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 > 第848章:问罪!进殿!

第848章:问罪!进殿!(1 / 1)

折从阮见此情形,知道自己如是今日不能立威,休谈掌控折家,便是往后自己想要在折家立足也是不能。

  这厮于帅位手举圣旨,大声喝道。

  “如今某家接皇上旨意掌管折军,想我折家自来忠义,难不成你等今日欲要抗旨?引来朝廷对折家更加严厉的责罚,那时、折家何去何从,诸位可想过,父帅如今被皇上责罚,使其闭门思过,此乃朝廷权宜之计平衡各方势力,刺杀齐王已然使罗家十八勇士伏诛,便是皇亲国戚终未逃过处罚,贬为庶人。此刺杀之事,朝廷对折家算得是皇恩浩荡,于父兄只夺其职并无伤其性命,折家领军之权虽落于某家手中,却是使折家权势并无旁落,你等如是这般模样,折家离被灭的命运不远矣!”

  折从阮回来“府州”之前,早是将折家人获悉皇上旨意的各种情形算计于心并想好各种说辞,如今这厮初尝一军大佬的权力,如何能因麾下不服而放弃,便是与折家人那怕闹得不欢而散,他今日势必要过这关,否则、站在背后的齐王爷绝对会因自己的无能而改变抚其上位的主意,使折家在未来的日子里举步艰难,渐渐被逐出大唐世家之列,便是寻一隅之地苟延残喘恐怕都难。

  折冲闻听儿子所言,想折家人如是敢于抗旨,等待着的绝对是灭门之祸,这老鬼终是为自己所为,为全朋友恩义而将折家陷入此等艰难险境而后悔。

  忍不住长声叹气,万般无奈对折家众将言道。

  “如今折家由次子接掌,老夫当遵皇上旨意而行,诸位可辅佐我儿听令行事,否则、军法无情。”

  诸将领得折家主公吩咐,纷纷拱手施礼。

  “我等谨遵大帅吩咐,奉折二公子为主!”

  ……

  “府州”城楼外,折立行及数千折军兵士久不得进城,且并无见有人相迎,眼看家乡在望却不能回去,一时有些哄闹,表达出不满的情绪。

  折立行不耐问城门守军,城中何事耽误徐军交涉战俘归还事宜,得守军作答。

  “禀报将军;城中今日有朝廷钦差宣旨,将军稍安勿躁,还请耐心等候。”

  闻得城门守军将领之言,折立行也是无奈,谓秦军主将吴平而道。

  “吴将军且歇息,待某家主公接待朝廷钦差,稍后定会与将军一个交待。”

  吴平早知今日朝廷于折家宣旨之事,从秦文远的军令里,已然能预知到今日折家可能发生抗旨之事,否则、王爷不会让自己押送折家俘虏于此,其目的正是借送还俘虏之名,实则是使秦军兵临城下为折从阮助威。

  “无妨!我等等着便是。”

  两人于城楼之下交谈,大批没了兵器的折军却是四周懒散或站立、或蹲着,而全副武装的徐军骑兵则是成数块阵型,勒马肃立城外一箭之地,其军威使“府州”城楼上的折家守军不敢小觑。

  折从阮终是率折军十数将领出城迎接被遣送回的败军,这厮率众先是与吴平见礼,随后吩咐折立行率军进城整顿安歇。

  折立行见折二公子今日竟是行大帅之权势甚感惊讶,待折二公子与吴平交涉之际,问及随同出城的折家将领,方知折二公子如今正是折家军新任首领。

  闻得折家此等变故,折立行稍作沉吟便知大帅此次使军骚扰徐军竟是犯了多大的错误,使大公子刺杀齐王更是使折家陷入危险的境地,如今徐家军于此,其目的使人回味,怕是不只送还俘虏那么简单。

  这老鬼不愧军中有勇有谋之辈,眯眼斜视折二公子与吴平交谈之神情,落实心中猜想,这二公子怕是已然答应徐军的某种要求,怪不得秦军如此大度,竟是在不要任何损失的前提下放还折家数千军士。

  “折家往后前景堪忧,难矣!”

