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秦将 > 第六百四十六章:赵佗施救

第六百四十六章:赵佗施救(1 / 1)

“上古圣王以功德封禅,他们用蒲草包裹车轮上山,这样就不用惧怕伤到山上的草木土石。到了山顶,将地面清扫后,再铺上以菹秸编制而成的席子,就可作为祭祀上天的场所,陛下于席上进行叩拜,便可通达于天。”

  说话的是淳于越。

  这位硬脑袋的齐地儒生待到皇帝一开口询问,就迫不及待的抛出了自己的封禅礼仪。

  听到这话,赵佗脑袋冒出一个问号。

  用蒲草包车轮,难道那样你轮子碾上去,草木就真不伤了?

  而且这泰山有一千五百多米高,中间弯弯绕绕更是不知道多少,你坐车上去?

  赵佗无语的摇着头,他看了一眼对面宽袍大袖的淳于越,真不知道那个戴着进贤冠的脑袋里到底是装的什么东西。

  另一边,与淳于越一向相善的漆雕毕,先是称赞了一番蒲草包裹车轮确实是古代圣王之法,但这样做,难以显示皇帝的诚心。

  不如皇帝亲自步行上山,然后每隔一段距离,就让随同的公卿重臣于道旁祭祀叩拜。再在山顶上筑一祭祀台,置祭具以致上天,如此方显皇帝的心诚。

  听到这话,始皇帝的脸已经变成了铁青色。

  他已经远眺过博阳城以北的泰山。

  虽然不如关中的华山、秦岭那么高,但泰山好歹也是一座巍峨大山,否则齐人也不可能说泰山与天相齐。

  你要朕步行上山?

  是想累死朕吧!

  始皇帝狠狠的瞪了漆雕毕一眼。

  赵佗见到这一幕,心里越发无语。

  这些人还真是一个个空想大师,也不考虑说出来的东西到底能不能实现,皇帝能不能接受。

  除了这两人外,其他儒家派系的领头人也都纷纷发言。

  提出了各种听上去颇有象征意义,但实则有些离谱的礼仪规程。

  甚至还有人说要在泰山上筑造大型的五色祭坛,以象征五德运转。

  让皇帝站在五色祭坛中的黑坛上,在那里仰望苍穹,叩拜祭祀,以此告命于天。

  这样更能映衬大秦的水德,象征天命在我。

  一个接一个封禅礼仪被推了出来。

  赵佗注意到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周围的公卿大臣也都一个个冷漠相视。

  廷尉李斯反倒是面容温和,甚至嘴角还带着笑。

  待到诸位儒生七嘴八舌的说完十余个方案之后,李斯目视了旁边的奉常一眼。

  奉常名叫赵秉,他是法吏出身,算的上法家一系,与李斯一向走得近。

  作为专管祭祀的公卿,赵秉放任儒生从咸阳争辩到泰山,一直鲜少过问,这其中恐怕也是有李斯的意思在内。

  现在见到李斯目光,赵秉便心领神会,知道是该收网的时候了。

  他站出来呵斥道:“皇帝封禅,乃何等大事,尔等儒生称此为古代圣王之礼,然则从咸阳至于泰山数月之间,连礼仪都难以定下,照尔等做法,恐怕等到过了六六之日,都还没有将礼仪确定下来,这岂不是误了封禅大事,要尔等还有何用!”

  听到奉常站出来呵斥,又看到皇帝一脸漠然的面容。

  左丞相王绾眉头微皱,他狠狠瞪了众儒生一眼,忙对着始皇帝道:“陛下,诸生众口难定于一,不如再给他们一日时间,限令他们商议下来。”

  眼见王绾适时的站出来为众儒生解围,李斯心中冷哼一声。

  封禅,是儒家吹出来的圣王之事。

  儒生们想要凭借此事,重新赢得皇帝的宠信,从被皇帝罢黜冷落的境遇中杀出一条生路,在秦国朝堂上再争一争话语权。

  而出身荀卿门下的李斯,早就看透了他们的德行。

  他劝阻奉常过问,一直放任儒生们相互争执,甚至在暗中还有推波助澜的举动。

  李斯这样做,正是要在皇帝面前好好展示一番这些儒生的无用。

  如今时机到了,又岂会坐视王绾前来挽救。

  李斯轻轻咳了一声,站出来说道:“丞相此言谬矣,老夫刚才观诸生之言,所说封禅之礼,不仅混乱驳杂,相互排斥,难定于一。而且个个古怪难明,远非常人所能理解和实现,哪怕再给他们一日时间,商定下来又有何用,难道还真的要让皇帝乘坐蒲草包裹轮子的车上山,还是要让皇帝徒步登上泰山之巅?”

  赵佗听到李斯这话,就知道那些儒生要完。

  好个李斯,说话果真是戳到皇帝心窝。

  果不其然,原本神色就很阴沉的始皇帝在听到“徒步登泰山”这话时,彻底火了。

  他冷哼一声,斥道:“诸生所言,各自乖异,难施用。朕此番行封禅之事,就用大秦的礼仪。”

  此话一出来,众儒生脸色彻底大变。

  他们本就是想要通过封禅之事,来表现自己制礼的特长,在秦国的思想祭祀层面上夺一夺话语权,哪知道皇帝直接给他们免了,用秦礼来封禅,那还要他们这些齐鲁儒生做什么?

