。 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拍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