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初睁开眼睛,猛地起身,“我这是做噩梦了。”然而入眼却是陌生的场景。
这是个陈设简单的房间,屋内一张床,一套桌椅和茶具。
“你醒了,昨日于师兄将你救起,安置在此。我听师兄说了你的事情,以后你便在这里住下了。”说话的是个微胖少年,“我叫许义文,你呢?”
杨初宛若未闻,眼眶湿润,沉默良久说道:“我叫杨初。”
又是几日,杨初慢慢接受了现实,也在许义文的介绍下了解了许多。
这里是归元宗,仍是雁落山脉之中。归元宗乃是修仙门派,方圆万里小有名气。只是宗门常年隐在阵法之下故而寻常人找寻不到也无缘得见。
用许义文的话说,杨初这是因祸得福入了仙门了。只是杨初和许义文都是庶务堂记名弟子,说是记名弟子,其实如同杂役,宗门扫洒等杂务是日常。不过好在也有宗门功法和每月丹药供给成为修士,长生得道有望。
自杨初进入归元宗已有十天。虽然依旧少言寡语,也已经在庶务堂执事安排下同许义文一起负责几处大殿日常维护。空暇时间杨初便向许义文请教《引气决》。
《引气决》是归元宗提供的基础功法,胜在入门简单。唯一麻烦的是,杨初大字不识——山中打猎并不需要读书写字。白天杨初挑水砍柴打扫院落,晚上便只得一个字一个字的研究《引气诀》。
人体之中有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十二正经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而奇经八脉统摄气血,调节阴阳。修行第一步便是将外界灵气引入体内化为灵力通过十二正经运行脏腑洗精伐髓,再以灵力冲开八脉,方可得道。
这天晚上勉强按照书上内容在冥想自身,引导着尚未出现的经脉气感游走全身,如此三个周天循环后忽觉周边安静许多,心思清澈再无杂念,半梦半醒间仿佛有丝丝光线萦绕四周飞舞,并伴随呼吸从口鼻中进入杨初体内。
“这应该就是书中所记载的天地灵气了,引气循环周天便算修道入了门槛。”
杨初按耐住欣喜情绪,运行功法吸纳灵气。清凉灵气却并无寒意,入得体内又化为暖流。随着又一个周天循环,天地灵气如同受到召唤渐渐形成微弱漩涡,沉浸其中杨初只觉浑身酥爽,心念愈发纯澈沉浸在修炼之中,没有注意到戴着的石珠如同呼吸般正闪着微弱亮光,而灵气漩涡愈发迅速。
一宿无眠,杨初引导灵气在体内不停运行大周天,经脉隐隐酸胀,想着应该是初次修炼经脉还没有适应灵气冲刷。看着天色微亮,便起身下床,洗漱之后在房前空地耍起和山里猎户学的把式。
一招一式之间,衣袖翻飞呼呼作响,动作较之以前更显灵活如意。一套拳术下来,灵力运转之间肌肉的酸痛便一扫而空,浑身舒坦。杨初喜不自胜,此时的杨初已经算是练气一层修士了。
修士按照境界实力有不同层次划分。练气有九层,前两层仅为引入灵气调养身体,而后每一层需冲开一道奇经八脉,最后的练气九层则需要冲开任督二脉。修士完成这一步便是脱胎换骨,仙道筑基。《引气决》仅是练气境功法,对练气之后的筑基、金丹、元婴境并无详细介绍。
修炼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又是两月,杨初感应自身,审视着灵力在经络中的流转,缓缓浸润着五脏六腑。是时候冲击练气二层了。
杨初默默运行大周天,灵力加速滋润五脏六腑。气血涌动,五脏六腑联系逐渐加深。随着周天运行加速,经络酸胀感觉越来越重,杨初咬牙坚持,额头渐渐渗出一层汗珠。
“这才第二个小境界,我若停顿于此,拿什么去报仇雪恨。“杨初紧咬牙关,灵力渐渐盈满十二正经,脏腑终于贯通一气。自此,五脏六腑表里相合,虚实相生,气血运行畅通无阻。
杨初睁开眼睛,只觉耳聪目明,念头通达,泥丸宫自然散发出神识。练气二层,灵力下沉丹田,上达泥丸。修士身体最大的变化就是全身精气神浑然一体,外通自然而神识初现。
杨初沉心感受境界突破带来的变化,蓦地发现外界灵气正一丝丝被戴着的石珠吸收。杨初取下石珠仔细观察,兽皮丝线编织着的石珠微微发光,灰白形似云气的斑纹附着在玉质般细腻的外表上。这石珠自杨初记事起便一直戴在身上,直至今日才感受到异样。
“这石珠居然可以吸收灵气,莫不是个宝物。"杨初皱着眉头捏在指尖端详。随后握在手中尝试将灵力注入石珠。
石珠像无底洞,杨初的灵力如泥牛入海没有丝毫反应,正欲放弃,忽然眼前一黑,回过神来神识已经处在一片灰蒙蒙空间。
似金似玉的砖块铺成无垠的广场,尽显古朴苍茫和清冷孤寂。金色的符文忽明忽暗,汇成光晕在四周流转。广场中央一朵光团仿佛亘古存在,正缓缓转动。
杨初神识向前,只见光团表面是细密的符文在汇集闪烁,又有各色霞光围绕四周,璀璨如同星河映入眼中。杨初看着这如梦如幻的一幕,不由神识探向光团。
神识刚探入光团,意识仿佛踏入了深空,空虚无力之感瞬间淹没杨初心神。四周星光点点晦明不定,杨初定了定神,将神识探向其中一点星光。
一声痛苦的闷哼,星光化作缤纷画面充斥心神撕扯着意识。如同风暴之中浮萍,杨初只坚持一息便暂时失去控制眼前一黑。
待到回过神来,才发现景物变幻,已经回了自己屋内。杨初萎靡翻滚在床上,头痛欲裂,初生的神识显然受到了创伤。
好一会头痛感觉减轻,此时杨初忽然发现脑海似乎多了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沉住心神一段陌生又熟悉的文字仿佛刻在脑海中,《衍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