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198章 皇上临危不惧

第198章 皇上临危不惧(1 / 1)

程子颐由皖城游击调入京城担任守卫皇宫的指挥佥事不过半年多时间。起初他对二叔程宗猷投靠流贼相当不满,后来么他也稀里糊涂的投贼了。  他收到李自成要潜入皇宫的消息时惊慌之下三天三夜没睡好,到今早还在告发和做内应之间犹豫不定。  磨磨蹭蹭晚来一步的后果是那位短毛竟然跟内阁首辅谈笑风生?程子颐惊呆了。这国怎?他陷思,一时间就没上前接应。  眼看大统领簇拥着首辅款款走来,程子颐朝对方点个头算是打了招呼,旁边文华门口的太监王承恩又惊呆了。  小王曾在太原招安流贼时见过短毛一面,还扭扭捏捏收了五万银子,当然那些银子到了京城后大部分都孝敬出去了,他自己只留了一千多两。  王德化急忙上前跟他耳语几句。  王承恩愣了愣,看了眼首辅老爷,然后打个招呼放他们进了大门。至于门口的侍卫,除了好奇的打量几眼三百斤的太监,对一切漠不关心。  进了大门,院子里还站了十来个红盔将军,身披甲胄手拿金瓜,然而纯属样子货。张献忠感觉自己吼一嗓子就能把这帮侍卫吓的屁滚尿流。  就差最后一哆嗦了,众人不敢造次,乖乖待在偏房静候皇上驾到。  此时崇祯大帝正在轿子里无声抽噎。  “天下穷人是一家,不分什么你我他。我们吃尽人间哭,养肥富人一大家。朱由检害我们互相残杀,要打就打他,要骂就骂他。穷帮穷,苦帮苦,如今李救星当了家,穷人翻身胆量大,团结在他的带领下,地主恶霸都打垮……”  回想着《大顺时报》上的一首歌谣,崇祯帝破防了。  为什么形势突然就急转直下了?  旅顺李总兵明明前脚还给老子上书剖明心迹——  “宁守家国一尘土,不望贼寇百里金,身虽万劫不复处,回眸中华满庭芳。”

看看,多好的一个人呐,怎么说叛就叛呢?更可气的是数万明军怎么眨眼就倒戈了?  “我励精图治做错了什么?诸臣误我!”

啊,多么痛的领悟!  无助的小朱擦干眼泪,稳了稳情绪,心说不能再苦百姓了,该搜括臣宰太监助饷,先让老丈人周奎带头捐个十万……  当然,这事不能自己主动开口,要让温首辅背锅。  崇祯帝打着小算盘下了轿子,怀着重重心思迈腿往前走。  后边王承恩拦住曹化淳小声通报了句客人在偏殿。  曹公公纳闷了,“哪来的客人?”

王公公眨眨眼,“就是温阁老带的人。”

曹公公还没来得及质疑,温体仁已经听到外面动静出来了。  老头儿先趴地下磕了个头,然后起身和被搞了个措手不及的皇上低语两句。  崇祯帝听完皱了皱眉头,心说这老头儿糊涂了么,怎敢随便带外人觐见?再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也不能先斩后奏坏规矩啊。  好在温体仁圣眷正隆,小朱虽然不满但不跟他多计较了。  这时躲在屋里的黄太极、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都捏了把汗。一个不慎就是千刀万剐的下场,说不怕是假的。  黄太极下意识还想摸摸胡须压压惊,却忘了早剃干净了。  提心吊胆之际,曹化淳进来了。  他一看几位穿着太监服饰,尤其还有位壮硕到离谱的太监,心里咯噔一下,假冒的?  可这是温首辅带来的人,皇上又认可了,谁知道有啥内情,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来了句,“会磕头行礼么?”

