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三国当皇帝 >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千金市骨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千金市骨(1 / 1)

第二年的时候,腐熟之后,一样可以当肥料用,这都是已经证实了有用的办法。总之这个名叫罗松的老农,成为了第一个目不识丁,但是却被李琛重用之人,虽然官不大,但是却正儿八经是领官俸的人,而且管了两百多人,李琛还拨给他了三十头耕牛和曲辕犁等各种农具,供他使用。而这个罗松,别的本事一点没有,就会种田,伺候农田有一手,种出来的粮食亩产高,种的菜蔬,长得也比别人的好得多,所以李琛还真就启用了这个目不识丁的老农当了官。这件事迅速的就被传开了,但是民间的反应却两极分化,有的世家门阀的士人听闻之后,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李琛启用这种贱民为官,简直就是有辱斯文,他们坚决不屑于与之为伍。但是对于一些寒门子弟,又有一些专长或者有些才学之人,听闻之后,却立即兴奋了起来,于是纷纷赶来谯县招贤馆应募,一时间这件事在豫州地方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是有褒有贬,但是整体上却促进了更多有能力之人赶来投奔李琛。甚至于一些曾经因为有所劣迹的人,但是又有一些真本事之人,也纷纷跑来碰碰运气,果真有人被录用了,而且授给了官职。这件事起到了千金市骨的作用,对于李琛接下来招贤纳士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就连一些世家门阀的士人,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李琛录用,照此下去,时间久了,哪儿还有他们的位子?于是也只能低头俯首,赶来谯县招贤馆应募,试试运气。总之自李琛开设招贤馆,发布招贤令之后的数月时间里,在谯县的招贤馆就一直络绎不绝的有人前来应募,让李琛手头可用的人才迅速的充实了起来。这些人才绝大多数并没有什么名气可言,更基本上没有什么名士,其中近半的还是寒门出身,但是在荀策的把关之下,选用的这些人可以说各有强项,整体来说还是出自名门大户人家的士人能力更强一些,而且处理事务眼界也更宽一些。这就是见识和教育的问题了,读书目前的时代,是个十分奢侈并且消耗的事情,一般中等偏下的人家子弟,如果得不到资助的话基本上就读不起书,连识字率都很低,十个人之中九个半都是目不识丁之人,剩下的半个,充其量也就是能认识一些字罢了。但是名门望族世家门阀这样的大户人家,家庭拥有资源要多得多,他们可以找来书读,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指点和教育,所以相对来说,出身贵族阶层的士子学识方面,要远超过寒门出身的士子,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李琛也隐约间可以察觉到,从初平三年初,他到谯县入主州府之后,重新任命了马芳为按察使之后,又重新任命了一批制郡国从事,并且给这些制郡国从事都配了五十名精干卫兵,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另外李琛还拨给这些制郡国从事们充足的钱,让他们可以自行擢请一些手下为他们做事,这些人身份可以隐秘,专司在制郡国从事所辖区域之中进行暗查暗访,专门查访地方官吏不法之事。说白了,这些制郡国从事其实就是类似于后世的纪检部门,专门监察地方官吏。这样的安排随后推行下去之后,立即就收到了极大的成效,这些新任的制郡国从事们,新官上任三把火,迅速的便在各地走马上任之后,查获了大批地方基层官吏的不法之事。李琛也对这些犯法的地方官吏没有客气,立即便派人将其捉拿下狱,进行审问,根据他们所犯之事的严重性,给予驱逐、体罚、劳役、斩首等惩处,并且没收他们的全部财产,抄没他们不法所得。对于罪大恶极之人,李琛更是不惜采用残酷的刑罚对其处置,要么烹杀,要么是腰斩于市。但是李琛也没有把事情直接做绝,在开始整肃吏治之前,他就先给各地发了一文,令各地官吏,自陈之前所行不法之事,也就是给他们一个自首的机会,如果他们自首,或者直接选择挂印而去的话,那么之前他们所行不法之事也就可以既往不咎。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