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从改变土木堡事变开始 > 第五十三章:首提改土归流

第五十三章:首提改土归流(1 / 1)

第一要务。我大明要做的便是尽量不让他们统一,甚至持续让他们继续分裂。如此一来,我大明才有休养生息,练兵的时间。”

于谦摇了摇头,得知朱佶不赞成出兵,他松了一口气,朱佶现在受朱祁镇信任,万一他年轻气盛,皇帝受到鼓舞出兵,那可就麻烦了。“于大人说的是,臣让于大人负责与鞑靼人谈判,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掠走的军民送回来,还不至于跟他们翻脸。”

朱佶立刻跟上说道。“于谦,朕派你去跟鞑靼人谈判如何?”

朱祁镇看向于谦。“为君分忧乃是臣的职责!”

于谦自然不会推诿,当下拱手说道。“那好,此事便交予你来负责。另外礼部派人前往瓦剌,将此事告知瓦剌人,一切都按照冠军伯和于谦所言,不要让他们这么快分出胜负。”

朱祁镇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吩咐道。“臣遵旨!”

于谦和礼部尚书胡濙,齐声应道。散朝之后,朱佶照例到朱祁镇身边当差。“朱佶,你之前说将蒙古纳入我大明的统治,可有什么具体的方法?”

朱祁镇想起了之前朱佶和众大臣因为扩编,说起的将蒙古化为行省,开口问道。“陛下,自秦汉以来,匈奴、突厥、蒙古,北方游牧民族一直与我中原王朝为敌,而且是我中原王朝最大的外敌。可是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来蒙古不适合耕种,难以向蒙古迁徙百姓,二来塞北一直以游牧为主,风调雨顺之时,往往相安无事,一旦遇到天灾就会劫掠中原,”“臣之所以建议若是打下蒙古,划归行省管辖,便是基于这个原因。风调雨顺之时,塞北可以为中原提供牛羊马匹,若是塞北有天灾,中原可以为他们提供粮食,就如同内地赈灾。”

“大明自开国以来,只重视中原,对于一些偏远的地方,大多实行羁縻政策。可是这种政策,只是一时之计,他们往往会在中原强盛之时臣服,一旦中原有了战争,他们就会反叛,比如麓川便是如此。”

“实行这种政策,也需要朝廷维持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不过太祖、太宗之时,打完便不再管理,如此一来往往得不偿失。”

“蒙古之所以当年能靠着十几万人纵横万里,靠的是以战养战,对他们来说打仗有利可图,他们才会支持战争。对我中原王朝来说,因为长久以来看不上偏远地方,认为得之无用,就算打了也是劳民伤财。”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就比如安南之地,那里虽然多山,可是一年三熟,盛产水稻。得了那里,能为我大明提供粮食。”

“不管是山地还是平原,或者是草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这边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中原擅于耕种,游牧民族,擅于游牧,山地多的地方,擅长打猎。”

“互相并不冲突,反而可以互补。我们可以从草原得到牲畜,可以从山地多的地方,得到皮货、人参。朝廷应该以教化为主,将这些化外之民,变为我中原汉人。”

“先秦之时,中原各国视楚为蛮夷,南越等地更是以野人对待,可是现在那些地方都是我大明的粮仓。谁能断定,今日之安南、蒙古,不是明日之湖广?”

“臣之所以建议陛下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火器。随着火器的大规模运用,骑兵的作用越来越小。一旦北方游牧打不过我大明,便会选择臣服。那个时候,也是将蒙古纳入大明的最佳时机。”

“至于说具体的方法,就是打下一片地方,划定当地人的游牧范围,修筑城池派遣军队驻扎。其实不光蒙古可以如此,西南等地、甚至包括三宣六慰也可以如此,将土司改为朝廷委派的流官,便可以加强对当地的控制。”

朱佶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归根到底就是四个地改土归流。“说起湖广,朕想起了一件事情,荆襄之地聚集了许多逃籍的流民,据附近的官府奏报,如今人数只怕不下数十万。他们千百成群,互有关联,朝廷也试过劝他们归籍,却没有效果。当地也发兵围剿,可都无功而返,反而损失不小,你可有什么办法?”

朱祁镇一听朱佶的方法就知道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做到的,又听他提到湖广,便想起了另外一件让他头疼的事情。“流民之所以成为流民,便是在当地活不下去,朝廷让他们归籍,他们回去之后没有可耕种的土地,自然不愿意回去。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落户当地,给他们重新编籍造册,在当地设立府县。”

“如此一来,朝廷无须大动干戈,也能安置百姓,收取赋税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事情有什么难的,朱佶有些不明白。“问题是该把他们编入何籍,他们有的是民籍,有的是匠籍,有的是军籍,这才是头疼的地方。”

朱祁镇笑了笑,朱佶的主意并不新鲜,如何编籍才是让朝廷一直难以有所作为的原因。“为何还要分籍,咱们以前讨论过户籍的不妥之处,不过太祖有祖训在,自然也不能轻易改动。陛下即便是想改,朝中大臣也不会同意。”

“眼下可以拿荆襄作为试点,在当地实行无户籍的制度,只把百姓编入黄册,并不给他们分籍。试行一段时间之后,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可以在全国慢慢开展,若是效果不好,也不过是在这一地,与全国并无大碍。”

朱佶终于明白这事的难点所在,立刻给出了解决的办法。“言之有理,反正这些地方现在对于朝廷有害无利,若是你说的可行,既可以作为试点,也能为朝廷增加一些赋税。”

朱祁镇眼睛一亮,他也明白过来,为什么之前大臣们不提这个方案,改变户籍制度,就是违反祖制。以前不管是张太皇太后,还是三杨辅政,都不会同意这个方法,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个骂名。可荆襄之地的流民又不能不管,不分户籍便是最好的办法。“既然他们都不愿意担此骂名,便让朕来做吧。”

想通之后,朱祁镇下定了决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第一败家子 汉逆眀志 被女帝赐死的我召唤历史名将 大唐手工达人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穿云雀 北宋纨绔之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穿云雀 汉冠 没了秦始皇?那我来当皇帝! 重生崇祯之山河一统魏忠贤田尔耕 穿越三国,招募一百零八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