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目光都被白板上投放出来的影像所深深的吸引。就这么草草的扫了过去,却让在场的所有人全都目瞪口呆。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盯着,纷纷在怀疑是不是署长操作错误了。“人中吕布是什么意思?”
“这文章难道不是打印出来的吗?”
听着众人的议论,署长也觉得有些怀疑,便立马掏出手机向对方确认到。“没错,署长您没有弄错,这就是那篇获得全市一等奖的满分作文,作者就是林凡同学,当时在场的有我和另一位老师,目不转睛从头到尾盯着他的。”
“无论如何,您一定要仔细看完这篇文章。”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老师有些不知所措的面面相觑,能用求证的眼神盯着署长。“署长,您确定这不是直接放了张打印好的文章在这儿吗?是由一个学生现场写的?”
显然此时在场的老师心中还是有疑虑的,不是她们不相信是,是完完全全的难以置信。这书法,这字体,恐怕比当时王羲之创立楷书的时候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就这么一眼望过去,就可以让阅卷老师心情大好,每一个字就像一位曼妙的舞女在蹁跹起舞,力与美兼备,不可方物。虽说整齐,但又不死板。一点杂乱的痕迹都没有出现,完全不敢相信这是手写体。“这样的功力和书法,我这个语文老师看了可真是羞愧啊。”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字体惊的说不出话来,要让她们说些什么专业的话出来点评,却也是有些为难了。此时的署长看着白板怔在那儿,仿佛被人点了穴位一般。“署长,该继续了!”
直到有别的声音打破了署长的思绪,让他重新组织下面的流程。“这篇文章的外形如何现在大家已经有了大概了解,下面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文章的立意吧。”
然后在千篇一律成千上万个作文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就是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立意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刚开始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无一例外的面色有些难看,不知道这篇文章所云的是什么?“刚开始是叙事,后面又多是议论,夹叙夹议?”
“而且他的立意也有些奇特,很少人会将这个主题往吕布和赤兔方面联系的。”
“但是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有些四不像,好像是在专门显摆自己的学识。”
“这样对比起来确实有些更逊一筹。”
“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他文章中的表现手法有些过于繁琐,可以采用更直接的方式。”
“评分细则完全不是这样规定的,一等奖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各个老师读林凡文章的前几个自然段,纷纷眉头皱,评论的话大多都是贬义,觉得有些名胜其实了。是突然间整个办公室却戛然而止,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因为他们看到了文章的中心所在,这让整个文章的高度顿时一跃而上。一开始的质疑讽刺失望,就在她们看到文章的后半部分时,顿时荡然无存。办公室安静的连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足足二十分钟以后,才有了叫好的声音出现。这段时间足以让她们将这一篇文章精读四五遍,甚至都能背得下来。“这篇文章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来的。”
“整篇文章以吕布整个人的生平为起点,然后又加以赤兔马的佐证。”
“先言他物最后引起所咏之情,多方证实主题,凸显的淋漓尽致。”
“太妙了!”
“独树一帜,让人完全意想不到。”
“凤头猪肚蛇尾,精炼的开头,丰富的内容,精致的结尾,这绝对是一篇范文啊!”
“像这种议论性的文章,必须和事实相结合才更有说服力。”
“文章不但语言精美而且还发人深省,看了之后让人能久久回味,不失为一篇绝佳的好文章。”
刚刚还有些疑惑的各位老师在通读完全全篇之后,想尽世间最美好的词语来赞叹着这篇文章。“很少有同学能对古代文学研究的这么透彻,还能将其中的释义和所表达的思想传递的这么精妙。”
“林凡同学不仅对其了解深刻,还以此来比喻,真是太好了。”
有些对古代文言学说有些了解的老师便也主动站出身来对着林凡这一篇文张毫不吝啬地夸赞到。有赞美就有批评,也有一些老师开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我觉得这篇文章是不是有些偏离主题了,它更像于人才,求贤若渴等方面。”
当然立刻就有别的老师站出来对这样的质疑开始解答。“很明显吕布和赤兔代表的是正义的一方,以此来对比衬托,这样更能将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完美的诠释。”
“文章中甚至还用自己的话精炼的对古代所发生的历史事实进行了详细的概括,这一定是有真正文学功底的同学才能做到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一篇文章在不断的吸引着读者继续往下去读,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篇文章中是极其重要的,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读完整篇文章便觉得心情大好。”
“比起前面的那一篇文章来说,咱们甚至都能知道他结尾表达的是什么!”
“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更好地将主题诠释出来,这样的文章就算是放给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都能看得懂啊,难道这不就是作文的真正意义所在吗?”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些文体不明,也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根本算不上一等。”
“我有一个惊人的想法,是不是林凡同学怕自己写的太复杂,咱们理解不到,所以故意这样的。”
这话无疑像炸弹一样扔到了办公室中,而署长从头到尾却是一言未发。当听到故意这个此时署长却是心头一紧,对于刚刚那些老师的评价,他还是十分赞同的。“难道这样的文体不正是高明所在嘛,近现代许多大家也写过这样的文体。”
“我觉得这样的文章就是一等。”
立马有别的老师站起来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