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士子风华 > 第216章 上元县县令刘璟

第216章 上元县县令刘璟(1 / 1)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半月。

离李锦行离京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京城。

徐府。

李锦行坐在徐达床前,脸色有些无奈。

“岳父,不是我不给你,而是妙锦说了,你这几日不准喝酒。”

“待你伤好了些,可以下床了,我陪你喝,如何?”

李锦行看着徐达一副吹眉瞪眼的表情,不为所动,丝毫没有松口。

“你这臭小子,妙锦那丫头懂什么,大夫都说了,这伤啊,不光得靠吃药。”

“病人的心情也很重要,要是这心情好了啊,有助于伤势的恢复。”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喜欢这烈酒和烧鹅。”

“这些年出征在外,军中禁酒,与兵士同食。我已经不知多久没有吃到这烧鹅,喝过酒了。”

徐达说着,眼睛里也冒着精光,似是想到了什么,舌头也不自觉的舔了舔嘴唇。

“这可不行,你的伤还没好,而且又有病在身,不行!”

李锦行听着徐达的歪理,嘴角不自觉的抽了抽。

徐达似是真的看开了一般,z这几日也没有继续向一开始那样,整日里情绪不高,始终冷着个脸。

不过这下倒是苦了李锦行。

每次来徐府,徐达总会念叨个不停。

如今李锦行离京在即,吏部的许多事已经由吏部右侍郎裴长盛负责。

至于左侍郎吴涛,仍旧在全国各地视察,怕是也差不多要近年关才能回京。

“唉,我说你个臭小子,你不会是怕媳妇儿吧?这也不准,那也不准,话里话外都是妙锦那丫头。”

徐达说着,一脸疑惑的看着李锦行。

“岳父大人,你作为徐府的一家之主,为何如今连一只烧鹅也吃不上?还得让我去给你弄?”

李锦行对于徐达的激将法根本不上当,语气幽幽的说道。

徐达闻言,一时也不禁哑口无言,狠狠的瞪了李锦行一眼。

“行了行了,你走吧!”

“以后也别来了,就让妙锦带着芷兮来吧,你就不用了,还是我外孙女知道疼我,每次见到我就咯咯笑个不停。”

李锦行看着徐达瞬间转变的眼神,一脸的嫌弃,嘴上原本还噙着笑意,也渐渐消失,脸上一头黑线。

他很想告诉徐达,现在李芷兮连话都还不会说呢,看着谁都笑个不停,并不是只对他。

就算是对那些侯府照顾她的丫鬟,李芷兮也会笑的很开心。

不过看着徐达那副洋洋得意的表情,李锦行还是忍住了。

他怕说了,徐达真的以后就不准他来徐府了。

徐达这“小心眼”,可没准真能做的出来。

李锦行看了徐达一眼,眼神奇怪的站了起来。朝着徐达拱了拱手,“岳父大人,大夫说你需要静养,我就先告退了。”

“对了,芷兮今天被妙锦带去宫里了,太子妃想要看一看芷兮,应该晚些时候就会回府了,到时候我让妙锦带着芷兮过来看你。”

李锦行说完,转身走出房间。

“臭小子,你给我站住!”

就在李锦行刚准备踏出房门时,徐达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你小子,这芷兮才刚出生没多久,你这当爹的就要离开,这偌大的侯府,全靠妙锦一个人撑着。”

“岳父大人,皇上已经下旨,皇命不可违,我总不能抗旨吧?”

李锦行看着徐达,说着,心里也不禁有些沉重。

不过面上仍是一副平静如水的表情,让人看不出其真实想法。

“行了,你走吧,北平不比京城,军营也不比朝堂,徐毅跟着我多年了,军中的事情他比较清楚,这次就让他跟着你去北平吧。”

“还有,你去我书房,书架旁有一个箱子,里面有一套银色盔甲,乃是用上好的精铁,再加京城最优秀的工匠打造,刀枪不入!”

“你把它带走吧,反正我以后也不能上战场了,留在那儿也是无用,就便宜你小子了。”

李锦行闻言,心里不禁感到一阵温暖。

徐达说的很轻松,但是这一套盔甲,被徐达放在书房,可见他有多么喜欢这套盔甲。

说是刀枪不入,怕不是夸张,而是名副其实。

而徐辉祖作为徐达的亲儿子,徐达没有将这套盔甲交给他,如今却交给了李锦行。

不是因为徐达不爱徐辉祖,而是因为徐辉祖有武艺在身,自幼由徐达亲自教导,所以徐达这才放心。

而李锦行乃是文人,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有着这样一副刀枪不入的盔甲,在战场上,军营里,安全程度会直线提升。

而徐毅是徐达的亲兵,许多军中将领都认识,有徐毅在李锦行身边,此行北平大营,李锦行也能轻松很多,能更加容易的了解整个军营的情况。

李锦行看向徐达,心中万语千言,终是没有说出,郑重的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徐达的房间。

……………

另一边。

上元县。

刘璟担任上元县县令已有两个多月。

自上任以来,刘璟勤政爱民,比之以前的上元县县令公孙丘也差不了多少,上元县的百姓也渐渐接受了这个新来的县令。

刘璟有着刘伯温和李锦行的关系,整个上元县自然没有人想不开和他作对。

刘璟和刘琏二人替刘伯温守孝结束后,刘琏继承了国公爵位,享有俸禄和国公尊贵爵位,并且领了一个大学士的虚职。

青田县县令专门为其修筑了一座书院,名青田书院,刘琏为院长。

刘璟则是选择来到了上元县任职,担任县令。

他要凭借着这上元县,一步登天!

