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神都锦绣 >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了结果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了结果(1 / 1)

“神力——神力啊——!”

不知道哪个人突然扯了一嗓子。  紧跟着,几个衣着怪异的人突然走出人群,快速来到阶下平地,向着那残垣断壁的“石屋”,“扑通”跪下,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祈祷或是在说着什么,反正都是些异国语言。  谢岩扫了一眼跪地的几个不知道哪国使节,嘴角微微扬起,显露一抹微笑,旋即又收起笑容,转身拾阶而上,步履轻盈而沉稳,在无数目光注视下,走到过半台阶处,躬身行礼,大声言道:“‘皇家卫岗学堂’,幸不辱命,所制器物,已然大成,微臣谢岩,恭贺陛下,我大唐得此军国无双利器,他日必定纵横天下,大唐万胜!陛下万岁!”

“大唐万胜!陛下万岁!”

李义府这一次动作最快,紧跟着谢岩后面行礼贺道。  “大唐万胜!陛下万岁!”

一众官员、勋贵乃至各国使节,纷纷行礼恭贺。  “大唐万胜!陛下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整齐划一的话语,来自广场数百禁兵,他们人数不少,动作整齐划一,声入云霄。  “妾身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武皇后最后引领四周宫人一齐依礼贺道。  “哈哈哈哈”李治发出一阵朗朗笑声,而后伸手扶起武皇后,同时牵着皇后的手,向前迈出一步,朗声说道:“众卿免礼,诸军平身。”

待所有人都站起来后,继续言道:“适才之惊世巨响,乃大唐最强音,‘皇家学堂’不负朕望,制成军国重器,朕,甚慰也!一应有功之臣,容后依律封赏。众卿家,且入殿继续饮宴。”

“谨遵圣谕。”

所有人一齐作出回应。但却没有一个人注意到,此时此刻,武皇后与皇帝那是并肩而立,群臣行礼,事实上,是同时面对帝后二人,或许从这一刻起,已经预示出什么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皇帝也好,群臣也罢,都遏制住想要了解“火药背后的故事”,在异族使节面前,摆出一幅风淡云轻的模样,这是一份默契,源于对“异族”的防范。  “子时”过后,曲散人离,大唐进入“显庆五年”。  转眼,又至“上元节”。  今晚的“卫岗乡”,尤其与众不同!  在经过“试制”、“储备”和“小范围验证”后,以“煤油”为燃料的“路灯”,点亮全乡。  虽然这种“煤油路灯”本身成本不高,但一夜下来,耗费“煤油”也是不少,可谓“使用成本”不低,如果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并无大规模推广意义。但是,作为一种“新燃料”,“煤油”需要百姓知晓和认同,以便民用“煤油灯”走入千家万户。  同样是今晚,第一批制成的“家用煤油灯”于“谢府”内点亮,一时间,府内众人,好评如潮……  只不过,甚少有人知道的是,“洛阳周国公”府上,也开始使用这种“新式灯具”。  “月儿,良辰美景,怎不外出?宫中设宴,亦加推辞,莫不有心事?”

“无有心事。”

正瞅着一盏“煤油灯”发怔的贺兰敏月随口敷衍道:“祖母不也未去宫里嘛。”

“祖母老了,疏懒矣。”

杨老夫人淡淡一笑道:“这些日子,月儿足不出户,似转了性子。”

“兄长不在,月儿得多陪祖母。”

“行啦,若非‘上元佳节’,汝岂能安心府内?过两日,回乡吧。”

“祖母——”贺兰敏月瞬间笑颜如花,眼中绽放神采,口中却道:“祖母无事,何不与月儿一同回乡?”

“莫要假惺惺了,在乡里,汝有几日安心府中?”

杨老夫人有意无意间“白”了贺兰敏月一眼,道:“自去耍乐吧,老身有些困乏。”

贺兰敏月很是知趣地行礼退出。  “小七,依汝之见,那谢县子,可堪‘良配’?”

杨老夫人目送贺兰敏月离去,看似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回老夫人话。”

老管家杨七缓缓言道:“谢县子乃陛下信臣,其才学当世少有人及,品行更是难得。”

“其人可有缺否?”

杨老夫人再问。  “老奴……想不出。”

“大奸大恶之辈,往往亦大智大勇者,相较而言,冯县男更合老身心意。”

杨老夫人面对跟随自己数十年的老管家,直叙胸臆。  “可小娘子心思……?”

“是啊!”

杨老夫人叹息一声道:“况那冯县男,远在天边,其意莫明,陛下那里亦无声息。”

老管家杨七明白老夫人的意思,那就说好的“贺兰敏月赐婚冯宝之事”,皇帝陛下没了下文,甚至皇后那里,都不曾提及。只不过,他依然小心翼翼地提了一个建议:“老夫人,却不知皇后娘娘,意下如何?”

