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夫人脸色难看的沉默了。那婆子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盯着皇后娘娘隆起的肚子,真的很大呢。单胎都是要去鬼门关走一趟的,这还是双胎,岂不是在要身体极虚的情况下要去鬼门关走两趟?后果,她真的不敢想象,只能痛苦的闭上眼睛。“无事最好,若是有事,咱们也得早些做准备不是?”
腹中的孩子轻轻踢了她一脚,苏瑜痛得眉头紧皱。平常有宣祈在,她都不敢表露出来,就怕他看见了担心。“陛下纵使做了万全的准备,但也免不了命运使然。”
““娘娘是个有福气的。”
那婆子说了一句。杨氏很赞中的点头。苏瑜则淡淡笑道:“我前几世修的好福气,都用在了今生能遇到陛下上。”
“娘娘。”
杨氏轻声喊了一句。苏瑜摆了摆手说:“趁我还能挪动几步,有些事情得好好交待给你。万一不久后我分娩时遇到什么风险,陛下只要没单位,朝中定会有人提意另立新后。父亲年纪大了,肯定不愿意我受委屈,会给人可趁之机让人撺掇,届时希望你能把他劝住了,万不能让他做出什么过激之事引御史侧目弹劾。”
兴许是这些年在皇后娘娘的庇佑下,国丈府的日子过得太太平,敏慧如杨氏也没想那么长远。而一旁的那婆子听了这一席话,直接眼泪就要涌出来。“陛下不会允许娘娘出事的。”
“万一有万一呢?”
杨氏又道:“陛下和娘娘鹣鲽情深,陛下也不会答应的。”
“我知道。”
这点自信苏瑜还是有的,所以她没担心过宣祈,只担心国丈府会在她不在后被人盯上。“还有,太子是我教养出来的孩子,我深知他的禀性,一旦国丈府有难他必不会坐视不管,可一旦他出手,朝中定有人微词,他跟他父皇一个性子,真要是狠下心来,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
闹大了,届时国丈府会成为众矢之的,杨氏想想都觉得心惊胆颤。“娘娘放心,臣妇知道要怎么做了。”
苏瑜满意的点点头,“这些事不发生最好,要是发生了,你要心里要有数。”
“娘娘今日推心置腹,请容臣妇放肆几句。”
杨氏带着几分语重心长,“娘娘如今身子重,难免忧思过甚,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娘娘又有陛下护着,不会有事的。娘娘还是保重自己身子要紧,其余的事,臣妇省得。”
或许阿娘在世,或者外祖母在世,也会跟杨氏一样说同样的话吧。苏瑜微微的叹了口气,随即笑道:“你的意思本宫明白。”
杨氏颌首,“既是回来看孩子的,那嬷嬷,去把轩哥儿抱来给娘娘看看。”
那婆子还在因为杨氏和皇后娘娘先前的对话感动神伤,此时听到吩咐,立即将心里的郁结按下去,叠声应道:“是是,老奴这就去把哥儿抱来。”
那婆子一走,杨氏又笑说:“蒙受娘娘恩顾,昨日送来的那些赏赐委实过于贵重,珍姐儿瞧见了连声说使不得,是臣妇好说歹说才劝她收下,只怕她如今仍觉心中不安,直说出了月子,定要进宫给娘娘磕头谢恩。”
“梵弟是个正直之士,太子需要这样的人才,朝中需要这样的新血,他又是本宫的继弟,本宫自然要多看顾他一些。”
于希梵并不姓苏,但皇后娘娘还是给了他倚仗和体面,这点让杨氏很感动。蝶依是和那婆子一起回来的,那婆子怀里抱着小轩哥儿。见着苏瑜,那婆子像模像样的行礼,“轩哥儿给皇后娘娘见礼,娘娘千岁。”
松龄院里的徐老夫人业已得到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回府的消息,若只得皇后娘娘自己回来的,她也就来凑个趣,偏生皇帝陛下在,她还清楚的记得上次见皇帝陛下时被他的威仪所慑,久久都缓不过神来。“陛下龙威甚重,我这老婆子还想多活几年呢。”
康妈妈给老太太递上一盏茶,低声笑道:“只要娘娘或是大夫人差人来请,老夫人您就当不知道吧,反正昨日奶奶分娩,老夫人您本就忧思过重,这会子正身子不爽呢。大夫人和皇后娘娘知道了,定是能体恤的。”
徐老夫人嗔责的笑着瞪了一眼康妈妈,“你个老滑头,越来越不着调了。”
康妈妈也凑趣的恼了恼,“奴婢这可是替老夫人分忧,怎么就不着调了?”
说完,主仆二人都笑了。黄夫人休息好了,正要再到海珍那里去坐坐,她歇息的时候忽然想起先前和女儿的对话中有些问题她并未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出门刚走没多久,就遇到了雪娇从海珍屋里出来,但见这个女子身姿端雅,年岁看着不轻,却是未出嫁的打扮。黄夫人与尚嬷嬷相视一眼,再见到海珍,就问:“刚才那个女子是谁?瞧着好生气派。”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海珍就说了,“皇后娘娘和陛下回府了,婆母正与皇后娘娘叙话,这位雪娇姑姑是皇后娘娘专程派来看我的。”
一听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在府里,黄夫人顿时会立难安起来,“这……这不去拜见不合适吧。”
按道理说的确该去,“娘娘体恤,免了我的拜见,刚才婆母也让人把轩哥儿抱去给皇后娘娘看去了,阿娘若想去拜见皇后娘娘,便替我向皇后娘娘多磕几个头吧。”
黄夫人点点头,又搭着尚嬷嬷的手走出屋子。路上她问尚嬷嬷,“我要不要回屋换身衣裳?”
“夫人刚换了衣裳出来的,这身衣裳也不差。”
尚嬷嬷说。黄夫人还是低头东瞧瞧西看看,就盼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妥之处,让皇后娘娘瞧见闹笑话。到了凝竹苑门口,黄夫人规矩的站在一侧,请门口的女使递了话。“黄夫人?”
苏瑜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黄夫人是谁。杨氏连忙笑着解释,“是崇州协领海家的二夫人,也是珍姐儿的娘家阿娘。”
“宣她进来吧。”
苏瑜说完又对杨氏说:“瞧我这记忆,明明刚才听你提过的,竟又忘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