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昌华现在常住北宁了。 没办法,老婆孩子爸妈都在北宁,他不住这儿,住哪儿? 不过,他们刚回来三天,李伟就打来电话,说厂房竣工了。 干燥设备和喷漆设备也到货了,现在厂家都人正在安装调试呢。 让他下来看看,九分场的杞柳该收了吧?! 卢昌华这才醒悟,我去,都九月十八了。 这几天是该收了。 “李书记,我明天就到。”
“好。”
有了李书记的提醒,卢昌华赶快跑了趟五大连池。 结果,这边的饮水管道已经铺设了十公里了,看样子十月底能竣工。 至于厂房的建设,已经封顶了。 正在做内外装修。 为啥这边进度这么快? 主要是五大连池市府真的很关注,让宏盛建筑公司增加人手抢工期。 为啥? 因为,昌和集团花了六百万美元,请国际巨星在国外拍摄制作广告,早就传的沸沸扬扬了。 这不仅是007《黑日危机》投资方有意向外面透露这个消息,就连卢昌华也有意让广告公司向外泄密。 双方各有目的。 电影投资方是想着扩大电影在中方的影响力,为票房炒作。 而卢昌华也有这个意思。 跟着你一起炒作,我的产品知名度跟着上升! 不仅在国外五大连池火山运动矿泉水有了知名度,在国内也接连登上媒体的版面。 当然,很多期待这部电影的影迷也都知道了国内的这个矿泉水。 这就是一种大势。 这种势让各方面都紧紧的卡着时间。 市府也担心自己这边出纰漏,于是派人天天催。 在曹县过了一个夏天的学徒们,终于回来了。 连带着总教习柳大爷和教习柳铁柱一起。 员工回来就是要熟悉场地,准备要试生产了。 柳大爷和儿子既要指导生产,还要去九分场指导收条子。 因为大家伙都是第一次收柳条,根本就不知道咋干。 卢昌华正在五大连池视察工地呢,柳编公司这边打来电话,去学习的员工回来了,让卢总想办法接一下。 我去! 你这行政咋安排的? 屎急了才挖茅坑?! 这还真不怪人家行政的人。 他们早就跟卢昌华说过了。 当时,卢昌华两口子在国外,正玩的嗨佩,就应付了一句“知道了。”
回来就给忘了。 这不人家要是不来电话提醒,恐怕这些人出了车站可不知道去哪儿! 卢昌华赶紧给媳妇打电话,让她雇两辆大客车,去火车站接人。 王瑶这才想起来。 她赶紧找关系雇车。 好在关系硬,硬是停了一趟班车,给王瑶救急。 柳大爷一出站见到了卢昌华,很是热情的过来握手。 “哎呀,卢老板,咱们爷俩又见面了!”
“柳大爷,您老身体还好吧?”
“好着呢,好着呢!”
“那就好。”
正说着,看见柳铁柱拎着行李走了出来。 “大哥,来了?”
“哎,哎。”
他咧嘴笑笑,有些憨厚。 后面员工陆陆续续出来。 见老板亲自来接,心里很感动。 “大家辛苦了,先去上个厕所,回来就走。”
“哎,哎。”
这些家伙放下行李,集体去了公厕。 “柳大爷,带徒弟不容易吧?”
“是啊,是啊,不过,他们这些人聪明,一学就会,都是好苗子。”
这次去柳大爷家的员工,人有点多。 家里也没法住。 卢昌华就在镇边上包了一个旅社。 每天一大早就让员工去柳大爷家,晚上八九点才回来。 早晚饭由旅社负责,午饭在柳大爷家吃。 可这么多人,家里也做不过来,只能是让镇上的饭馆子送。 当初卢昌华走之前是有安排的。 对此,柳大爷一家是满意的。 知道这些人没有太打扰家里的生活。 这一个夏天,卢昌华为了这些员工学手艺,可是花了几十万的代价。 解决了三急问题,男女员工也陆续的回来了。 众人一起往停车场走。 卢昌华把他们都安排上了车,也钻进了自己的车里。 “跟上。”
卢昌华的奔驰就在后面跟着。 一路疾驰,往长水农场场部驶去。 离得远远的,就见路边有一座高大的厂房,一个大院子围着。 客车在门口轻点刹车,然后拐了进去。 从厂房边上穿过,车上的人都好奇观察着,这就是他们未来工作的地方?! 客车在一栋楼房前停下。 后面的奔驰也停了下来。 “下车。”
众人拎着行李下来,不知这是哪里。 “这是宿舍,都下来吧。”
楼前站着几个人,手里拿着名单和钥匙。 “钱娟,王华,孙莉,韩秀,你们四个一个宿舍。这是钥匙。”
“刘勇,秦继华,李四有,郭亮,你们一个宿舍。”
…… 叫到名字的就上前签字领取钥匙。 还没叫到的,伸长了脖子等着。 很快这些人都有了归宿。 卢昌华带着柳家父子去了一楼。 他们在农村住平房住惯了,特意给他们留了一楼的房间。 把爷俩送进房里,让他们先歇息一下,然后说道:“柳大爷,你们半小时后,去食堂吃饭。食堂就在那边!”
