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体仁向来都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在家乡时他是家中的次子。来到部队后他是队伍里面的传令兵。 大家都不怎么知道他的名字,就连一直使唤他的总兵刘应国对他也通常是喊‘喂!那个家伙’ “喂!那个家伙!”
一阵急促的喊声传来,说话的是现在城中的最高领袖千户张可忠。 “千户大人。”
张体仁连忙赶到张可忠的面前准备接受对方的命令。 “周百户的人马在西城墙上面打光了,你去通知宁守备。要宁守备带着他的人马赶紧去把西城墙再夺回来!”
张可忠的面前摆放着一张硕大的城防图,在城防图的不少地方都被他用鲜红的墨水打了个叉。 “是。”
张体仁在听到命令后赶忙离开了房间向着西侧军营奔去。 鉴于城中明军的数量仍然比清军要多,所以明军在战线稳定住后有不少的部队可以暂时撤下来休整十几分钟再重新投入战斗。不过随着入城清军的愈发增多,这种休整的时间也变得愈发的短暂。 “宁守备!”
张体仁一路狂奔,来到西侧军营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 被喊到名字的那位宁守备转过头来看这位传令兵一眼,他认识张体仁,也知道张体仁来是来干什么的。 “哪里失陷了?”
宁守备平静的问道,他身上甲胄的血迹还未干。 “西…西城墙。”
张体仁一边喘气一边侧过头看向这位宁守备身后的队伍。士兵们大多人人带伤,也是,他们从东城墙上面撤下来休整才过去不到一会儿。 “嗯。”
宁守备平静的点了点头,像是知晓了自己的命运一样转过头去和他的部下们说道:“弟兄们,喝完这最后一口水。我们准备出发。”
“喂!张体仁!”
张体仁讶异的听见眼前这位宁守备喊住他的名字。 “如果没死的话记得帮我把这封信寄出去,地址在里面。”
宁守备从怀中掏出一封带着血迹的信纸说道。 言闭,这一支五十人的队伍就在一片沉默中向着战场奔去。 张体仁咽下一口口水,试图这样可以湿润他干涩的喉咙。他将那封信收入怀中,接着这位传令兵重新向着大营的方向奔去。 “这边!”
鞑子兵们一间房子一间房子的去搜捕明军。他们已经陷入的战争中最为残酷的巷战之中。 “啊!”
一位鞑子兵的惨叫让众人们警觉,在一块木板门后面隐藏的可能是一整个队的的明军。 城墙上面的鞑子也不太好过,他们虽然仍然在不断向前推进,不断取得城墙一段的控制权。但很快就会被反扑的明军给夺回去一段。他们每行走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在一些战事激烈的地方,明军和清军都互相将城门上面的炮拆下来在城墙上面平射。硕大的实心铁球在城墙上面驰骋着,它们每一次的撞击都代表着阎王生死簿上的一个人名被抹去。 “前方的部队怎么现在还没有拿下城墙!”
黄文杰气愤的说道。在他的设想中城墙早该在一炷香的时间前就要拿下的。 “前方的城墙我们还可以维持多久?”
张可忠忧心忡忡的看着眼前地图自问自答到。队伍里面的预备队只剩下一队了,如果还是守不住那么他就只能自己带着部队上去了。 “如果还有有援兵就好了。”
二人不约而同的想到。 “报!大营西侧有明军打进来了!”
传令兵由于跑得太急,扑通一下摔倒在了黄文杰的面前。 “西侧?”
黄文杰愣了愣,忽然他恍然大悟就连一向平稳的他也忍不住骂道:“tmd,我早该知道是那两个杂种的!”
“大人,还是快快移营吧!”
旁边的几位将领一听到明军打过来马上慌张的说道。 “移什么!”
黄文杰严词拒绝到。作为一线将领的多年经验告诉他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冷静。 如果在这个时候移营万一被前方的将士们误解,那么可就是大胜转为大败了。 现在在黄文杰身边可以马上调过去抵挡左晋的人马只有一千人,这一千人还要分出部队去阻挡在外围缓缓靠近的那些明军增援部队。 “告诉曾可秦!要他马上率军去挡住那些从后方向我们靠近的明军增援部队!一定要拖住他们!如果他抗不住就不要回来了!”
黄文杰看着远方还在不断向他们靠近的那一支明军队伍下令到,他意识到这一支明军才是决胜的关键。 一定要挡住他们!黄文杰想到。 “布占科!你马上带领你的四百人去挡住那一支从西侧大营杀过来的明军。”
黄文杰回头看向在他身旁的一位满人将领说道。 “还有,通知咱们的那一队骑兵。不要再去追杀那一队明军骑兵了,马上去迂回这一支一千余人的明军。给我从他们的后方杀进去!”
“是!”
在下面的诸位将士纷纷领命。 在黄文杰的命令下,清军的一千余人很快便向着左晋和薛仁义两方开去。前方正准备进城的队伍也陆续向着大营的位置赶回。 无论如何,如果左晋在短期内无法冲破清军的封锁。那么等待着他的只有死亡一条道路。 “跟我冲!”
孙守道提着一柄长枪对着后面的紧随其后的步卒们喊道。他们已经一路杀到清军原先的大营位置了,距离那一个小土坡也不过是几十步的距离。 但他们推不动了,一大队鞑子兵挡在了他们的前面。 双方在极近的距离里展开了厮杀,孙守道率先阵斩一位冲上来的鞑子兵。哲布的腰部挂了菜,不过刀伤并不深。至少堪堪擦过,并没有造成多少伤害。 薛仁义的队伍也和敌人遭上,只不过在第一波的冲锋中不少士兵由于缺少盔甲被鞑子以伤换命。一如萨尔浒之战中杜总兵所率领的队伍。 但薛仁义凭借着在士兵里面极高的威望维持住了队形,士兵们肩靠肩的聚在一起。像是一堵带上了刺的人墙向着敌兵呼啸而去。 夕阳西下。 无论明清,双方都知道了一件事。 决胜的时刻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