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长歌当宋 > 第四十六章比灾荒更可怕的是杂税!

第四十六章比灾荒更可怕的是杂税!(1 / 1)

虽然应天府南京城外的灾民数量很多,但好在应天府的规模够大,这里是按照陪都的规格进行设计的,所以有着宽阔的街道和坊市。  叶安粉碎白莲社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从根本上满足灾民的诉求,并且将灾民与白莲社分离开。  分流灾民同样也是在减轻南京城的负担,应天府虽说可以容纳下数万灾民,但一次性让其尽数涌入城中必定是一场灾难。  这数万人入城之后的吃喝拉撒可不是一件小事,原本城中百姓同样也会排斥这些灾民,所以叶安才会将入城变得如此复杂,同时征用一部分归德军的军营作为安置所在,并让人开始搭建临时的安置场所。  范仲淹对叶安的处理手段相当满意,他想不到如何一下将这数万灾民安置在南京城中,这是数万人,不是数万的牲口,杂事太多,千头万绪让人看着便头疼。  但在叶安的安置下,数万灾民却在有条不紊的进城,城中临时搭建的棚子,做饭,吃饭的地方,皆有统一安排,灾民不是没钱,只是为了躲避家乡的灾祸而出来逃难。  旱灾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当然是粮食的短缺,但应天府乃是大宋的南京,粮食价格或许提升,但粮食却是不缺的。  随着灾民入城,好消息接踵而至,应天府的漕运同样发达,以汴河北连东京开封,南入于淮,用范仲淹的话来说,此地乃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粮食问题朝廷自然会解决,大宋对于灾情的救治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最为积极的,毕竟这个王朝从百姓身上剥削的税收也是最多的。  人口一直是古代王朝所最为关心和重视的根本问题,只有人口规模庞大,才能开垦更多的土地,同时也能促进商业的发展,此乃人所共知之事。  保人口几乎成了皇帝和朝臣的共识,只不过眼下的吴育却是满脸愁云,这些灾民是保住了,可灾民对应天府来说乃是沉重的负担。  虽说此地是大宋的南京,可远不能与东京城相提并论,原本安定繁荣的应天府说不得会被这些灾民一举给拖垮。  “二位上官也瞧见了,这些灾民以达数万,对我应天府来说却是一项不小的耗费啊!可否向朝廷道明详情,酌情贴补?”

范仲淹泯然一笑道:“这是自然,官家此次从三司划拨数十万贯以应旱蝗之灾,你应天府的功劳岂能遮掩过去?!”

吴育的脸色终于缓和起来,只要朝廷能有贴补钱来,就能将南京城的仓廪亏空给补上,也算不得什么。  倒是叶安在边上笑道:“吴知府,依我看你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嘞!这哪里是数万灾民,在本官看来却是数万的劳力!”

“哦?不知叶侯有何见教?”

吴育觉得叶安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数万灾民想想这个数字他便觉得头疼,叶安反倒是说自己有眼无珠了?!  范仲淹好奇的看向叶安,他总觉得叶安不会故意去奚落应天府的知府事,其中必有隐情。  果然,叶安胸有成竹的开口道:“你看,南京城的城墙是不是要修缮了?南关码头是不是该维护了?偌大一个南京城就没有一处需要劳力的地方?供给灾民吃喝,给他们一处好住所,再来一份差遣做做,如此既能节省修缮所费,又能让灾民心中安定,岂不是两全其美?”

“哈哈!说的好,说的好!叶侯果然才思敏捷,吴知府你看,叶侯都给你出谋划策了,还有何可发愁的?”

吴育眼前一亮,随即道:“叶侯说的是,还有各种差遣,摊派可用,若是能留下这些灾民在城外开垦荒地,那便更好了些……”  果然是兴庆府的知府,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当不错,但这如意算盘打得好,倒是范仲淹微微皱眉道:“若是吴知府打算截留灾民,那可非君子所为,朝廷出的钱供你赈济灾民,而这些灾民可是户籍在册的,平白的让他地损失百姓可不妥啊!”

吴育面色尴尬道:“下官不敢,只是让灾民开垦荒地,不敢截留!”

在城门口站了一会,叶安便开始走访城外的灾民,想要了解此次江淮旱灾,最要紧的是知道矛盾所在,旱灾或许会使得百姓逃离家园成为灾民,但现在的大宋抗风险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粮食缺口应该没有那么大。  最主要的问题是地里的禾苗干枯,那也需等到夏税收缴的时候才会引发农人的不满,同样也会对粮价造成冲击才是。  看看城外的灾民,他们的身上并没有那种呆滞的饥饿感,相反更多的是一种慌张以及对生活失去希望的麻木,这便有些奇怪了。  即便叶安换上了便服,一副儒生打扮的模样还是被灾民一眼认出。  不是当官的要刻意的拉近与寻常百姓之间的距离,相反而是百姓本能的就会对官员保持一种距离。  不过叶安倒是习惯了这种感觉,随手从铁牛那里拿了个粗碗便走向粥棚,衙门的差人瞧见他后,使劲的在锅底捞了几下才敢给他盛上一碗粥。  对于这种小私心叶安是不会拒绝的,他之前便瞧见,差人给妇孺盛粥的时候同样是这般举动,可见并非是厚此薄彼。  撩起前襟掖进腰带里,叶安捧着粥碗蹲在一位上了年纪的灾民身边:“老丈,我瞧着乡党们并非是面如菜色,颗米未进啊!怎生还拖家带口到兴庆府逃难来了?”

老人的手抬了起来,稍稍犹豫后才摆了摆手道:“官人有所不知啊!这苛捐杂税比旱灾还要命,原先地里墒情好,老天爷也赏口饭吃,这些年几乎都是丰收年,除了夏秋两税外,杂税自然也交得上,运气好些还能有些盈余,这日子算是不错了吧?可老天不给活路啊!一场大旱便让我等颗粒无收,官人也瞧见了,我等都是农人啊!地里没有粮食,别说是杂税,便是夏秋年税也交不上,这便要了命嘞!只能前来应天府讨活路……”  老人说的艰辛,四周的灾民自然也跟着抹泪,叶安缓缓点头:“老丈说的没错啊!人都吃不饱饭了,如何还有多余的钱去交杂税。”

江淮水系充沛,受灾的次数相比其他地方要少,这一次的大旱让江淮百姓突然遭受重击,也让原本就存在的杂税问题更加激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