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仅仅选用赤道处的火箭发射基地,无法对火箭的运载能力产生质的提升。 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几个百分点,并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 可是,如果想法再大胆一些的话,那便有可能彻底的改变局面。 “从月球上发射火箭,航天器便可以更容易的到达预期的速度,让直径一公里以上的小行星也能受到较大的影响。而且,因为月球上的引力非常小,可以让同样的火箭拥有更大的载荷能力。”
与在蓝星上发射火箭相比,在月球上发射火箭,有非常多的优点。 第一个优点,月球上没有大气层,也就没有空气阻力,这会让火箭在月球上发射后,起飞的过程非常的容易。 第二个优点,月球上的第一宇宙很低,只有一点七公里每秒,这一数值是蓝星上的四分之一左右,让航天器可以更容易的进入到轨道之中。 第三个优点,由于月球环绕蓝星公转,这样一来,只要在合适的时机发射火箭,可以让航天器与蓝星之间产生更大的相对速度。 除此之外,在月球上发射火箭还有很有很多其他的优点,例如月球周围的太空垃圾比较少等等。 当然,与此同时,在月球上发射火箭,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包括月球周围没有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合适的发射时间较少等等。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此时月球还尚未被开发,根本不存在任何一个火箭发射的基地。 想要在一年之内,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火箭发射基地,几乎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 不过,这并没有让徐佑放弃在月球上建立火箭发射中心的想法。 “就算一年内无法完成,这个项目也迟早是应该开始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小行星可能会逼近蓝星,而且想要向地外更远处探索,在月球上发射火箭肯定的更好的选择。”
徐佑想道。 以目前的数据显示,这三颗小行星最终进入到近地轨道之内的概率很小,就算真的进入到近地轨道,以目前的科技能力,也足以保证蓝星的安全,只是会有产生一些副作用罢了。 在月球上发射航天器,通过航天器与小行星进行碰撞,而改变小行星运行轨迹这个方案,可以看作是一个备选方案。 经过一番详细的评估后,徐佑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计划,并在会议上与大家陈述着自己的这些方案。 “我的想法是,在下一次的登月项目开始后,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火箭发射基地,并用发射的航天器来与小行星进行碰撞。在月球上发射火箭,我们不仅可以让航天器达到更高的速度,同时也可以加大载荷重量,让航天器有最大的动量。这样一来,即使是那颗质量最大的小行星进入到近地轨道中,我也有信心可以用航天器的撞击,来使它原理蓝星。”
听完了徐佑的这个想法,大家都是面面相觑的样子,似乎对徐佑的想法有些怀疑。 “徐院士,您确实在三颗小行星接近蓝星之前,我们可以在月球上成功建立火箭发射基地吗?”
大家犹豫了一会儿之后,还是有一个人率先提出了他的疑问。 而在,也是大部分在场的人的一个疑问。 以我们目前的航天技术,的确可以把航天员送到月球上去,不过想要完成这样级别的任务,可不只是把航天员送到月球上那么简单。 要知道,即使是在蓝星上建立火箭发射基地,以一年的时间或许都是一个问题。 有能力做到这件事情的国家,放眼全世界都是寥寥无几的。 “不,我并没有说,一定要在这三颗小行星接近蓝星之前,就完成月球火箭基地的建设。能完成自然最好,完不成的话也没什么所谓。无论如何,我们是一定不会让小行星真的撞到蓝星上的。”
听徐佑这么说,一些人已经明白了徐佑的想法。 “徐院士的意思是,这只是一个理想中的方案,我们尽力去做就好,并不一定要用于一年后接近蓝星的三颗小行星?”
徐佑闻言也笑道: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能用在一年后,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的话,那也没关系,什么时候能够建成,我们尽力就好了。”
听完了徐佑的解释,大家也都放心了下来。 徐佑继续说道:“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有充沛的时间,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小行星问题进行预防。在这个计划上,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这并不只是针对这三颗小行星,还包括之后可能会出现的更大的,对蓝星更有威胁的小行星。”
徐佑知道,在距离现在大约六千五百万年前,有一颗直径约为十千米的小行星造访蓝星,给蓝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而这,很可能也是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以我们对月球的探索能力,在月球上建立火箭发射基地的确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与此同时,因为月球还处于初级的开发阶段,我们在月球上建立的火箭发射基地,可以省去很多不要的部分,不需要像蓝星上那样,做很多的防护措施。”
在蓝星上发射火箭,需要考虑到火箭对人类的各种影响,包括火箭残骸的降落位置等等,都需要精确的计算,必须要落在无人的区域才行。 而月球上并没有生物生存,相比之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少了很多。 可以说,只要能够具备火箭发射的最基本能力便可以,其他的部分都可以之后再去考虑。 接下来,徐佑继续讲解着自己的详细方案,包括向月球上发射火箭的批次,携带的人员和物资,改进版的月球车和无人机,火箭发射基地的选址、发射时间等等,事无巨细,各种细节全都考虑到了。 对于这样的徐佑,大家也只能连连点头,除了尊敬之外,再有找不出什么其他的词语去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