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军的将士冲杀进去,救援高文贵的时候,得知在清军的东南和西南两面出现了两支明军来救援。为了摸清这两支明军的确切身份,李定国派出了大量的游骑去打探消息。小半个时辰之后,游骑回报:东南面是田见秀率领的十万义勇军(这只是游骑的估算);西南面是刘芳亮的第八军。同时,游骑明确的告知:真定城上升起了黄龙大纛旗!“陛下到真定了?”
随即,李定国亲自率领李友和第九军的将士,冲着清军汹涌的冲杀了过去。在晨曦初露秋雾蒙蒙的冀中平原上,明清两支大军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混战之中。战场之上各种旗帜招展,喊杀之声,兵刃相交的铿锵之声,震人心魄。朱聿鐭、李过和刘体纯站在真定城墙上看见如此混战,都不由得暗自吃惊。李过向朱聿鐭拱手道:“陛下,让微臣领军去杀一阵吧?”
刘体纯对李过道:“补之大哥,你的兵士都是新兵,哪里经历过如此的大战,还是让小弟领着人马上吧。”
“德洁,建虏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你就不能将这报仇雪恨的机会让给我吗?”
刘体纯道:“补之大哥,你的仇就是小弟的仇。”
“莫非你真想我和争上一争?”
李过有些动怒了。李过这人脾气火爆,三句话不和便要动怒,这也正是他不能在李自成牺牲之后率领大顺军力挽狂澜的原因所在。“不要说了。”
刘体纯还要说话的时候,朱聿鐭将手一挥,一双眸子在城外战火之下熠熠生辉,:“传朕的圣旨,今日由朕率领你们,每一个人,和建虏决一死战!”
李过、刘体纯和大明的那些文官不一样。如果是那些文官听了朱聿鐭的这些话,那一定是马上跪一地,痛哭流涕,说些没有丝毫用处,却可以表忠心的屁话来,请朱聿鐭收回成命,万万不可出战。但是李过和刘体纯却不一样。首先他们李自成东征西战,李自成每每身先士卒,所以朱聿鐭要亲自领兵出击,他们并不觉得稀奇。另外,朱聿鐭很少以“朕”自称,往往自称为朕,只对敌人而言,今天他是第一次在两军阵前主动自称为朕。这也是极少见的。刘体纯提醒着问道:“陛下,是否要留下三五千人守卫真定府?”
“不用了。”
朱聿鐭的目光没有移开过城外的战场,道:“真定城中,一个兵都不留。”
刘体纯又问道:“如果建虏抢城怎么办?”
朱聿鐭微微回头,瞥了一眼刘体纯,冷冷一笑道:“那就是他鳌拜自寻死路!”
不过半个时辰,第六军和第十五军的人马已经集结完毕,打着如林的红色军旗,漫山遍野的明军呐喊着向清军冲杀过去。朱聿鐭领着周黑豆与一干御林军在李过军中。在清军之中,就数蒙古骑兵最是能战,其次是满军,汉军早已崩溃。统帅满军的正是安亲王岳乐。他在鳌拜的指挥下,率领数万满军,来战打着黄龙大纛旗的李过军。此时的满军早已不是当初入关时的精兵强将,他们和李过的新兵交手,竟然只是堪堪打了个平手。这在过去的战场上是无论如何不会出现的。再战下去,当战场上所有的明军将士知道大明的皇帝陛下和他们在一起与建虏厮杀的时候(有的明军将士是看见黄龙大纛旗,有的明军将士则只是听说皇帝陛下亲临沙场),全军士气大增,尤其是再当田见秀指挥的八万义勇军毫无章法的冲杀过来的时候,满军就乱了阵势,转身逃跑,不可阻止。蒙古骑兵一见岳乐率领的满军败下阵来,并不接应,也不顾鳌拜、王爷们的死活如何,竟然开始往西溃逃。蒙古人和满人虽然号称是近亲,可是无论是国与国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关系,所谓的近亲,往往是最不可靠的。一旦遇到变局,首先背叛的,也就是近亲。岳乐率领的满军败下阵来以后,他并不甘心,极力的收拢了一些人马,准备对明军的义勇军发动反攻,但是当他看见蒙古骑兵开始溃逃之后,恨恨的骂道:“一帮子废物!”
当然,岳乐知道,如果蒙古骑兵逃了,仅凭他这点人马是无论如何反攻不动这潮水一般的明军的。于是他赶到了鳌拜的身旁,向鳌拜请示行止。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清军的汉军已经溃了,蒙古骑兵也逃了,整个战场就完全陷入崩溃局面。幸而鳌拜和岳乐都是有经验的统帅,他们二人一起领着残存的满军且战且往西退。鳌拜、岳乐在撤退的过程中,被李友率领第九军截住退路,再次发生混战,岳乐险些被李友活捉,亏得他的戈什哈和鳌拜骁勇异常,死命救护岳乐,杀退了将岳乐围住的明军,这才得意以逃脱。朱聿鐭看见清军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蒙古骑兵,一部分是满军和沿途收容的汉军,都在往西溃逃。不同的是蒙古骑兵是谁也不管,谁也不顾,只是逃跑;而满军在退走中轮番还击,看得出来,满军是因为操练不足,所以战斗力不高,但是他们的心还是齐的。朱聿鐭以黄龙大纛旗传令:围歼满军,不可使其一人一骑漏网!一时间,明军的第六军、第八军、第十五军和李定国率领来的第九军、第十一军,分成两路路,而每一路又分成数支,就好似雄鹰的两只利爪,向犹如受了重伤的野狗一般的清军猛抓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