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纵横帝国之忠信天下 >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冗
背景色:字体:[]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三冗(1 / 1)

第一件事就是立法,立一个与临安朝廷不同的法。不过赵忠信目前还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下官明白,请主公放心。”

辛赞应道。辛赞也曾经在北宋朝廷做过官,对宋的官吏制度的弊端是非常了解的。宋之三冗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冗官冗兵冗费,而冗官是宋最严重的,宋太宗之后冗滥现象越演越烈,官场越来越臃肿,几乎成了灾难。汉代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只有郡、县两级,唐代地方行政也只有州府和县两级,汉代从中央往地方派刺史实行监督,唐代从中央派往地方监督的是观察史和节度使。宋太宗至道三年,在州府上面又加了一级政权叫“路”,竟然设置了四个行政长官即帅(安抚使)、漕(转运使)、宪(按察使)、仓(常平使),分别掌管军事、财政、司法、救济等要务,且四个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互不从属。这样,州县从过去只承奉一个顶头上司,变成需承奉四个顶头上司衙门,简直不堪重负。宋代官吏机构设置也是叠床架屋,职责不清,可谓一塌糊涂。由于宋朝皇帝吸取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特别着眼于牢牢控制军队和官吏,一方面加强对官员的监察,限制官员的权力,另一方面则让官员多多获取做官的好处,甚至宁愿将官员养起来,恩荫制度极滥,官员数目空前庞大,吏治十分松弛疲软到目前为止,朝廷不断增设机构,增加官员人数,以至机构越来越庞大臃肿,人员越来越冗滥,办起事来越来越没有效率。这样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人浮于事,恶性循环,效率低下。官吏的冗滥,为官吏贪赃枉法、卖官买官大开方便之门,官官相护,结党营私,“文官总爱钱,武官多怕死”,成了官场不可遏制的风气和规则。官商勾结,与民争利,成为社会公害,如赈贷、盐政、漕运、专买、税关、营建、水利工程等,都成为官员大肆敛财的肥差。官员数量尽管如此臃肿不堪,因不断有士人入仕,再加上恩萌制度,大小职位居然还是不够分配,于是只好又增加官吏机构,形成了恶性循环。吏治败坏,缺乏活力,积贫积弱,这就是严重的后果。这点辛赞明白,辛赞也同时明白了赵忠信也是清楚的,对赵忠信也是佩服不已。赵忠信居然一言就点出了临安朝廷官吏制度的弊端。“黄温想必你们许多人都认识罢?”

赵忠信接着指了指坐在一旁的黄温说道。刘开山、申世袭、高虎等人早就注意到了坐在堂中的黄温,只是赵忠信一直在交代事情,因而不敢插嘴与黄温打招呼而已。“黄温是破虏军的老人了,也算是我黑旗军的老人了,此次我黑旗军攻取广州,黄温率原破虏军将领田可喜,吴明等人策反了城中百姓,打开了城门,为了黑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我任命黄温为我黑旗军行军参谋,任命田可喜、吴明神策左军副将、准备将,其部分别纳入神策左军与陷阵军。”

赵忠信下令道。“属下、末将等多谢主公。”

黄温、田可喜、吴明三人起身一齐谢道。黄温早在成都之时,就封赵忠信之命,来到了广州潜伏下来,并联络破虏军旧部一齐为黑旗军攻取广州做准备,而田可喜、吴明原为破虏军队将,后在仙人关等地被金军击败后就流落到了山上落草为寇,此时为黑旗军破城立下了战功,因而赵忠信提升他们为副将、准备将。因此次攻打广州,黑旗军也损失不小,其中以神策左军与陷阵军损失最大,因而赵忠信就给他们补充了一些人马。申世袭心中暗自感叹,赵忠信真是早有安排啊,早在成都之时就安排了黄温等人潜入了广州,并且一呆就是这么长时间,最后被黄温等人策反城中百姓成功,打开了广州城门。这么说来,之前的黑旗军攻城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幌子,都是虚招,目的就是让广州城内的宋军相信黑旗军是攻城不成而开始围城,围城因为粮尽而撤离广州城池,之后宋军果然中计,而赵忠信将计就计设伏击败了宋军。攻城是要死人的,既然赵忠信如此安排了,那么之前的攻城死人完全是赵忠信故意让他们送死的?这点黑旗军众将很多人到现在已经明白了,但也不能就说赵忠信心狠手辣,不顾兄弟的死活。打仗特别是攻打坚固的城池哪有不死人的?赵忠信这么做是死人最少的,是最佳策略。这么说来赵忠信并不是不在意黑旗军兄弟的死活反而是特别在意黑旗军将士们的生死,费劲心思布下了这么一个大局,以最小的代价攻取了偌大的广州城池。申世袭等人目前反而对赵忠信敬佩不已,同时也对赵忠信缜密的心计感到有些害怕。还有就是图兴会上百艘船只前来支援广州,这上百艘船几乎是图兴会这些年林二娘等人攒下的全部家当,而林二娘是赵忠信的岳母,图兴会也是赵忠信的势力,难道赵忠信在临安之时就想造反了?就早已为造反做准备了?既然如此,他又为何还去考什么劳什子的武举啊?申世袭百思不得其解。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战国明月 大秦:寒门小娇妻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进击的石头 欧洲我为皇 浴血兵魂 林氏水浒 北宋大法官免费阅读全文 汉祚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