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扶得起的阿斗 > 第796章 最后的选择

第796章 最后的选择(1 / 1)

第一站的目的地就是丹阳县。带着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往前好似急着去投胎一样的去跑,孙权根本顾及不得后面的人,反而还故意撇下一些漂亮的女眷以及价值连城的财物,以脱缓后面的追兵。魏延哪会理会这些啊。漂亮的女眷我不要,滚。千万的钱财我不要,滚。反正我就是要你孙权的狗头。秉着这个信念,魏延带着的三千人一路追,前面孙权一路逃。这孙权的跑路本事着实是让魏延感觉到了此人不愧是江东孙权,到底是与汉中王以及曹操齐名的人物,还是有一点能耐的。起初魏延路过一些险要路口,还担忧有埋伏,派人过去一看,路边全是哭哭啼啼的女人和财物,得到回禀的魏延更加认定有埋伏。孙权这碧眼小儿也太小看我魏延了,我魏延绝对不能中埋伏。就地修整,花了半日时间搞清楚了原来真的没有埋伏,可想而知的魏延是有多么的生气。根本不想要这些战利品,魏延一直追到了丹阳县境内,依旧没有找到孙权的身影。孙权的万人队伍,进入丹阳县境内的时候,只有数千人了,一律影响他行军速度的都被他抛在了身后。到了这丹阳县境内,魏延的士兵们实在是不想追了,已经跟在孙权后面绕山绕水,追了两天了,按照正常脚力,建业到达丹阳,只要一天不到的时间。士兵们一是累坏了,二是实在是孙权丢的人和物资太多了,多到三千士兵都足够一人娶一个被落下来的女子,钱财那更是不计其数。“太子殿下就在丹阳县境内,如果我不追了,这抓到孙权的功劳肯定要被太子殿下给取了,太子殿下虽然不要功劳,但是他麾下的三千白毦兵可不是会对功劳视为粪土的人。我这次能不能成为重号,且看这一次了。”

魏延心中想道。下了强行军的命令,士兵们虽然心生不满,在休整过后还是遵从了魏延的命令,继续追击。关羽训练出来的军队,战斗力在这次江东之战里面没一点体现,军队士兵的基本素质还是有体现的。基本的令行禁止已经很好的做到了。孙权跑出建业都两天了,在丹阳的刘禅已经得知了消息,并且派出了白毦兵前往探查,但是根本没有找到这个孙子。几千人规模的队伍进入丹阳县境内能不清楚踪迹、“在茅山那边发现了孙权的踪迹。他就只带着军队跑了,其他影响他行军的全都被他摒弃了。很多身体不行的江东大臣们都摒弃了,属下已经派人去将他们请来丹阳。”

马忠对刘禅说道。刘禅说道:“这个请字用的妙。那些家眷什么的也一样的请过来最好了。我听说魏延一路来都没有收拢孙权丢弃的物资以及人,他眼里应该只有孙权了,不过也碍事。孙权往茅山山脉跑,大概率是想翻过茅山,往中江水去,然后往吴郡。碧眼小儿还是想要往吴郡走啊。”

刘禅分析了孙权的从建业进丹阳的路线,发现他翻茅山的话只能走中江水了。丹阳境内的茅山已经是茅山的南部余脉了,属于茅山的尾巴,这里山势并不险峻,许多地方只能算是丘陵,孙权要翻过去并不难的。马忠问道:“殿下,我们追不追啊?”

“他去吴郡,那就让他去吧。正好试试吴郡那帮人,他们说我们攻打江东便策应我们一番,看看他们策应不策应。”

刘禅说道。“魏延怎么办?”

马忠复又问道。“传我命令,让他带三千人去攻打丹阳郡、豫章郡等地,这些都是大功劳,孙权最终抓住的功劳我分他一半。他不就是想要个重号吧,告诉他,做好攻下郡县的事情,我保他进重号。”

“遵命。”

魏延得到刘禅的命令,也没做犹豫,在丹阳匆匆得了一部分补给,也没有与刘禅见面,立即带着大军去攻打芜湖和丹阳中间,临江的县城于湖了。“三千人,能拿下这两郡吗?他的三千人又不是咱们白毦兵。”

马忠担忧的说道。刘禅道:“你就别瞎操心了,你以为重号将军这么好拿的?”

孙权翻过了茅山之后,果然顺着中江水往吴郡方向走了。刘禅严密的掌控了孙权的踪迹。等孙权到达了雷泽附近后,刘禅便让充当斥候的白毦兵撤了回来。魏延不过是花了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打下来了于湖,站在城墙上目光扫了一眼大江,以及下游缓缓出现的荆州水师。水师应该是回防的,他们的现在的任务是巡梭江面,隔绝江南与江北的联系,也就是说在曹军不来的情况下,魏延能好好的用三千人横扫丹阳、豫章郡了。“将军,为什么不继续追击孙权,若是能拿下孙权,将军就立下了不世之功了。”

这种奇功被魏延放弃了,士兵们都非常的不解。魏延说道:“孙权我们拿不住的。”

“那是太子殿下想要?”

副将低声道。魏延解释道:“太子殿下不需要的。他应该也不会去拿孙权,孙权往东跑了,目的变成了吴郡。太子殿下或许是想用孙权来清理吴郡的大族。正如当初益州那般。”

“事关江东大局,我要是不遵令,惩罚是小,我落了个没有大局观,未来别想得到重用了。”

而此时,刘禅带着白毦兵沿着孙权曾经走过的路线,缓慢的进军。并不急着往前走,刘禅想要看看江东世族们最后的选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