  “陛下,此事不可!”

  淳于越梗着脖子叫起来,说道:“封禅之事,自当要师古代圣王之法,岂有用秦礼的道理。”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大变,主座上的皇帝更是眉头跳起,眼中有火焰燃烧起来。

  李斯则是双眼发亮。

  感觉这淳于越就像是他的盟友一般。

  但就在李斯即将站出来,要借着淳于越这话大肆发挥,对这群儒生扣上帽子,然后进行扩大化打击的时候。

  却有一人比他更快的站了出来。

  “大胆!”

  “当今天下乃是我大秦的天下,不管是封禅还是祭祀,用我秦礼有何不妥!皇帝让尔等商议封禅,却一路争执难以确定,荒废正事,如今还敢在此乱言,真是岂有此理。就该叉出去!”

  众人愕然,寻声望去,只见武功侯赵佗站了出来,其面色涨红,对着淳于越和诸儒生怒目而视,脸上充满了愤怒。

  屋中众人刚刚被淳于越大胆的话语所惊讶,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到武功侯站出来呵斥怒吼,也不由跟着附和起来。

  “叉出去!”

  “把这些儒生叉出去!”

  始皇帝颔首,他本就对这些儒生的表现很不满,又被淳于越的话所激怒,正要惩治的时候,赵佗就适时的站了出来,还非常愤怒的呵斥,这让他心里的怒火冲散了一些。

  赵佗这小子,果然是将朕和大秦放在第一位的。

  始皇帝挥了挥手。

  “就如武功侯所言,将这屋中的儒生尽数给朕叉出去。”

  “陛下,吾等无罪啊!”

  诸儒生总算是知道皇帝玩真的了,连忙开口叫冤起来,却被听到命令进来的中郎将蒙毅直接给带人叉了出去,只剩一片哀嚎声回荡。

  “武功侯!”

  淳于越红着眼盯着赵佗,然后就被两个郎卫给叉了出去。

  在诸生的哀嚎声中,廷尉李斯眯着眼睛,目光转向脸上还带着“愤怒红色”的武功侯。

  “这个赵佗,是故意,还是不小心的?”

  感受到李斯的目光,赵佗对他点了点头,心里着实松了口气。

  刚才可真是好险。

  淳于越那张臭嘴一开口,赵佗就知道,李斯绝对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定要趁机扩大化攻击。

  如果只是针对这些不会说话的儒生动手,赵佗没多少意见。

  但赵佗了解李斯,知道这老家伙是个扣帽子的高手,而且一直有消灭其他诸子百家,让法家独大的心思。

  如果他不站出来,说不定历史上焚烧诸子百家书籍的事情就要提前发生了。

  故而赵佗才抢先开口,对这些儒生呵斥,带动皇帝做出处罚,这样一来,李斯反倒不好再说什么。

  表面上来看,赵佗是怒斥那些儒生,实则是救了他们一次。

  “淳于越那家伙嘴上简直没个门把,日后说不定还要坏事,给李斯搞什么焚诗书,禁百家的机会,得把淳于越弄下去才行。”

  赵佗心中暗道。

  根据他的了解,淳于越这家伙说话嘴臭,不顾及皇帝和大局,看上去是个傻子,实则并不只是他没脑子,而是和时代也有些关系。

  要知道相比于专制的秦国,东方六国,特别是其中的齐国,在思想方面一直很自由。

  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中,长期聚集了一批诸子门徒,他们在学宫中相互辩论、交锋、攻讦,且经常谈论国事,抨击时政。

  齐国对此则报以欢迎的态度,鼓励诸子百家参政、议政,并吸纳各方有关治理国家的见解。

  这也造成了像淳于越这种出身齐鲁的儒生,喜好参政、议政,对于时事常抱有批评态度。

  之前在咸阳,他们参与讨论郡县和分封,攻击赵佗尚公主,以及提出纸张的种种弊处,除了带有一些目的外,和他们在齐国经常议政,抨击国事也有关系,纯粹是习惯使然。

  只是,这种喜好自由议政的风气,在秦国却是有些行不通。

  在这里,只需要一个声音就够了。

  这也是淳于越频频开口,却总是被打压的原因。

  如今为了避免淳于越日后再开口惹祸,给予李斯扩大化攻击诸子的机会。

  赵佗深吸口气,向皇帝建议道:“陛下,刚才淳于越乱言是非,如此口无遮拦之人,臣认为不宜再任博士,当贬斥为黔首,以儆效尤。”

  始皇帝脑海里浮现出淳于越那惹人烦的模样,颔首道:“可。”

  赵佗松了一口气。

  淳于越这刺头一被赶走,想来以博士仆射周青臣善于见风使舵的性子,儒生们惹祸的几率应该不大了。

  李斯面无表情,只是多看了赵佗两眼。

  始皇帝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在心中将今日的思绪重新理顺。

  “群儒无用,此番封禅,朕当使用大秦祭祀天帝之礼而行事,封泰山,禅梁甫,以告命于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