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士子风华 > 第111章 京城驿站,朱元璋震怒

第111章 京城驿站,朱元璋震怒(1 / 1)

皇宫。

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沉默不语。

李锦行给他提出的内阁制,久久在其心底徘徊。

内阁大臣,票拟建议,无参政之权。

既解决了政务繁多的问题,又解决了他的心腹大患。

历朝历代,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从未少有。

朱元璋从一介白身做到了皇帝,野心不言而喻。

这大明的江山,是他亲自打下来的。

谁要是对江山有威胁,他都会清除。

而废除宰相制,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结!

只是此事亘古未有,他若要开此先河,怕是阻碍重重。

所以,在此之前,他得清除一些阻力。

如此一来,计划才可以更加顺利的实施。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神里更是闪烁着寒光。

历史的变革都是残忍疼痛的。

伴随着无数的鲜血和人命。

但是为了大明的江山万世而传,他得做!

内阁,就是宰相的替代品。

“来人。”

“末将在。”

“召李锦行入宫。”

“末将遵旨。”

二虎说罢,转身离开,御书房内便只剩下了朱元璋。

“胡惟庸,就看你是否把握得住了。”

朱元璋看着皇宫外,似乎透过重重宫门看到了那群恃宠而骄的大臣。

…………

不久后。

李锦行便跟着二虎来到了御书房外。

“臣参见皇上。”

“平身。”

“谢皇上。”

朱元璋看着李锦行,脸上也没有了刚才的愁云和冷冽气势。

笑容满面,语气和蔼。

“锦行啊,坐。”

朱元璋让李锦行坐下。

这才慢慢开口。

“锦行啊,上次你给咱提过的内阁,你仔细给咱说说。”

“是,皇上。”

李锦行闻言,神色不改,一切如常。

“皇上,内阁乃是为了辅助皇上处理政务所设。”

“凡是各部、地方奏折,送到内阁,由内阁大臣进行批复建议,最后再送由武英殿,由皇上亲自审阅。”

“若是处理妥当,那皇上便可披红准许,若是处理欠妥,那皇上可另行批阅。”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奏折太多,费时费力的问题,也能让各地奏折得到及时批复,可提高行政效率。”

李锦行说完,朱元璋也是点了点头。

“不错。”

“你明日拟一份关于内阁详细的奏折,给咱呈上来,咱要仔细琢磨琢磨。”

“臣遵旨。”

…………

平原侯府。

李锦行看着湖水里跳跃的鱼儿,心思沉静。

“内阁,皇上终于还是决定了,胡惟庸,不知道你还能撑多久呢?”

李锦行语气悠悠,自言自语道。

对于朱元璋的决定,他丝毫不感到意外。

胡惟庸密谋造反,废除宰相制。

多么轰动的事。

古往今来谁人不知?

李锦行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只是,如今的胡惟庸还缺少时机,这个机会,还得靠我给你制造啊。”

李锦行缓缓抬头,看着胡府的方向,语气喃喃。

他可不是什么好人。

…………

自从上次朱元璋询问李锦行内阁之事后,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而中书省也是明争暗斗。

转眼间,已近年关。

各省各府也已将税收钱粮,从各省送至户部审核。

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每年都是进行,再正常不过的一件小事。

可是,今年却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京城驿站。

如今从各省到京的官员正在驿站歇息。

待户部核实各省钱粮后,便可离京。

而各省运送钱粮的官员也是轻车驾熟。

只是如今却有些异常。

朱元璋突然心血来潮,来到了驿站,慰问各省押送钱粮的官员。

“皇上驾到!”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驿站里,各省官员闻言,立即躬身拜道。

“都平身吧。”

“谢皇上。”

看见朱元璋亲自前来驿站慰问,一众官员也是内心激动,脸上的欣喜根本抑制不住。

他们不过是几个七品小官,有的甚至还是九品小吏。

如果没有机遇的话,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进入奉天殿,又如何能见到朱元璋的真容。

而如今能见到朱元璋,他们自然是激动万分,心情兴奋。

“不错,这一路上辛苦了。”

“谢皇上,这是臣等本分。”

朱元璋来到驿站内,坐了下来。

不过眼睛却是被一旁桌子上的空白奏折吸引。

“为何这奏折是一片空白,却已经盖上了印章?”

朱元璋说着,脸上的笑容也不禁渐渐冷下来。

“禀皇上,此乃空印奏折,因为押送钱粮,沿途会有所消耗,如果送到户部核实,差一分一毫不可通过审核,必须得全部打回去重新上报。”

“而这一来一回,一路上车马不便,耽搁时间,故这才有了这空印奏折,以此省去来回折腾。”

听见朱元璋的话,一个官员还没有反应过来,应声答道。

这空印奏折运输钱粮,乃是从前元年间便如此进行,而且也是朝廷一直默许的事情,所以这些官员不疑有他。

只是朱元璋的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

面露寒霜。

身上的杀意愈来愈深。

“彭!”

随着一声巨响,原本桌子上的奏折被拍得洒落一地。

“轰!”

看见朱元璋陡然发怒。

原本还在沉浸在喜悦中的官员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皇上。”

“皇上恕罪!”

一众官员全部跪在地上,眼神惊恐,身躯忍不住的颤抖。

“哼!”

“好啊!”

“奏折未写一字,却已经加上了地方官府的印信,这沿途经过多少官员之手,又被贪墨了多少钱粮?”

“怪不得!”

“这些钱粮怕是被各路官员贪墨了不少吧!”

朱元璋声音冷冽,不带丝毫感情。

不禁让人感到一丝胆敢。

“皇上恕罪啊,这空印奏折,乃是沿袭旧制,臣等绝对没有私自贪墨!”

“是啊皇上,这空印奏折,乃是为了避免沿途钱粮损耗,来回车马兼程,绝无贪墨之举,还望皇上明查啊!”

几个官员顿时将投贴在地上,身体颤抖,恨不得这一次不是自己押送钱粮。

这种事情确实是一个肥差。

他们也从中拿了不少好处,可是相较于送到户部的钱粮来说,微不足道。

这也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可谁成想,如今却是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武不良人 唐人的餐桌快手热门小说 唐人的餐桌抖音热搜小说 唐人的餐桌txt 唐人的餐桌起点中文网 唐人的餐桌孑与2 唐人的餐桌子 大良医 大唐成了李二保护的废物 梦撩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