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声,同一种有机化合物。”
“而另外一种是第四声,这个读音的内容比较丰富,按照诗歌的意思,应该解释为‘能够承担或者承受’。”
“而古代sheng字也有两种含义,其一是禁得住,受得起,其二是尽,完...”听罢了林凡的解释,孙浩宇院士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暂时认可了。不过这还不算完,这题刚被林凡说完,他又在纸上写了一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这三首古诗分别取自过故人庄、杜牧的山行,刘禹锡的乌衣巷。其中存在争议的古文,便是这一斜字。显然,这一个字也存在同样的争议。看到这几句古诗,曾教授的眉头就已经皱了起来。相比于之前那道题目,这题又拔高了不少。曾教授正拧眉沉思之间,吴祖贵过来添水。出于好奇,他也往纸面上看了一眼。仅仅是一眼,吴祖贵当时就感觉头皮发麻!都是研究国学,文言文圈子的。吴祖贵自然知道这题目之难。别说他这个研究生阶段学生,就算是国学专业的博士生。轻易怕是也给不出一个完美答案来。而林凡不过才十六岁一高中生。他真的可以回答出来吗?吴祖贵越想越觉得紧张,手上的茶壶一不留神,就把水杯的水溢出来了。“哎,水溢出来了。”
孙浩宇院士提醒道。吴祖贵,“抱歉抱歉,我这就那纸巾来擦干净...”可还没等吴祖贵返身去拿纸巾,林凡又开口了,“寻常都认为xie,但古文标准是xia,都是二声。”
“因为取古音才能与诗文韵脚相同,可是,在现代汉语中...”举重若轻,三言两语几句话,就挑明了其中的厉害关系。这一下,就是孙浩宇院士都要折服了,“好啊好啊,看来老曾诚不欺我也,林同学真乃大才啊!”
“连这么难得问题都能回答得上来,老朽佩服了!”
林凡淡然道,“院士客气了,其实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在音节发面出现争议,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孙院士若有所思,“那林同学有什么看法呢?”
“首先不能回避,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各执一词。”
“最近cc频道有好几档国学诗词大会的节目,在这些节目里就出现很多古文。”
“有些孩子在听写的时候写出来答案和参考答案不一样,裁判也判定他是正确的,就是因为古今两种写法都存在,存在即是合理。”
孙院士抚掌赞叹,“好一个存在即是合理,真是听君一席话读胜十年书啊!”
国家研究院的院士,亲口夸赞林凡同学了!旁边,吴祖贵的脑袋已经不是嗡嗡的响。而变成哐当哐当的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