李自成拱拱手,“练过八百次了,公公放心。”

曹化淳又多吓唬了几句,让这些乡巴佬别在御前做出大不敬之事。  总算有惊无险过关了。  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三人留在院子里警戒,聊胜于无吧,李自成和黄太极跟着曹公公走进文华殿。  崇祯帝没端坐大殿,在隔壁厢房等候。  小朱登基七年,居移气,养移体,一手掌控着无数人生死,自有一番威严。  李自成进门一打量,先拱手,“皇上……”  曹化淳反应快,一脚踢在他腿弯处,黄太极反应也快,一巴掌扇的曹公公转了个圈摔倒在地,又弯腰掐住了公公喉咙。  “……”  朱由检懵了。  电光火石间首辅温老爷一步迈到皇上身前保护圣驾,“有话好说!别动手!曹公公不要乱喊!”

黄太极笑了笑,松手把曹公公提起来。  “咳咳咳……”脸红脖子粗的曹化淳半天没回过神。  温体仁见稳住了形势,转身给小朱跪下磕头,“皇上,老臣为大明江山社稷不得不冒犯天颜,臣该死!”

朱由检先是瑟瑟发抖,接着脸都扭曲了,嘴角扯出点笑容,“啊,你确实该死。你死之前是不是先要把我弄死?谁指使你的?”

温体仁磕头如捣蒜,砸的地板咚咚响,“此中内情关系重大,请皇上容许罪臣分说一二。”

曹化淳终于咳完了,黄太极伸手又掐住他脖子,“我们是来跟皇上谈事情的,不会动他一根毫毛,你不要好心办坏事。明白吗?”

李自成开口道:“皇上,我就是给你做过旅顺总兵的李自成,这位是关外奴酋黄太极,咱们三人坐下好好聊一聊怎么样?”

朱由检心跳加剧,浑身都僵硬了。  皇上不发话,短毛只好自己动手拖了四张小凳子,“来,大伙儿都坐下说话吧。”

黄太极松开公公,大方就坐。  温体仁平常也有赐座待遇,可这时哪里敢坐;曹化淳更不敢了。  老头儿站起来抱住个凳子侯在皇上身前,“两位若是欲行不轨,老子就是拼死都不会让你们得逞。”

曹化淳有样学样,赶紧抱起凳子当武器。  朱由检深呼吸两口气,一脚一个踹开挡在身前的温体仁和曹化淳,“滚一边去!”

两人唯唯诺诺,抱着凳子侍立在皇上左右。  李自成翘起二郎腿,端详了下小朱,“皇上临危不惧,好胆色。”

黄太极道:“你今年才二十出头吧,真是难为孩子了。”

朱由检眨眨眼,“你果然是奴酋四王子?你冲锋陷阵二十年,怎么能胖成这样?”

黄太极笑呵呵,“关外天寒地冻,不养些膘扛不住啊。”

朱由检道:“李自成火烧辽阳,攻陷沈阳,斩你兵马上万,你怎么会跟他混一起?难道都是假的?”

黄太极直白道:“他火器厉害,打不过就投降,没什么丢人的。”

李自成感觉自己被忽视了,提了句,“皇上,你怎么不问问我俩怎么进的皇宫?”

朱由检叹气,“皇城之内通贼通夷的畜生还少吗?你们进都进来了还有什么好问的。”

