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北国边境离咱这多远,那可是上千里路程。 说不定中途飞向别处呢!谁又说得清!”
路朝无所谓地道。 上千里路的北国边境,对在场的人来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去过的地方。 遥不可及的事情,自然被很多人放下,又议论起了飞贼的问题。 飞贼的吸引力,对一群生活在城里的富家子来说,远大于蝗灾。 不懂农事的一帮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怎会去关心自认与他们无关的事。 谈论的话题除了飞贼外,不外乎吃喝玩乐或寻花问柳。 紫玉和离白加快吃饭的速度,结帐后快速离开。 出酒楼的两人,直奔百里城最大的车马行。 这里聚集了各种名马与不同类型的车驾,一进去离白直接说明来意。 “一辆结实的双驾马车,小矮马一对。”
“公子爷放心,咱们车马行有百里城最全的马匹和车辆,想要什么样儿的都有。 绝对包您满意!”
负责接待的中人笑意十足,热情地带两人去挑马。 “乌骓马、黄膘马、玉狮子、赤红……” 四肢健壮的高头大马,皮毛油光滑亮。 离白暗暗磨牙,一个车马行的马都比他们当初军营里的马优良。 好些品种都是千里良驹,而他们用的战马却是最普通的马匹。 身为将军的他,骑的马还是从土匪手中抢来的,陪着他征战两年也死在那场战役中。 普通将士别说马了,连匹骡子都没得骑。 一群养尊处优的官老爷,享受着前线将士用血换来的生活,却在危机关头弃他们于不顾。 这样的白云国灭亡只是迟早的问题,离白一点儿都不惋惜。 … 数百匹马由专人精心侍候着,过的日子明显比人还好。 单看那皮毛和高大的个头,享受的待遇绝对高过人。 “前面两个马厩里,就是公子爷说的小矮马,这是来自海外的新品种。 小矮马最得都城各家小少爷和小小姐的喜爱,价格自然有点儿高。 除此外,咱马行还有来自海外的名犬,大小都有。”
中人说得与有荣蔫,为结识了很多达官贵人而自得,好像他与达官贵人有了交情似的。 紫玉无法评说中人的三观,或许生活在百里城的人,都以结识达官贵人为荣吧! “一匹赤黄、一匹乌骓、两匹小矮马,我会自己挑。”
不管哪个世代,养得起好马的都是有钱人,动则上千两银子的品种。 中人一听便明白眼前的公子哥是个懂马的,便止了话头任他挑选。 … 当两人赶着一辆不起眼的双驾马车离开时,车旁还拴着一对小矮马。 粗壮的四肢跟壮汉小腿一样粗实,虽短却很轻松地跟着马车一起慢跑。 奔跑的四匹马,妥妥的是行走的银子。 每匹马的价格都在一千五百两银子,连他们屁股下的马车都要三百两银子。 急于离开的紫玉,并没有跟车马行磨价。 两人此时的人设就是有钱的傻公子,肯定要出手大方。 中人见两人豪爽地掏金子出来,笑眯了眼,第一次大方地送上马鞍、车袢等配件。 离白驾着马车直奔北城门,连客栈都没回。 只因客栈里并没什么必须品要带,留下的只有几包没吃完的点心,重要物品都是随身收在空间内。 驾着空马车出城的离白,并没有停下购买路上要用到的食物。 北国边境出现蝗灾的消息,三日前才传到百里城。 消息能传到百里城,说明发生蝗灾已不是三日前的事。 与离白一起坐在前面的紫玉,见城外田地里有庄稼,离完全成熟还差十天半月,不知能不能等到收获的那天。 此时地里半成熟的庄稼,是不会有人舍得提前收割的。 “离白,每经过一个镇子都放出风声。 能听进去多少,全靠他们自己的眼光了。”
紫玉是真不忍成片的庄稼,被蝗虫给祸祸,不知又有多少人会无粮下锅。 蝗灾,将成为北国一个最好的入侵借口。 进贡的粮食和白银,会压垮数以万计的平民百姓。 并不是像酒楼里的那群公子哥,想的那样轻松。 北国受灾越严重,对白云国的要求就更多。 得不到满足,势必会成为北国进攻的借口。 紫玉估计战事最快秋季就会燃起,北国经过大半年的修整,攻势肯定会更猛。 … “好,咱们尽力而为,最重要的还是尽快赶回去。 保住自己的立足之本,才能考虑其他。”
离白应着,手中的马鞭不时抽在空中,甩出一个响亮的鞭哨。 夏日午后的官道上太阳正烈,很少有人来往,马儿撒蹄子跑。 小矮马喷着响鼻紧紧跟随,待到无人之地时,被紫玉一下收进空间。 没了顾忌的马车再次加速,坐在马车上的紫玉颠得比骑马还难受。 蹬着八字脚,右手紧抓住车辕,烈日下的暖风带着灰尘扑面而来。 灰头土脸的两人,哪还有公子哥的形象。 … 马车快进营口镇时,才减慢速度,勤劳的人已在地里干活儿。 “蝗灾要来了,蝗灾要来了!”
紫玉扯着嗓门对地里的人喊着。 地里干活的人,抬头四下张望,见是一辆马车上的公子在叫。 “哪来的黄口小儿,这种事岂能糊说!”
其中一人观察空中,连一只鸟雀都没有,不满地朝远去的马车骂。 “那位公子说的不会是真的吧! 地里的庄稼眼看就要成熟了,多养一天就能多打几升粮。 一家老小都等着这一季收成,万一……” 年纪较大的老头儿,还记得他小时候发生过的蝗灾。 那真是蝗虫过境片叶不留,来不及躲避的人都会丢掉半条性命。 “营口镇是离百里城最近的镇子,官府都没有通知。 路过的公子哥肯定是闲得慌,见不得咱们的庄稼要收割了。”
刚骂人的中年人道。 中年人此言一出,地里干活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把紫玉的警告当回事儿。 毕竟他们还是更相信,这位有着秀才老爷名号的同村人。 已离开营口镇的紫玉,只起到警示作用,聪明人自会判断。 只要有一人相信,她的话就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