杨老夫人无言颔首,算是认同此说法。  两日后,贺兰敏月拜别祖母,踏上回乡之路。杨老夫人也没闲着,径直前往皇宫。  武皇后未料到母亲一大早前来,只能命人先领入偏殿休憩,直至伺候皇帝离开,方才得以相见。  母女之间,自无需客套。  杨老夫人很快入正题,问起“赐婚”一事。  “昔年‘点错鸳鸯谱’,陛下颇有悔意,今日再提,恐非良策。”

武皇后直接言明道,随即问:“母亲怎想起此事?”

“月儿已婚嫁之龄,久拖无益。”

“母亲所言极是。”

武皇后颇认可此话,片刻后,道:“冯县男短日内难以回朝,此事不易。”

“先询得陛下之意,方为上策。”

杨老夫人道出心中所想。  “此事确不宜悬久不决,待吾择机禀明陛下为好。”

武皇后如此表示,杨老夫人自不再多说,只是自始至终,她都没有提过“谢岩”这个名字,因为,皇帝陛下真正的心意,无人能够得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别人不提,不代表皇帝想不到,更不用说,还有那位素来以打听“八卦”为己任的大内总管王伏胜了。  数日后,晚间。  当武皇后借口“母亲忧虑贺兰敏月婚事”而问及当初“赐婚冯宝”一事时,李治不由得皱了皱眉,沉默片刻后方道:“事过境迁,不提也罢。”

武皇后懂了,皇帝乃是放弃这个想法。  本以为就此揭过不提,哪知道李治突然又说了一句:“听闻敏月时常留宿‘谢府’,皇后可知缘故?”

“竟然有此事?”

武皇后大为震惊,言道:“如此成何体统?简直有伤风化,损及皇家颜面。”

“媚娘言重了。”

李治倒是不以为然,说完轻轻打了一个哈欠,显然是有些困了。  武皇后忍住欲问详情的心思,先侍候皇帝睡下。  武皇后奈何不了皇帝,但是王伏胜却没胆子不说,更何况,算不得机密事。  没用多久,武皇后就知道了自家亲侄女,时不时居住于“谢府”的事实,虽然王伏胜再三保证说“仅仅留宿尔,并无其他”,但作为一个女人,要是不明白其中的“情意”,那可就白活了。  然而,武皇后思之再三,决定还是不过问为好,毕竟皇帝意思摆在那里——不提也罢。  “上元节”后第一次大唐朝会,皇帝李治于散朝时,召全体宰相及部分高官留下“议事”,其中包括难得上朝的谢岩。  有别于过往任何一次的是,在李治授意下,大殿内,仅仅留下王伏胜一名随侍宦官和极少数侍卫,其余无关人等,连同记录皇帝起居的史官,全部退出,以至于事后竟然无人得知,究竟“商讨了何事”?  对于这个结果,谢岩很满意,但是非常意外。因为,在皇帝李治心里,第一次产生了极为强烈的“保护”意识!  或许是那“新年夜惊天一爆”,让皇帝对于“火药”乃至谢岩口中的“格物学”有了无限遐想和极度恐惧的感受。令其明白,如石子般不起眼的“小人物”,未必不能作出“惊世之举”。  那么,“保护”乃至“掌控”,对于朝廷而言实属必须。  李治本意,是按以往常规做法,即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等,但是,谢岩通过贺兰敏月经武皇后转述的意思却是——“皇家学堂”里,现在有石子,日后还会有更多类似人物,朝廷应该有一个具体章程,且无论如何,“保护”都是必须。  经过深思熟虑,李治采纳了谢岩之意,不仅“新年夜”当晚未作出任何决议,甚至有意“隐”去许多,直到在广泛听取诸位重臣建议后,才有了今日“朝后商议”。  一般而言,皇帝主动拿出来“商讨”的事情,其实本身就说明了态度,通常来说,大臣们都不会驳皇帝面子,基本都会赞成。  这一次也不例外!唯一有些波澜的,是谢岩当殿提出一个建议——朝廷应当单独设立一个衙门,以管理拥有“特别能力”的“匠人”以及其他人等。说直白些,那是谢岩想要为“科技工作者”争取地位。只是不出意外的被无限搁置。  然而,谢岩丝毫未觉气馁,因为他感觉到了“变化”,至少有些官员对此事已有“默认”迹象,相信用不了多久,会出现更多支持者,毕竟“科技改变事物”的能力,有目共睹,且不容置疑。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