比如天启初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就有些可疑。  努尔哈赤被明人评价“最工间谍”,天启元年,巡视中城御史收到线报抓获了一个间谍。  兵部提塘刘保被鞑子收买,以每月100两银子为代价,将朝廷大小事情随时传送给后金。  提塘虽然只是个小角色,却能了解很多机密情报。  明代邸报的传递发行机构主要有三个,即通政司、六科和提塘。通政司负责章奏的转呈,将天下臣民的章奏汇集整理后,上呈皇帝御批,再经太监将御批后的章奏送往六科廊房抄发,邸报的内容就是由六科官员根据章奏编辑而来的。提塘官是各地巡抚和总兵派驻京城传递与本省有关的文书、邸报的人员,他们从六科处取得最新的文报后,再经过筛选整理,派人送往各地督抚、布政司处传看。  邸报内容当然有限制和审查,可是就连皇宫大内都隔三差五丢失金银财宝,内阁大印都被偷过,乱成这样了还有啥消息传不出来。  邸报基本上是每日发行,京城官员可以看到最新消息,但外地官员就很难了,所以类似驻惊办主任的提塘官很重要。  也有土豪、官员等专门派人驻在京师收集第一手最新消息。  此外在京城还有民间开办的报房,这就类似于报纸了,除了抄录邸报正经消息外还会记载朝廷黑幕乃至皇室秘闻等等。  消息传递之速可想而知。  比如“京师之变未及两月,(江南)即有卖剿闯小说一部,备言京师失陷,先帝将国母及公主俱手刃,然后出后斋门自缢于煤山。诸臣有殉难受祸之惨,贪生降虏从贼反遭夹打之辱……”  还要考虑到打听消息的时间,写书花的时间,雕版、印刷、发行的时间等等,这速度简直了。  扯远了……  提塘刘保被每月一百两银子的巨款收买,然后很不幸的被抓捕了,交待出来的事情令人瞠目结舌,除了涉及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还有杨镐、李如桢、贺世贤等人也扯进去了。  话说这个贺世贤不是战死在沈阳城外了?按理说不能跟鞑子有勾结吧,但明末这种烂摊子尤其关外天高皇帝远出啥事都不奇怪。  前面说了,一些土豪、官员之类会专门派人到京师打探消息,贺世贤派到京师的家丁就跟提塘刘保有来往。  刘保的儿子还代替父亲给贺世贤写了回信,大意是“韩宗功已经到了,而且已经知道事情安排。但不知三岔河有多少兵马,若这时乘胜前去,谅必无败之理。如果拿下了三岔河,广宁就更容易了,山海关也不是啥难事,就算拿下京都也不是不可能。目前明军调往辽东的兵马都怕的不敢去,应该立即发大军前来。现在韩宗功马上要返回辽东,忙中草此革报。”

这位韩宗功是李成梁的侄女婿、李如松的堂妹夫、大明的前辽东副将,投鞑了。他后来又一次跑到京城做奸细时被抓获,连自己和儿子一起掉了脑袋。  问题是贺世贤三月份战死,给他的回信却是四月份发出,十几天后提塘刘保就被抓。所以这也是当时传言贺世贤并没有战死而是投鞑的原因之一。不纠结这个了。  刘保交待出来的还有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审案人跟皇上说需要请卢受协助调查,当面对质,天启帝给的回复是卢受已经被撵到凤阳看坟去了,不必再追究了……  这个不追究很有意思。很多大臣不满意,天启帝一概不理。  卢受是伺候过万历的老人。  那一年萨尔浒之战还没有打,卢受时任东厂掌印太监,努尔哈赤写下委屈巴巴的“七大恨”檄文,然后出兵拿下抚顺。檄文不能光感动自己,还要让大明爸爸知道俺不给你当儿了,抚顺城里的四个人被打发回京城送信兼讨论议和。  那四人是东厂的。  主管东厂工作的大太监卢受当然要受牵连,他辩解说那几人是去做生意的,偶然被建奴掠走,受其胁迫带回敌人的文书,没有其他的情况。就不要上纲上线,追究责任了吧。  群臣不服,可万历帝不愿追究。  卢受依然逍遥,直到天启年在司礼监掌印位置上又被刘保牵扯进通夷之事,也仅仅是被皇上打发去凤阳就完事了。  后来杨涟弹劾魏忠贤的罪状里也有一条是老魏跟韩宗功不清不楚的勾连。结果嗝屁的是杨涟。  当然,其中每次都牵连了复杂的内斗,不多提了。  所以不论是李自成还是黄太极,派些奸细潜伏在京城甚至紫禁城内不足为奇,朱由检有心理准备。尽管他们能在光天化日闯入皇宫见到皇上仍然足够骇人听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