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京城是风云汇集之地,云聚得快也散得快,没过多久,这件曾轰动一时的案子便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尤其是在楚孤城调任工部淡出大众视线之后,几乎不再有人提及这个名字,倒是百姓茶余饭后闲聊之时,偶尔还有提及。如此又过了一段时间,楚孤城在忙完一日的差事回家之时,见有一女子昏迷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便好心将她带回家中救治,那女子醒来之时也不知做了什么恶梦,情绪激动,双手乱抓,楚孤城不甚被她抓伤了手臂,好在只是皮肉伤,并不要紧。待得女子冷静下来后,问起方知她是因家中逼婚而逃出来的,本想去投靠亲戚,哪知遇到歹人,随身盘缠被人抢走,没银子买吃食,遂饿昏在街头。楚孤城虽性子淡漠,不愿轻易与人亲近,却并非一个铁石心肠之人,见那女子说得可怜,便从为数不多的俸银中取出一些赠予她,。第二日,女子离开之时,说自己衣着单薄,问能否赠一件披风裹身取暖,楚孤城自不会拒绝,取来衣裳给她,女子千恩万谢地离开。原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哪知女子离开后并没有如她自己所言的那般去寻找亲戚落脚,而是去了顺天府告状,说她昨夜流落街头,楚孤城假装好心带她回家落脚,实则欲行强暴之事,她拼死反抗方才得以逃出来;随后更是呈上衣裳,银两等证物,又说反抗之时,在楚孤城手背留下两道血痕。这案子并不大,顺天府一年能遇到好些桩,比这严重的也不少见,但关乎朝廷命官的就不一样了。顺天府尹不敢怠慢,立刻去传了楚孤城,后者万万没想到自己好心救下的女子竟然会反咬一口,气得脸色铁青,一口否认,并将实情细细述来;但他的实话并没有起到什么做用,没人相信一个弱质女子会胆大包天地去诬陷一位素不相识的朝廷官员,更别说赌上自己的名节了。所以,看到女子在公堂上声泪俱下的模样,无论是顺天府尹,还是旁听的百姓又或者衙差,他们都下意识地更相信那名女子,认为楚孤城色欲薰心,行为不端。那一段时间,楚孤城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指指点点,甚至被不知内情的百姓掷鸡蛋、菜叶,可以说,那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谷底。革职、查办、收监,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坐在牢房里的楚孤城明白,自己这是掉进了陷阱里,一切的一切都是有人在背后设计,好比掉鱼者,那个女子是鱼饵,他就是那条鱼。他入朝为官后,因为性情禀直,不愿屈从讨好,确实得罪了不少人,但也仅止于腹诽或者言语之上,会恨他恨到兴师动众布下如此大一个局来引君入瓮的,只有之前茶叶一案背后那条未被查到的大鱼,又或者是……几条。可惜,这一切明白的太晚,上了钩的鱼无论怎样挣扎,单凭自己之力都是不可能甩开鱼钩的,只能等待着命运的裁决。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楚孤城完了,甚至包括他自己,不过他并没有承认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坚称自己是被冤枉的。起初顺天府尹尚好言好语的审问,后来不知是烦了还是得了什么人的暗示,开始动用大刑;几日下来,楚孤城身上几乎看不到什么好皮肉,可无论怎样痛楚难熬,楚孤城始终不肯改口,他是倔强的也是孤傲,纵然是死,也要死得清清白白,绝不沾那泼来的污水。在这样的拉据中,顺天府尹终于耗尽了耐心,准备趁楚孤城受刑没力气反抗之时,在纸上强行按下手印,并按律判处充军之刑;这一下若是按实了,楚孤城这一辈子就算是完了,身败名裂,再无任何还转的余地。楚孤城也明白,所以他拼死反抗,可他一个人又怎么敌得过那些多如狼似虎的衙差,更别说他手脚都被镣铐锁着,就在手指离供纸只有一寸之距时,一道人影突然出现公堂之上,并带来了对楚孤城有利的证据,那人便是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