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四十六章 清兵入关

第四十六章 清兵入关(1 / 1)

泰安城中,县衙之中,项元忠脚步匆匆,神情虽然沉着,但是却带着一丝明显的激愤之情来找沈墨。  “侯爷,吴三桂这个王八蛋果然带着鞑子入关了。”

将手中的情报递给沈墨,项元忠语气颇为愤怒开口道。  之前沈墨其实早跟他说过,吴三桂迟早有一日会引清兵入。  项元忠虽然如今对沈墨佩服五体投地,但是对这个预言还是不太相信会发生。  在他看来,吴家世受皇恩,吴三桂父子俩都被崇祯皇帝封了爵位,又带着大明最精锐的关宁军,替大明天子镇守着从天下第一雄关,就算投降李自成,也万万不会投降鞑子的。  可是事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一下子将这位昔日的大明天子亲军给打击的晕头转向。  若是吴三桂在他面前,他肯定是要揪住吴三桂的领子质问他为何要这么做。  眼前的情报上内容是:“  四月二十一日,大顺皇帝李自成与吴三桂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进行了决战。  战至四月二十二日,吴军渐渐不支。吴三桂乃降于满清摄政王多尔衮。  多尔衮遂领数万清兵精锐入关,跟吴军联联手攻打大顺军,大顺军最终不敌,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  四月二十六日,大顺皇帝李自成逃到京城,仅剩三万余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撤退。”

看着眼前的情报,沈墨轻轻叹了口气。  自己在山东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也依然没有改变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历史的惯性远比人们想象中要强大的多,所谓的蝴蝶效应并没有那么的厉害。  不过沈墨的这种感慨只是藏在心里,面上却是一如既往的平静从容。  项元忠看着平静如往昔的齐侯,心中的愤怒和焦躁竟然也渐渐平息缓和下来。  既然是早就在齐侯预料之中的事情,自己又何必愤怒。齐侯所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应对今日的局面吗?  自己要做的就是要帮齐侯早日平定山东,然后聚合能量最终跟满清和吴三桂抗衡。  将来有日在战场上击败吴三桂,然后再质问他也不迟。  “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我也同样不好受。吴三桂引狼入室,认贼作父,却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幌子,的确暂时能够蒙蔽一些人。南京小朝廷那些人现在恐怕还在弹冠相庆,觉得吴三桂是大明的大功臣,引来清兵击败李自成,是给大明和崇祯皇帝报仇的。”

沈墨起身,在地上踱着步子,一边走一边说道。  项元忠愕然,失声问道:“侯爷,那些人当真眼瞎愚蠢到如此程度?”

沈墨轻哼一声道:“他们不仅眼瞎,而且愚蠢无能。李自成打败,他们只会觉得幸灾乐祸,根本想不到这意外着什么。他们对于满清入关根本没有足够的准备,对于吴三桂投清也完全没有预料到,不仅没有半点整军北上的打算,而且还会延续大明的党争,天天忙着窝里横。就拿那位史公来说,虽然忠义气节的确让人钦佩,但的确也是个既不能断,又不能谋的无能之辈。其他人更不用说了,尤其是东林党那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根本指望不上。”

项元忠张了张嘴,有心分辨两句,但是却没有底气。  因为沈墨说的是事实,他当锦衣卫这么多年,太了解这些大明臣子们的德行了。  这些人除了党争在行,其他的全都是外行。  真真的干啥啥不行,内讧他最行。  沉默片刻,项元忠问道:“侯爷,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沈墨转头看着他:“鞑子入关,占据京城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李自成大败之后此时必只想着逃回西安,整个北直隶必然会很快落入鞑子手中。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的占领山东全境,将山东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如此一来,鞑子就算想要南下中原,也会投鼠忌器。还有山西,此时还在大顺军的手中,形势还没有到最糟糕的时候。”