一旦调任京城,他的仕途,将会前途无量!

而且有一个国公哥哥,又有一个侯爷李锦行作为靠山,刘璟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李锦行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刘璟也从许茂那里得到了些消息。

最多三年,李锦行必定会将他调到京城为官。

而他需要做的,就是萧规曹随,保持上一任县令公孙丘做出的政绩,便可无忧。

“大人!”

“大人,不好了,有人在济民堂闹事!”

就在刘璟坐在政事房内之时,一个衙役快步走了进来,神色慌张。

“急什么!”

“慢慢说,怎么回事?”

“是,大人。”

衙役闻言,也连忙反应了过来,吸了一口气,语气冷静了些许,开口道:

“大人,事情是这样的,今日巍先生和往日一样,正在济民堂替百姓们诊断,只是突然来了一个百姓,说自家媳妇吃了魏先生开的药方,暴死家中。”

“而且那人还颇有势力,找了不少人将医馆围住。”

刘璟听完,也不禁阴沉着个脸。

“彭!”

只见他一手猛地拍在桌子上,发出一阵轰响。

“大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这些人是想干什么!”

“济民堂是本县亲自立的,可查清了是谁敢在济民堂闹事?”

刘璟语气冷如寒霜,眼神里的怒意让衙役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大人,听一旁的百姓说,那人是溧阳张氏子弟,乃是溧阳第一氏族,在京城里也有不小的势力。”

“哼!”

“这里不是溧阳,敢在上元县闹事,传本县的命令,让县尉立即带人将闹事之人抓捕,押入大牢,保证济民堂正常秩序!”

“是,大人。”

衙役说完,也没有了犹豫,立即转身离开。

这位县令背景,早就被传的沸沸扬扬,虽然不知真假,但是想来也不会差。

“溧阳一个贵族而已,还不足以让县令大人放在眼里。”

衙役一边走着,一边小声嘀咕道。

而刘璟则是坐在案桌前,神色渐渐恢复了平静。

倒不怪他这么生气,而是这济民堂是他在上元县新设立的医馆,也是如今上元县百姓拥戴他的原因。

刘璟准备凭借着这个济民堂,吸引朝廷的注意。

而且这济民堂也得到了应天府尹卢凌风的赞许,这才让刘璟如此重视。

…………

平原侯府。

东院书房。

李锦行看着架子上的盔甲,心情复杂。

良久。

“唉。”

李锦行微微摇头,叹了口气。

这副盔甲通体为银色,穿在身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但防御力却极为惊人。

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盔甲,也是众多武将梦寐以求的东西。

李锦行知道,这是徐达对他最好的嘱托,刀剑无眼,活着回来!

“我这个岳父,也是心思通透之人,这下倒是真验证了我的猜测。”

李锦行嘴里低声呢喃,自言自语道。

许久。

他这才移开了目光。

转身打开放在案桌上的长方形盒子。里面放着一柄利剑。

这是朱标送给他的。

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剑名锦衣夜行,也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是朱标动用皇宫内库,命京城的工匠和工部加工打造而成,从李锦行接到圣旨起,这柄【锦衣夜行】便开始动工了。

终于,在李锦行出发之前,于昨日完工,朱标便亲自赠给了李锦行。

朱标对李锦行的关怀,可谓是令不少人羡慕。

能和太子做“朋友”,成为至交,得到朱标如此重视,无异于在朝中有了一座泰山那样的靠山。

哪怕李锦行不在京城,又有几人敢起歪心思?

徐妙锦带着李芷兮三天两头的进东宫,这谁还敢打侯府的主意?

“锦衣夜行,好剑。”

李锦行一边擦拭着剑身,不禁感慨道。

不知是感慨剑的名字取的好,还是这柄剑是不可多得的宝剑。

…………

………………

……………

“今日吏部事务繁多,臣身心疲惫,码字时速五百,效率奇低,仅此一章,洋洋洒洒三千余字,以表臣之愧疚之心,望皇上恕罪!”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武不良人 唐人的餐桌快手热门小说 唐人的餐桌抖音热搜小说 唐人的餐桌txt 唐人的餐桌起点中文网 唐人的餐桌孑与2 唐人的餐桌子 大良医 大唐成了李二保护的废物 梦撩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