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檄文(1 / 1)

“和气生财是不可能的,入关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本官要报仇,要死人,死很多人。”

“康监军不是一直希望开原军入关吗?如今便是最好时机,不过需要一个好听的由头。”

康应乾跟着兴奋起来,以前磨破嘴皮子劝说刘招孙,他都不为所动,难得今日终于开窍。  如此看来,那朝鲜美姬也算死得其所,让平辽侯脱胎换骨,完全换了个人。  康监军顿时对金虞姬心生好感。  不等刘招孙说完,康应乾迫不及待道:  “平辽侯勿忧,清君侧便已足够,眼下西南叛乱未定,陕西民贼蜂起,中原草莽丛生,皆因司礼监争权夺利,东林党空谈误国。平辽侯去年说让留意信王,老夫早就派人去河南,现在便可把朱由检搬出来,顶在前头。只说崇祯已被身边奸佞控制,等开原军杀入京师,仿照建文故事,也在紫禁城放一把火,让朱由校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而后兄终弟及,扶信王朱由检继位。”

“然后建元天启?”

刘招孙小声嘀咕,觉得眼前世界越发荒诞。  康应乾没听清他说什么,问了一句,刘招孙连忙岔开话题,问道:  “河南?本官记得,信王府邸在京师啊。”

“什么京师?去年年底便搬回河南了!京城藩王成亲后,便要之过,前往自己封地,平辽侯难道不知?”

“哦,信王去年才搬到河南,这回他又要搬回京师了。”

刘招孙有些无语,想到因为自己穿越,连累朱由检搬两次家,忽然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位煤山战神。  “立即召集袁崇焕、乔一琦,马士英,还有孙传庭,让他赶紧从开原过来,让森悌先把舆论造起来,告诉天下,本官要入关清君侧了。”

康应乾一脸懵逼。  “敢问大人,何为舆论?”

刘招孙这次意识到自己现代汉语带入过多,耐心对康监军解释道:  “舆论就是舆情,就像王莽,当年他篡位之前,不是各种天降异象吗?还有万民请愿,三辞三让之类,说错了,这是第二步,第一步是拥立信王·······”  康应乾一脸鄙夷望向平辽侯,此人脸皮之厚,再次刷新了康监军的认知。  刘招孙以为这位老搭档要对自己一番冷嘲热讽,却见康应乾抚须微笑,摇头晃脑道:  “平辽侯此言差矣,五运更始,三正迭代,新陈代谢,武周代商,自古而然,周德将尽,妖孽递生,骨肉多虞,藩维构衅,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平辽侯不过顺天行事,何有僭越篡夺之说!”

刘招孙目瞪口呆。  明代进士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像康应乾这样的三甲进士,说起篡位来都是引经据典,估计这老头子平时没少花心思在这上面。  “不止祥瑞,五行五德、新朝国号、官制礼仪,宗庙祭祀,老夫都会安排妥帖。如此大事,森悌那黄口小儿就不要参与了,有老夫与王化贞、王在晋三人便已足够。”

刘招孙呵呵一笑。  搞了半天,康应乾是想把乔一琦、袁崇焕他们排挤出核心权力层。  眼下还没入关,底下这帮人又要开始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了。  果然有意思。  刘招孙想了想,觉得这也是人性使然。  争就争吧,只要能把事做好,别像东林君子们那样空谈误国就好了。  “既然关系重大,便不能少了开原几位元老,袁崇焕、孙传庭亦可出谋献策,还有乔监军,本官能有今日,少不得大家相助。”

康应乾知道平辽侯是想制衡各方势力,不过他还是坚持道:  “乔一琦口无遮拦,此乃机密要事,让此人参与,怕是·····”  刘招孙霍然起身,大步走向帐外:  “这便是本官的阳谋,就是要让朝廷知道咱们造反的决心,让乔一琦来做,最好不过,此事已定,由你们共同策划,四月一日前,呈递中军大帐。”

开原一众文官闻听此事后,纷纷放下自己手头事情,争先恐后赶往辽西,为平辽侯出谋划策,帮着平辽侯“清君侧”。  只有孙传庭、袁崇焕两人不为所动,孙传庭一直留守开原,直到刘招孙第二道将令召唤,他才很不情愿动身前往山海关。  袁崇焕已到登州,山海关前的权力争斗不感兴趣,每日忙忙碌碌,筹集粮草,秣马厉兵,时刻准备截断运河,北上京师。  接下来几日,平辽侯与众心腹日夜谋划,商讨清君侧的各项细节,安排得力人手前往河南,不惜代价绑回信王朱由检。  在刘招孙提议下,攻入京师后,朱由检的年号将定为天启,换句话说,他们以后需要拥立天启皇帝。  崇祯元年十二月八日。  孙传庭、康应乾联手起草檄文,宣布平辽侯将奉崇祯皇帝衣带诏,率百万大军入关,荡平奸佞,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檄文全文如下:  《奉诏靖难书》  明崇祯元年四月己酉朔。  宣武将军、平辽侯、辽东总兵官、太子太傅刘招孙告大明一十三省、都司指挥使,府、道、县卫指挥使、千户、百户、行都司、留守司、守御千户:  光宗皇帝千秋称圣,夙兴夜寐,劳苦得疾,而东林李三才、张问达、张慎言、周希令等,乃借红丸以快私怨,才乃国贼!待先皇殡天,圣天子继位,而佞臣杨涟、左光斗、周嘉谟、高攀龙等,又借移宫以贪定策之勋,而希非望之福!  将先皇凭几之遗言委诸草莽,以待封之宫眷视若寇仇!  臣子之分谓何?敬忠之义安在!  东林一党,以策立之功,窃据内阁,党羽遍布,私擅爵赏,广致贿遗。竭民脂膏、剥民皮骨。  今天下水旱频仍,南北多警,官仓空而库藏竭,民十室而九空,亿万黎民,冻骨冷肌,冬无被絮者居其半;饿殍遍野,日不再食者居其半。流民未复乡井,弃地尚多荒芜。男女啼饥号寒,父母吞声饮血。君门万里,谁复垂怜?!  平辽侯久为边镇,熟知民艰,每每思之,不胜哀鸣!  呜呼!举三千里锦绣河山,尽属东林之鱼肉!  东林逆党,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长于内争,短于治国。先皇曲宥其罪,东林不思引咎感恩,进献媚药,鸩杀泰昌皇帝;厚结刺客,多聚亡命,戕害前厂公魏。而今又以一己之私,僭越逼宫,弃约毁盟,庇护辽镇,无顾生灵涂炭,辽东沸腾。  其构陷忠良,交通倭虏,潜行叛逆,伐楚、越之竹,不足以书其恶。  今略举大端,以喻使民。  平辽侯奉天子血诏,代罪吊民,兹者亲统百万大军,入山海,清君侧,诛灭东林,首取京畿,扫荡乾坤!出生民于水火,复吾皇之威仪。  开原仁义素著,赏罚久明。  先机者有不次之赏,后至者有不测之诛。一身祸福,介在毫芒;千古勋名,争之顷刻。  师不再举,时不再来,布告遐迩,咸使闻知。敬哉特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