虽然大半个山东如今都已经落入了齐军手中,但是东昌府和济南府却还没有占领。  倒不是这两府有多难打,主要还是沈墨的时间不够用,手中的兵力太少。  他以前有意识地逐步推进,步步为营,也是想夯实基础,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但是现在形势不一样了,自然也要加快扩军的节奏了。  “元忠,传令给傅建道吕归尘还有李牧关鹏他们,让他们安顿好手头的事务,速来历城见我。还有你将这份情报抄送一份让人送到曹州去给榆园军,就说若是有意联合,我请他们来历城共商抗清大事。”

项元忠一愣,历城?那是济南府的治所,可还没打下来呢?  沈墨知道他在想什么,微微一笑道:“没打下来,那明天就给打下来就是了。来人,以我的名义写一封劝降信送入历城。”

一个书吏闻声答应,立刻开始写劝降信。  片刻后写完,沈墨看完,觉得可以,掏出印章盖上,然后交给那书吏道:“派人送去历城,记得要大张旗鼓。”

书吏一愣,有点不解。  沈墨也不解释,项元忠却明白过来,笑道:“侯爷的意思很明显,越多的人知道,城里的那些官员就越要考虑民意。咱们侯爷如今在山东无人能挡,城中的人估计早都等着投降了。若是那些当官的有什么小心思,只怕城中的那些百姓都会亲自绑了他们出城投降。”

历城不仅仅是济南府的治所,还是山东布政使司,山东都司,山东提刑按察使司这些省级衙门所在地,官员一大把。  人一多,主意就多,就很难拧成一股绳。  而且之前项元忠早就派悬镜司的密探潜伏进去,策反收买了许多人。  现在的历城,许多人是翘首齐侯。  尤其是济宁和泰安的相继陷落,历城的人心里更是慌得不行。谁都知道历城根本守不住,所以都在等着那第二支靴子落地。  可以说沈墨在山东如今已经是势不可挡,对于剩下的济南府和东昌府的各州县城池来说做到传檄而定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而且悬镜司的密探早就被派出去潜伏在这些州县城池之中,散布各种流言,既宣传齐侯施行的那些政策,跟着齐侯的那些老百姓如今能吃饱饭,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房子,日子过的踏实安乐。  还有齐侯的兵马多么厉害,齐侯多么爱民如子等等。  在这些宣传之下,虽然也有许多人将信将疑,但是效果还是很明显的,那些快要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无不是天天翘首盼望齐侯大军赶紧到来拯救他们脱离苦海,让他们也早日过上有饭吃,有田种,有屋住,有衣穿的温饱生活。  毫不夸张地说,种子早已经播下去了,庄稼也已经成熟了,就等着收割了。  书吏恍然大悟,急忙安排人送信去了。  很快,历城之中的百姓官绅们就看见一队人敲锣打鼓地打着齐侯旗号来到城下,在吸引了足够多的人上城头观望的时候,这些人当中为首的拿出一封劝降书大声地宣读了起来。  一连读了三遍,而且每读一句,身后都跟着十名大嗓门的壮汉,手中拿着一个铁皮卷成的大喇叭,跟着重复一句。  那劝降书的内容写的通俗易懂,哪怕是没读过书的人也能听懂个大概。  很快,城头的人都知道了这些人是齐侯派来劝降的。劝降书中提到了城中的每一个阶层,对于官员只要投降就可以不杀,甚至还可以量才留用。  对于乡绅,只要没有太大恶迹,只要交出多占的田地,其他的浮财和粮食都可以继续保留。  对于商人,只要不是坑蒙拐骗的奸商,齐侯也会对他们予以保护。  对于百姓,齐侯会分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对于衙门之中的书吏衙役,也会量才留用。  ……  这样的劝降方式很新鲜,效果也很明显。城中的官员就是想封锁消息都没有办法。  消息很快在城中传开,随着人们的议论声,城中开始逐渐沸腾起来。  在有心人的组织下,百姓们开始聚集到官府衙门前,要求当官的开城投降,否则就要绑了他们的去开城迎接齐侯大军。  整个城市如同一锅逐渐升温的热水一样,开始沸腾起来。  城中的官员们也别无选择,在大明山东布政使的带领下,黄昏前主动打开城门,归顺齐侯。  沈墨即刻率领齐军进驻历城。  没多久,在青州府傅建道,以及留守在莱州府的吕归尘以及在曲阜的关鹏,济宁城的李牧等人先后赶到了历城。  手下文武骨干到齐之后,沈墨立刻分配任务。  让傅建道依然负责丈量土地,重新给百姓造册编户,然后分配土地的事务。  他在青州府的时候已经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做这些事情自然最合适。  吕归尘则是担任山东巡抚,总揽民政。  关鹏胜任山东都指挥使,负责在新占领的州县编练守备军。  李牧则从继续统军占领山东剩下的城池。  沈墨自己总揽全局。  分配完任务后,沈墨目光扫视过两侧分坐的众人,沉声道:“诸位,时不我待。当前的形势大家都很清楚了。我们必须在鞑子拿下之前彻底拿下整个山东,这样才能跟山西的大顺军形成掎角之势,对鞑子进行钳制,让他们不敢轻易难以。当前阶段,我们的主要敌人就是满清和吴三桂这等汉奸。而李自成的大顺军,是可以联合的对象。元忠,你回头派人带我的亲笔信去一趟西安,向李自成表达一下我的意思。”