  这厮心中暗叹,竟是不告便率数千之军陆续进入城门。

  吴平闻折从阮已然顺利接掌折家,转达徐天对这厮的嘱咐,使其尽快将儿子送于京城“国子监”学习,学习期间自然寄住于“齐王府”邸。

  拒绝折从阮邀请进城设宴款待的盛情,吴平率军返回。

  望着原野上疾驰而去的秦军骑兵,折家诸多将领皆是唏嘘。

  “这便是威震东北的秦军骑兵吗?军容、装备之强怕是只有折家精锐才能应对,然、折家精锐兵力不能与秦军相比啊!这徐家好大的财力,难怪能掌控齐州与东北军政大权,一门出了两位王爷。”

  折从阮率众回归衙门,帅位上再是与众商议接下来折家该如何使治下强民、强军的策略。

  折冲从折家诸多将领处得知秦军两万骑兵兵临城下,见过儿子方才撤去的消息,这厮暗自心惊,好在自己遵旨而行,否则、今日的“府州”城怕是要血流成河……

  这厮顿感后怕,想如此强大的敌人,自己竟然敢于拿折家人的性命当做儿戏,好在齐王安然无恙,万幸啊!否则、折家满族恐怕将逃不过陪葬的结局。

  折从阮顺利接掌折家之后,大力整顿军中将领使愿意为麾下效力者掌管实权,阳奉阴违者皆是驱逐出权力核心,使其有职无权。

  折家老大折宗本自是不服,常于父亲面前诉说二弟的不是。

  折冲望着如今已然武艺尽失的长子,有心使其领导一军却又因儿子如今赢弱的身子倍感无奈。

  自此、折家父子不合,兄弟阋于墙,常使军政不畅。

  折从阮将儿子折德扆送入长安城“国子监”学习,拜托徐天代为照管,这厮本是因爱子于长安被朝廷控制而心中悲愤,见得父兄不以折家大局为重,仍是内耗不断,竟是大怒之下,使折家军换血补充自己心腹。

  此事得秦文远大力帮助,使居住东北的折家族人充实折家军,折从阮从中择得习文习武者顶替折家诸多只听从父兄之命的军将,终使折家军得以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

  秦文远好事做到底,于朝廷奏本,历数折冲、折宗本之罪,使皇上李世民再下旨敕封折从阮任“府州”刺史,河东将军,节制折家军及“府州”境内大唐府兵,彻底将折冲、折宗本驱赶出折家的权力中心。

  有道是:“树倒猢狲散!”

  折冲被免去军职、爵位之后,大批效忠于他的折军将领,皆是转投折从阮麾下,折军大局初定,完成秦文远因刺杀事件而布下的好大棋局,终得折家世代忠心,使秦文远于东北治下的形势再添强大之力。

  至此、大唐开武科校场比武刺杀齐王秦文远的事件彻底完结,朝廷诸多大臣被秦文远将此事玩弄于股掌间的手段当真佩服不已,私下皆是议论这厮谋略堪比兵家之袓孙武,其识人、用人的气度已然有大贤的风姿。

  秦文远可管不得别人如何议论自己,仍是如往常一般于太子东宫施教,常与新科状元,时任太子东宫詹事的杨继兴谈论治国策论,使太子李治受益匪浅。

  便在这等已然归于平静的生活里,长安城有快马疾驰,却是大唐新敕封的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麾下使节,携数道奏章急呈朝廷。

  却原来是薛延陀部真珠可汗派其子大度设联同治下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部族二十万大军南侵突厥部落。

  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率突厥大军抵抗。

  两军数次交战,突厥部终是抵御不住薛延陀部二十万联军进攻。

  突厥军兵败薛延陀部大军,无奈之下,突厥可汗竟是率大批部落族人进入长城,使军退守“朔州”并派使向大唐朝廷告急求援。

  ……

  此事起因说起来也是因皇上李世民而起。

  早在大唐贞观五年之时,李世民使唐军大将李靖率军对东突厥展开反击之战,待李靖大军灭了东突厥并俘虏阿史那咄苾之后,其时大部突厥人归服了薛延陀,一部则归服秦文远麾下,至今仍于“松漠”城外形成新的突厥部落。