卢昌华用手往外一指。 在宿舍楼的旁边,有另一栋楼房。 在一楼就是食堂。 “好,好。”
卢昌华也不打扰他们,先出去了。 如今的柳编公司,除了厂房之外,只建了两栋楼。 一栋是宿舍楼,一栋是办公楼。 办公楼的一层是食堂。 这也是时间仓促造成的。 没办法,为了抢工期,其他的住宅楼只能先缓建。 否则咋来的及?! 开饭时间一到,众人都往食堂去。 卢昌华站在食堂的门口等着。 见柳大爷和铁柱来了,就领着他们进去。 还给他们介绍这里的情况。 一看就是没把他们当外人。 这让老头和柳铁柱很感动。 卢昌华对人家这么客气热情,主要原因是人家是技术骨干。 柳编公司全靠人工编织,技术人员非常重要。 这些员工虽然学习了一个夏天,可是他们也只是学得皮毛。 编织些普通的东西。 像卢昌华家里摆着的大马,就不是一般人能编的出来的。 给这爷俩除了高薪外,就是关心和尊重。 饭后召开全员大会。 会议室就在办公楼的二楼。 整个公司财务,行政后勤,车间,仓库,技术部,销售部,营销策划部等等有150人,全都参加。 在会上,卢昌华正式宣布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名单。 其中,柳长顺,就是柳大爷,是技术部总监,生产副厂长。 柳铁柱是生产车间主任。 吕大海是行政副厂长。 原来,农场的意见是安排一个副场长来兼职柳编公司的副总,或者副厂长的。 后来,副厂长们都太忙,也没时间管柳编公司,就安排了一个农场办公室副主任来兼职。 副场长来兼职,那可能真是兼职。 人家没有太多时间管这边的事。 可是安排一个副主任来,说是兼职,你就不能当兼职来看了。 人家办公室那边可是啥都不管了,来你这边,你还说是兼职? 那他管啥? 卢昌华正好对厂子的行政后勤这些杂事懒得管,有人主动要揽事,就交给他吧。 财务部的负责人还是卢昌华这边的人,是王瑶亲自安排的。 可下面具体管事的会计,出纳都是农场财务科派来的。 毕竟人家农场占股49嘛,也得让人家放心不是?! 在会上,卢昌华安排了下一步的工作。 各部门员工打扫卫生,车间这边打扫卫生,熟悉环境,安排人员跟厂家技术人员学习烘干和喷漆设备。 而后,他就带着柳大爷去了原料生产基地-九分场。 今年,九分场种植了1000亩,这个面积可不少。 柳长顺得去指导一下,这柳条子收割之后,怎么去皮,怎么晾晒,怎么打捆。 九分场的领导早就在地头等着了。 这些杞柳经过田间管理,每根都有三米左右,长得溜直。 卢昌华把柳大爷给他们介绍了一下。 听说是生产副厂长来了。 领导们就重视起来。 “快,把种植户都叫来,咱们现场教学。”
柳大爷就乐了。 这片杞柳田离家属区不远,很快种植户就纷纷赶到。 老头有备而来。 从后备箱里拿出了一把镰刀来。 带着众人来到田边。 他熟练的双腿跨在柳条的垄沟里。 左手抓着柳条,右手用镰刀在杞柳根部上十几公分处轻轻一拉,柳条应声而断。 老头开始解释起来。 “收割的时候吗,不能贴的太近,因为要保留下面的一段。”
“标准就是流出两个芽孢。”
大伙伸头一看,果然,在底部剩下的那节柳根部,有两个芽孢。 “留着它是干什么呢?”
老头自问自答。 “明年它就自己长条子里。”
“就是明年不用再种种苗了?”
有人好奇的问。 “是的,它自己就长了。”
当着众人的面,柳大爷施展了他的扒皮绝技。 只见他在刀口处用手指捻了捻,轻轻一拉,“刺啦”一声,柳条子就去了皮,光溜溜白森森的。 老头又让这些人试着收割,试着扒皮。 很快,每家都试了试。 老头手里就有了上百根去了皮的杞柳条了。 老头先把这些去皮柳条在地边上摊平,让大家让开太阳,说道:“这个晾晒三个钟头就行了,也不能时间太长,否则太干了容易断。”
种植户有一百户,有人上手实验割条子,有人实验扒皮,有人实验晾晒。 现场热闹非凡。 老头还时不常的指点一二。 卢昌华拿出香烟来,给在边上观察的领导。 他们都笑呵呵的接了。 柳大爷却摆摆手,他抽不惯香烟。 从腰里抽出他的烟袋锅来,装上了烟丝。 卢昌华赶紧给老头点上火。 吧嗒吧嗒~ 一股辛辣的旱烟味四处飘散。 “柳大爷,您这烟够冲的!”
“嘿嘿,习惯了。”
老头吐出一口烟,乐呵呵的说道。 对卢昌华老说,能请到柳家爷俩,他真是觉得自己幸运。 只要他们爷俩在,自己这个柳编公司就没问题。 他已经憧憬起,第一批产品摆进哈市昌和广场后的情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