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你不是我女儿所幸在海边居住的多是渔民,也大多是集中于一个村落里面。避难所是由一些有些老旧的棚户搭建起来的,这也是最早的神女给当时的觅萝王提出的建议。虽然说觅萝国的地势较为平缓,但毕竟依山傍海,一旦发生了什么,也是很危险的。当年为了抵抗地震,棚户区搭建地很匆忙。之后每隔几年都会修复一番,虽然后来很少被利用起来,却一直处于能够直接使用的状态。因而这一次的撤离也比赵轻丹预想的要快了不少。但撤离之后的三天,海边迟迟没有出现异常。渔民们每日只能领到一些简单的食物供给,跟丰收的鱼虾相比起来,自然是心中有些抱怨。最初还有不少人答应着配合官兵来此地安置,数日之后就有人不满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啊?神女说的到底准不准!我们都被强行拉了过来,偏偏海边一点危险都没有。这状态还要持续多久,总不会让我们在这里十天半个月吧!”
“就是啊,我们家里什么都有,可这地方要什么没什么。吃不好睡不好的,快让我们回村子里去!”
“耽误了我们打渔,你们官府又不会赔偿。”
主事的官员无法,只好将这些话转述于王宫中。觅萝王也是心急如焚,日日去问赵轻丹的说法。赵轻丹却只是让他再等等,千万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前功尽弃。福安公主听闻之后,坚决要去找觅萝王。王殿外的宫人不知内情,对神女仍然十分敬重,到底没有拦得住让她进了殿内。数日没有见到福安公主,此时再见到,觅萝王的心情十分复杂。一直以来,他虽然怀疑过这孩子不是自己的,但是她是王后从渝北唯一带回来的女儿。王后说她是,她就只能是。即便无数次他在心里埋怨过,为什么到了福安公主这一辈她就如此平庸,丧失了所有的能力。可他还是不得已认下了这个女儿。直到前几日,那个安盛来的女巫医告诉自己,当年的渝北皇后李歆居然跟王后有神似的容颜。她跟福安差不多大的年纪,又并非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得知了此事之后,觅萝王特意找人打听过一些关于李歆的事迹。才知道李歆从小只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大夫家里,家境虽说算不得清贫,但也绝对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她自幼就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在当地引来不少人的主意。想必那位陛下年少的时候,就是被她突出的天赋给吸引的。后来那孩子所有的家人都死于意外,她就直接被带入了凤阳皇宫。李歆之前姓什么,甚至无从考究。但是“李”姓乃是渝北的国姓,李默赐给她这个名字,足见他对她的宠爱有多深。渝北曾经内战不休,最混乱的那些年,都是李歆陪着李默临阵平叛,立下赫赫战功。如果不是后来出现了“巫医不详”的说法,觅萝王完全可以想象,那个孩子如今该是何等的风光无二。而那个孩子,很可能才是他真正的女儿!只要一想到这些,觅萝王心里就格外不是滋味。他甚至对见到福安公主都产生了抗拒。偏偏王后已经离世了,当年王后在渝北做了什么都无法再问起。那个时候贴身于王后身边此后的下人,也都早已离开了王宫,了无音讯。觅萝王已经派人去到处找那两个贴身的婢女,试图能将人找到,才她们嘴里问出来真相。这会儿福安公主找上门,觅萝王看到她不由蹙眉:“你来做什么?”
“父王,您这几日为什么躲着女儿,难道是那个妖女妖言惑众,将您也给欺瞒了?宸王跟她之前有些不清不楚的暧昧,所以听了她的话就罢了。可是您怎么能轻易相信一个安盛人,她压根就不是咱们觅萝人,谁知道包藏了什么祸心。”
“可是她能够听懂鸟兽的话,也能感应到普通人感应不到的事情。”
觅萝王看了福安公主一眼:“至少,这一点你做不到。”
“就算她有点本事,可是我才是您的女儿啊!父王,已经过去三天了,整整三天什么动静都没有,可是我听说外面的百姓都开始不满了。再这么下去,民怨四起,他们只会非议说是我这个神女出了差池。那个女大夫她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她说再等几日,先不要着急。”
“毁掉的不是她的名声,她当然不着急了!父王,我才是您的女儿啊,为什么您要帮着一个外人,却不帮着儿臣呢。”
觅萝王咬了咬牙:“可你未必是我的女儿!”
福安公主心头一跳:“您在说什么?这一点我们不是之前就说过了吗,您怀疑我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可是除了我之外,母后哪里还有其他的孩子。当初您也亲口问过母后,母后都说了我是她的女儿,您居然还不信吗?”
觅萝王握住手指:“我这几天才知道,我的亲生女儿很可能另有其人。那个女孩儿拥有像王后一样的灵力,从小就显出不同的特质。她是渝北人,却跟你一般大,你出生的时候,王后人就在渝北。”
“这最多就是巧合罢了,每日出生的孩子那么多,难免有些人会不同寻常。觅萝既然会有神女现世,渝北地大物博,也很可能会有相似的人出现,这如何就说明她是您和母后的女儿?”
“可她和王后长得一模一样。但你问问自己,你哪里有跟你母后相像的地方了?”
福安公主心头突突直跳。从前王后跟她说过的话,哪怕她已经刻意地忽略,刻意地忘记了。这个时候突然被人提醒,她还是心虚起来。“那个女孩,是谁?”
觅萝王露出遗憾的神情:“她……不在人世了。她叫李歆,曾是渝北的皇后。”
福安公主瞪大了眼睛,他知道了,他终究是知道了!可是好好的,他怎么可能突然有所耳闻。一定是有人提醒了他。福安公主警惕地问:“父王,这些事情您是从谁的口中听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