  薛延陀部得大量突厥人投靠,其人口大增,使之成为大唐北方最大的草原势力并臣服于唐廷。

  李世民如何见得薛延陀势大,使计策征得薛延陀大可汗夷男的同意,下旨敕封夷男的儿子拨灼和颉利苾为小可汗,表面上是朝廷对夷男所领部落的尊崇,实则却是欲增大薛延陀部落因权力分散而为各自利益发生争执,使其从内部瓦解薛延陀实力。

  此等计策时久必被识破,使薛延陀部对大唐已然产生不信任的心思。

  贞观十四年,大唐与高昌国战争结束之后,李世民对草原势力的策略导致大唐与薛延陀部关系恶化,而关系恶化的起因还是大唐朝廷忌惮薛延陀部落发展壮大,将东突厥被灭后未曾归附任何势力的突厥人强行安置于大唐边界之内,朝廷却是不设衙门加强管理,任由散漫,直到发生阿史那结社阴谋暗杀皇帝的计策败露,李世民大怒下,敕封其时忠于大唐的东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为新任东突厥可汗,率部落于漠南定居,使之形成大唐与薛延陀部的缓冲地带。

  夷男可汗对大唐的这个决定虽甚感担忧,无奈之下也能勉强接受,却是使这一地带时常动乱不断,再无安宁之日。

  阿史那.思摩利用大唐的支持,终是将部落王帐建于长城背面的“定襄”城。

  薛延陀部夷男可汗为此事大是不满,曾多次派出使节与驻扎“松漠”和“饶乐”的秦军联系,欲使两军驱离这部突厥。

  奈何秦文远因东北发展的情势和时值“高丽”之战,那里有闲功夫管这等小事,然、却是看在敏敏郡主的面子上使军警告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不得继续扩大地盘而侵犯到薛延陀部的利益,劝告其和睦相处,使原本剑拔弩张的草原局势暂得安宁,维持原状至今。

  大唐科考之后,李世民心血来潮,欲往“泰山”封禅,此事于朝会上商议定下不久,夷男可汗获此消息却是另有想法,加之斥候报告唐军主力部队往东异动的军情,以为李世民欲借巡游“泰山”为借口,使唐军与突厥部落联合再对薛延陀部不利。

  真珠可汗乃草原枭雄,深知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映的道理,遂传令其子大度设率军展开对阿史那.思摩麾下的新东突厥部落势力展开攻势,意图在唐军主力汇合突厥部落之前,摧毁阿史那.思摩麾下势力,使薛延陀部减轻来自突厥人的威胁。

  李世民接报阿史那.思摩的奏章,感事态重大,太极殿召集群臣众议应对之策。

  兵部尚书李靖奏道。

  “皇上;真珠可汗夷男使儿子大度设率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族二十万大军进攻阿史那.思摩麾下突厥部落,其意恐与朝廷调动唐军主力,护驾圣上泰山封禅之事有关,此为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害怕唐军与突厥大军汇合,趁势侵占其疆域之故,鉴于其联军中有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等族与齐王治下东北等少数民族势力多有联系,以齐王于这些部落间的威信,如欲使夷男可汗退兵,微臣举荐太子少师、齐王秦文远领军平乱,当可速战速决。”

  李靖话落,有程咬金再是大殿出班列奏报。

  “皇上;英国公秦世勣如今已然回京,何不使其此次领军将功折罪!”

  “宣秦世勣进殿!”

  李世民闻听秦世勣回京,惊喜中其实已然放下秦世勣挂印不辞而别之罪过,想此等曾追随自己的老将,死的死、年迈的年迈,如今已是剩下不多,昔日纵横天下的情景历历在目,自是急于见到。

  太监往殿外传旨宣召秦世勣之时,殿堂上再有大臣出列奏报,却是禁军统领张公谨。

  但闻这厮言道。

  “皇上;微臣以为齐王领军不妥,众所周知齐王侧妃有薛延陀部室韦族郡主,如使齐王领军平乱,恐使突厥部落认为朝廷偏于薛延陀部,使其局势更加复杂,以微臣之见,不如使任城王李道宗为领军主将,率军对薛延陀部和突厥部行安抚、威吓的策略,使其退兵相安无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