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城,秦淮小楼。 “凤阳是我家,你小子,在这比咱还受爱戴…啊?”
老朱踏出帝王套房主卧,嘴角动了动,瞅着大孙朱雄英,最后一个字,拖得长长的。 半城百姓相送,他居然还不乐意,这让老朱觉得郁闷了。 朱雄英叫起了撞天屈。 “不是…凤阳也是我家!”
“皇爷爷是天下的皇帝,受天下子民爱戴;孙儿是凤阳府藩王,不过受藩地欢迎而已。”
“要不,咱俩换换?”
朱雄英言罢,众人手上的东西,差点抓不稳全部跌落在地。 众人齐刷刷跪了下来,用请安陛下来掩饰心中的震骇。 外人听来,朱雄英的言外之意,是要把老朱拉下马,他坐龙椅的意思! 这要搁别人,老朱早就发飙开杀戒了。 阿标也忍不住训斥。 “胡闹,你小子敢造反?!”
但朱雄英就是朱雄英,是老朱大孙子,受血脉压制。 老朱接下来的反应,更让众人大跌眼镜。 “标儿,你要是有雄英这心,咱的龙椅,早就让你坐了!”
老朱话音落下,阿标一脸尴尬,众人懵逼了。 段仁暗暗鄙视,玩弄江山于股掌之间,就这爷孙仨! ………… 日上三竿,东西总算搬完了,足足装满了两辆八驾马车。 朱雄英心疼汗血宝马,换上了力大无穷的龙象大马。 换了身衣裳,和众人走下了秦淮小楼。 也没啥要带要准备的了,铁马金车上有厨房,有生鲜,压根没必要再备干粮。 朱雄英笑容灿烂,满脸开心的踏出大门。 呆住了! 大哭降低到抽噎的百姓,夹道排起了长龙,鲜花也盛开了一路,望不到尽头! 除了人手一束鲜花,不少百姓还提了篮子。 里面水果、烧饼、鸡蛋……都有。 朱雄英一出现,抽噎的百姓,又大哭起来,一个个还停不下来。 看到朱雄英登车,百姓呼天抢地哭喊起来。 “虞王……” “呜呜呜呜,虞王殿下,我们舍不得您走啊!”
然鹅。 百姓哭得怎么感天动地,也挽留不了朱雄英。 朱雄英懒得搭理他们,直接登车落座,大手探出车窗挥了挥。 这些人都是送朱雄英的,此外只有七仙女吸引百姓眼球。 老朱、阿标和众人都是微服,百姓也不知道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洪武皇帝,和大明太子。 老朱等人干脆直接进了铁马金车。 呆在车内厅堂的朱雄英,并不好受。 贼…尼玛吵死了! 他挥动的手撩了一下车帘子,全城百姓真来了一半! 阵势比得上朱雄英在应天,迎凯旋的冯胜和顾倾倾。 柏油大马路上,往应天方向,人行道和马车道一起,都七车道了,还被百姓占了大半。 剩下的空间,铁马金车勉强能挤过! 铁马金车已经走了数里,一路伴随着啼啼哭哭的声音。 “虞王,一路走好啊……” “虞王,你就放心去吧……” 一听这话,朱雄英瞬间翻脸! 最终还是忍不住,朝着车窗外的百姓,破口大骂。 “一群刁民!哭个锤子! “本王回应天,又不是上天!”
“本王也不是一去不回,哭哭哭,哭毛线!”
“还一路走好,放心去……咒本王升天吗?”
可是。 朱雄英对凤阳城,给得实在太多了! 百姓回馈的爱戴,他们仍觉得不够。 “虞王啊,你不在凤阳,我们怎么办呢?”
“天灾再来,我们怎么办呢?”
…… 朱雄英更是气得不行。 “怎么办?凉拌炒鸡蛋!不会自己动手吗?”
“凤阳城,老子说以后没大灾,天也不敢再下暴雨!”
“就知道哭!新垦的地,庄稼不种了?”
“街上的铺子,打烊了?”
“家里还要不要生火做饭?”
“都在这堵个锤子,给本王让路!”
“堵在这里,本王的马儿都吓慢了!”
两边的百姓,更是倍加感动。 “呜呜,我们就知道,虞王也舍不得我们,临走了,还为百姓着想!”
“您当我们的王,凤阳才有青天,我们才有福气啊!”
朱雄英无语了。 “福气?我特么……老子现在对你们,服气极了!”
……… 来凤阳时两天,归去被百姓阻挡,反而用了三天。 归来应天,老朱和阿标统统没有各回各宫,都到了朱雄英的上善殿。 因为,这儿有心心念念的粮食——红薯! 张成和小太监亦失哈,指挥锦衣卫从铁马金车,一个个箱子扛下来时,朱雄英一行,已先踏进了殿内。 瞿能和徐辉祖在殿堂肝折子,神情有点捉鸡。 朱雄英派了武内阁三成员中的铁铉,去了胶州蓬莱府抵御倭寇,只剩下俩员在处理军务。 见到陛下、太子爷和大都督同时回来,徐、瞿两人一副天都亮了的神情,连忙躬身迎接。 “免礼平身!”
两人有话说,来不及出口时,老朱已摆了摆手,率先朝后花园走去。 “等等,标儿你这身上,啥味儿? 阿标身边的老朱,鼻子嗅了嗅,瞧阿标的眼神,带着嫌弃。 老朱一提醒,众人也闻到了,目光纷纷聚集阿标。 “儿臣……刚下马车时,踩到了一坨狗…” “得,停,标儿到雄英那边!”
老朱无语说着,阿标哑然失笑移步。 朱雄英就郁闷了。 “皇爷爷,你这样子,真的好吗?”
老朱没有搭理他抗议。 “大内皇宫,还能踩着那玩意,得啥运气?起码你父王现在安好,你担待点,怎么了?”
老朱觉得阿标又行大运了,霉运来时,只有在朱雄英身边才安全。 再说了,标儿这运气,万一发生点啥,把宝贝红薯毁了呢? 这两大致命伤害,只有大孙能化解。 因为,他道法精通,长得高,天塌下来也先撑住了。 众人踏进后花园,朱雄英双眼亮了起来! 青花大缸上,长出了三条红薯苗,又粗又壮,绿油油的,每条拉直能比人还高! 而且,苗又长出长长的分岔,爬山虎似的,铺了一地! 朱雄英一脸欣喜,这就是老子的红薯,明年粮食和军饷所在! 这不只是让百姓不挨饿,还能让子民增长! 大明经过二十五年休养生息了,人口才六千多万。 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天灾频繁,粮食欠收,百姓连孩子都不敢多生了。 马三宝再找回土豆推广,耐寒耐寒的高产量的粮食增多,人口破亿,指日可待! 朱神农望着生机盎然的红薯苗,却摇了摇头。 朱雄英一怔。 “五叔,这不对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