项元忠起身领命:“属下领命。”

沈墨点点头,示意他坐下,又吩咐道:“李牧,虽然我们现阶段主要敌人是满清鞑子,但是对于南明小朝廷也不能放松警惕。在占领山东全境之后,尽快拿下徐州。徐州在手,既能成为我们日后南下的桥头堡,也能遏制南明小朝廷北上的通道。”

李牧起身大声领命。  沈墨最后看了一遍众人道:“大家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傅建道起身拱手道:“齐侯,如今山东全境马上就要全部落入我们手中,而我们既然要跟李自成联合对付鞑子,那齐侯的名号就不太合适了,是时候往上紧进一进了。”

李自成已经当皇帝了,沈墨还是个齐侯,跟人家联手的时候身份差了好几个档次,根本不匹配。  而且南明的小朝廷,弘光都即位了当皇帝了。  沈墨这个齐侯的名号的确有点太低调了。  天下人也会因为这个而看轻沈墨的,毕竟人都是俗人,往往都会从表面上来判断事情。  傅建道一说,其他人也纷纷赞同起来。  齐侯进位,不管是当王,还是称帝,他们这些手下也能跟着水涨船高,里子面子都好看,自然是赞同的。  沈墨听完,摆摆手,众人都安静下来,但是眼中都带着明显的期待之色。  “既然大家都是这个意思,那就照你们的意思来。我看也不用那么麻烦,我就直接称王,还是齐王。具体的章程你们几个商量着办。”

沈墨直接干脆利索地一锤定音,让本来以为他还要谦让再三,都做好了一肚子词准备劝谏的众人都有些傻眼。  “别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赶紧各自忙活去。”

沈墨挥挥手,让众人滚蛋。  他都是当过皇帝的的人,现在称个王要是还玩什么三辞三让那种把戏才是真的搞笑。  而且现在时间紧迫,根本没有心思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很快,齐侯称王,进位齐王的消息传开,山东境内也是一片欢呼。  谁都希望自己跟着的老板名头大一些,王肯定要比侯听起来威风的多啊。  这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观感。  许多的了沈墨统治实惠的百姓家里跟过年一样,许多人买了烟花爆竹噼里啪啦地放了起来,庆祝沈墨进位齐王。  而那些手下官员们也纷纷上表祝贺,其实也都想在沈墨面前刷个存在感,给自己升官争取一下,  而在曹州榆园军首领任七也带着人来到了历城,一来是祝贺沈墨称王,二来也是商谈联合抗清的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之无上召唤 三国之最强孙策 华夏邪龙 吕氏外戚 调教贞观 刀笔吏 神捕乱宋 极品家将 我为王 穿入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