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三国当皇帝 >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袁绍出逃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袁绍出逃(1 / 1)

第二天行废立之后,再收拾袁绍。但是当第二天董卓在朝堂上当众废掉刘辩,扶刘协登基称帝之后,再派人去找袁绍,想要给袁绍一个好看的,但是等派去的人找到袁绍府上的时候,却发现袁绍已经人去屋空,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逃之夭夭了。袁绍也不傻,心知他现如今和董卓已经是势不两立了,如果再留在京师,必被董卓所害,而他也深为后悔,当初没有能当机立断,在董卓刚刚入京之后,便立即强行将董卓逐出京师,以至于酿成了大错。甚至于在李琛率军抵达雒阳城外的时候,他还是未能听李琛、曹操和鲍信的建议,向董卓强力摊牌,通过联合数家武力,将董卓强行驱逐出洛阳城,夺回对朝堂的控制权,以至于董卓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控制住了整个洛阳城中的武力,甚至于暗中收买了丁原的部下吕布,弑杀了丁原,彻底消除了丁原这个心腹之患。而李琛也被董卓以圣旨的名义,逼得不得不退往轘辕关,鲍信更是直接弃袁绍而去,领兵返回了泰山郡。失去了所有支持之后,袁绍自知再留在洛阳,那就只能等着被董卓诛杀了,所以在废立当天,袁绍便立即逃离了雒阳城,躲过了董卓的追杀。至此董卓也彻底完成了对京师雒阳的控制,朝中再无人敢于反抗董卓,一时间洛阳也彻底沦入到了董卓的手中。据任博探查的消息说,袁绍逃离雒阳当天,袁绍的弟弟车骑将军袁术,也逃离了洛阳,奔往了南阳。而袁绍据说是离开雒阳之后,直奔冀州而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恰好韩馥去了冀州当冀州牧了。这说起来也是董卓闹出来的,因为董卓进京之后,也是希望能获得士人集团的支持的,所以在入京之后,对待士人集团还是相当客气的,并没有立即向士人集团露出獠牙。董卓为了向士人集团示好,一入京城,便借少帝刘辩之手,接连发了不少道圣旨,招一些名士入京为官,另外看王芬死后,冀州牧的位置一直空悬着,于是便擢正在京师做御史中丞的韩馥为冀州牧。韩馥立即便动身去了冀州走马上任,开始接管冀州事务,而韩馥恰恰是袁氏门生故旧,当年他做官,正是袁家一手将他提拔起来的。当袁绍彻底跟董卓因为废立之事撕破脸之后,出城奔逃,想都没想便带着他的部下直奔冀州而去。具体为什么袁绍朝着冀州跑,这时候没人能说得清楚袁绍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李琛揣测,正好韩馥被封为了冀州牧,韩馥乃是袁家的门生故旧,这个时代这方面的观念是很强的,韩馥受过袁家的提拔为官之后,便是袁家派系的门生了,所以他有义务报答袁家的恩典,必须要给袁绍提供保护,否则的话便可能会被世人所不齿。而韩馥在这个时候,士人之中的名望也是不错的,袁绍投奔他,那么他说什么都不能出卖袁绍,还必须要好好的照顾袁绍才行,这是袁绍朝冀州跑的主要原因。再有一个原因就是,袁绍可能受了他人的指点,冀州在这个时代的各州之中,算是人口最为稠密,农业最为发达,民风也相对比较彪悍之地,另外地处雒阳东北,是一个适合发展势力的地方。袁绍估计也早就盯着冀州之地了,所以这次从雒阳出逃,正赶上韩馥被授为冀州牧,于是便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冀州。至于为什么袁绍不朝豫州跑,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袁绍的老家在汝南,乃是汝南人士,按照汉制,官员不得在本州之内任职,这一点乃是汉朝的传统,这也是李琛为何在正式被朝廷授官之后,必须要离开冀州的原因,就是怕官员在本州境内任职的时候,利用家族的势力,坐大一方对朝廷形成威胁。袁绍未来发展他的势力,如果是回汝南,那么未来就没法做官,这和汉制不合,所以袁绍只能在豫州之外找地方发展。而袁术朝南阳跑,估计也是这个原因,袁绍和袁术两兄弟本来就尿不到一个壶里面,双方在雒阳的时候,就相互看不起,如果不是因为要一致对外,两个人自己估计都能掐出血来,所以这次两兄弟从洛阳出逃,各自选了一个地方跑,压根就没有向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事情。另外袁绍和袁术两个人,这个时候名望也都不算小,袁绍虽然为兄长,但是却是庶出,而且其母亲身份卑微,只是袁家的一个侍女,这样的身份,在这个时代的大家族之中,是破不受待见的。而袁术则是正儿八经的嫡出,所以袁术打小就看不起袁绍,觉得他才是正牌的袁家的继承者,袁绍和他比完全没资格。但是恰恰袁绍自少年起,就胸有大志,行事和品性方面,要超过袁术不少,更被袁逢所看重,而袁绍自己也广交朋友,在声望方面超过袁术不少。而袁术则可以算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从小性情比较顽劣,在品行方面远不如袁绍,这让袁术很是嫉妒兄长袁绍。在京师的时候,袁绍隐隐之中,已经在年青一代的士人之中有了偌大的名气,但是袁绍在这方面远不如袁绍,更是让袁术十分嫉妒袁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