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主要官职,授予不需要参与科举的满族、蒙古、汉军八旗贵族。所以能提给进士的职位非常少。造成大量进士多年,甚至一辈子都不得授官,其他进士需要回到地方,也有的留在京城,“待选”、“候缺”。也就是等有了官缺,而且八旗贵族不愿意干,然后就在这些进士里“抽签”。一般贫穷边远的州县官职比较多,品级比较高,但是很多人又不愿意去。富庶州县的低品级小官,大家照样抢。因此不一定是给什么品级的官。到了清朝后期,上层没有关系的进士基本就没有授实质性的官,只给一个“候补知县”荣誉头衔。大多数人都是候补一辈子吏部因负责文官的选任和升降调补,所以在六部中的地位最高,就和现在的中央组织部一样,是一个专门管理人事任免的部门。清代的吏部虽然不如明代那么显赫,但仍然握有中下级官员的任免大权。很多人都认为读书人一旦中了进士后,就会很快进入仕途,或留在京城做官,又或是外放各省知县,其实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情的。事实上,不管是新科进士,还是在职人员升迁,都不会马上放实缺,期间还要经过一个吏部铨选的过程。先来说候选官员的几种情况在讲述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了解清代官员的任用制度。主要分为除班、补班、转班、改班、升班这几种类型。除班就是通过科举入仕,或是以贡监生、官学生等渠道,第一次获得做官资格的人;补班属于原来已经获得实职,但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没有到任的;转班就是平调,比如刑部郎中调户部郎中一类的;改班就是由武官改为文官,或是由知县调任小京官一类的;升班最好理解,就是升迁。不管是哪一种班的官员,其身份都属于“候选”,吏部会针对不同情况的候选官员,采取了月选制度,月选分为单月选、双月选和双单月选。其中又以单月选为最急,一般都是针对补班,双月选针对的升班、除班。候选官员如果要正式上岗,那么首先就需要有可以任命的职务。清代拥有庞大的文官队伍,但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等坑腾出来了,才能填上萝卜。一旦有岗位空出,官方的称谓就叫“开缺”。按规定,各衙门一旦出现开缺,就要及时上报给吏部,然后由吏部在众多的候选官员中进行铨选。换句话说,只有各衙门出现开缺的情况,吏部才能启动铨选程序。再来说吏部铨选的基本程序吏部汇总各衙门出缺的岗位后,就会在众多候选官员中进行铨选。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加吏部铨选的,这与我们去应聘一个工作岗位一样,事先也要提交一份简历,这个过程称为“投供”。候选官员的投供材料十分详细,不但要注明籍贯、出生年月、相貌,祖上三代情况,以及是否有犯罪史,还要提供是那一年中的进士或是举人,如果是进士还得写明是二甲、三甲第几名。此外,投供的材料中,也需要有京官的举荐证明。这些材料当中,必须要保证真实无误,如果有弄虚作假的情况,则不能参与铨选,甚至还要面临严厉的处罚。候选官员的投供材料中,最为吏部看重当属京官的举荐证明。这也是铨选过程中的一个潜规则,举荐人的地位和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候选官员的仕途前程,吏部的官员也乐于卖给那些当朝重臣的面子,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源。正是由于举荐人的重要性,所以候选官员不惜花重金、走门路,贿赂那些在京的权贵,这也造成了吏部铨选的不公正、不公平,并引发铨选过程中的营私舞弊行为。候选官员们投供以后,下一步就进入了审核过程,这个过程叫“堂议”。堂议是由吏部的堂官们进行讨论商议,在投供的候选官员中选定具体人选。不过,在堂议的时候,吏部也会摆出一幅至公至正的态势,由于各衙门出缺的岗位不同,职责自然也不同。因此在确定什么人授什么官的时候,都需要经过抽签来决定。以抽签来决定岗位看似很公平,其实这里面也是大有玄机。毕竟空出来的官缺有的是肥缺,有的是廋缺。就拿知县来讲,每个省的情况都不同,江苏、浙江、广东这些地区人人争着去,而云南、贵州、广西这样的省份,则是避而远之。既然有肥瘦之别,那么吏部文选司的官员们就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大肆向候选官员们索贿。结果往往大家都会送礼,而真正放到肥缺的都是那些有背景的人。当人选确定以后,吏部就会将名单发给各出缺的衙门,然后要会同九卿、科道一起审查,主要审核的是各官员的政治出身以及是否符合任命的条件(有回避、祖上是否有钱粮亏空一类)。但实际上,这类审核不过是走个过场,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一般都会认可吏部的铨选。等到最后一次审核通过后,那么候选官员就可以正式上任了。需要指出的是,京官和地方官上任有所区别,京官只要吏部命令下达以后,宣旨当天就可以走马上任。而地方官还有变数,尤其是知州、知县一类的中下级官员。经过铨选后,这些新任地方官们要在吏部领取一张官凭,然后到地方上任。只不过,地方官到了各省后,按例要到总督、巡抚衙门报到,至于何时到任,则要看该员的表现,无非就是孝敬一类的。如果顺利,那么很快就能到就任地上任,若是不通人情世故,则要等上一两年甚至更长。最后再来简单说一下新科进士任官,一甲的三名进士不用考试直接授官。二甲、三甲的进士无非三条出路,一是通过朝考进入翰林院深造,二是在京任职,三是到地方出任知县。事实上,新科进士不管是出任小京官还是知县,都得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时间。比如康熙时期,新科进士选为知县的平均年限为8年,而到了晚清时期,时间则更长。由此可见,从候选到实授,是一条充满未知的艰辛之路。具体要捐什么官,也颇费踌躇:如果捐京官,在年内可能就有实缺出来,但是升迁无门,京官穷的叮当响,哪里有钱还债呢?并且京官就是个混日子,和吴韵林想干一番事业的心思也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