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越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走近御阶。
王翦冷冷的看着这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冷声说道:“淳于越,你未免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王翦被淳于越一句话激出真怒,所以连样子也懒得做,直接喊了淳于越的全名。
对于王翦的无礼,淳于越却丝毫不在意。
今日在他看来,已经处于上风,桓齮的生死已经注定。
王翦的恼怒正体现了他们的无力。
淳于越在御阶前停下,倒是很恭敬的向王翦行了一礼,才慢悠悠的对嬴政说道。
“陛下!适才王元帅说桓齮将军于国有大功,是不是可以考虑从轻发落,臣以为不可!”
“道理很简单,如果有功之臣因为自己有功劳在身,犯了罪就可以轻纵的话,那秦律不就成了样子货?”
“秦律之森严就在于上下一体,当年商君变法,公子嬴虔功劳如何?那可是孝公之兄,统军厮杀无算,还有让国之功!结果因为太子驷之过,被商君除以极刑!从此带上铁面,再不以真面目示人!”
“若说功劳,难道桓齮的功劳还能大过公子虔?公子虔天大的功劳都不能免刑,如此桓齮又何德何能可以减罪?”
“况且,如果开了这样的口子,日后权贵高官犯法之后,尽皆以功劳减罪,秦律形同虚设,则大秦根基已动,必给后世招来灾祸!”
淳于越提到的公子虔是大秦的一桩公案。
当年秦献公有两子,公子赢虔与公子嬴渠梁。
献公因为河西兵败,郁郁而终,临死前将国君之位传给了嬴渠梁,就是后来的秦孝公。
而公子嬴虔不但没有丝毫怨恨,而是全力支持孝公,得了让国之美名。
后来商鞅入秦,又是赢虔与孝公联手压制老世族,给变法创造条件。
结果,太子嬴驷受老世族挑唆,犯下私斗之罪,被商鞅流放。
而嬴稷的老师太子太傅赢虔也因为教导无方被施以墨刑,被人将鼻子挖去。
而商鞅也因此得罪了赢虔,最后成了自己身死的导火索。
所以,要以功劳而论,桓齮的功劳怎么样不可能与赢虔相比。
赢虔尚且受刑,桓齮又如何能减罪?
淳于越九十多的老头,这番话说的义正严词!
如果不是王翦要救桓齮,恐怕都被他这番话给说服了。
就连一旁一直闭目养神的李天行都睁开了眼睛,颇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个老头。
自己与淳于越交手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淳于越有如此锋芒。
李天行心中感叹,这老不死的果然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说出来的话,就如同一把把小刀子一样,直接将所有为桓齮辩护之词全数给挡了回去。
要是继续这样下去,不但桓齮这条老命没了,就连自己也要受牵连。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了!”李天行心中暗下决心,决意放手一搏了。
淳于越话说完了之后,并没有退下,而是拿眼去看李天行,那副样子好像在说,怎么样,如今局面,你可还有破局之法?
御阶之上的嬴政为难了。
从他内心来说,他也不想杀桓齮。
一来是桓齮确实是国朝难得的勇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二来也有李天行的面子在这里。
更可况他也不是不知道这就是一出戏,只不过那些人手段高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桓齮,他即便想要给桓齮分辨两句,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但是让他就此杀了桓齮,甚至还牵连李天行,又是他不愿意的。
顿时嬴政的头开始疼了起来。
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却见李天行开口说道。
“今日依然议罪,难道茅总长不让诸位大臣们见见嫌犯和那些证物吗?莫非就凭着茅总长三言两语就能让诸位大臣相信我岳父犯下如此大事?”
李天行的话让殿上众人一阵疑惑。
茅焦更是莫名其妙,李天行难道是病急乱投医?人证物证俱在,就算招上殿来,又能改变什么呢?
但是既然李天行提出来了,茅焦心中又有底,自然也不会拒绝。
“陛下,既然镇国公说要看看人证物证以及嫌犯,臣请陛下下旨,宣人证物证以及嫌犯桓齮上殿!”
嬴政虽然不知道李天行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知道李天行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必然有他的用意。
于是点头同意。
茅焦回头对自己刑部的人低声吩咐了几句,那人匆匆去了。
大殿之中又陷入了一片沉寂。
等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人和物证全数带到。
首先抬上殿来的就是那三百副盔甲。
当然也不会将三百副全部给抬上来,只是选了其中的十几副而已。
看着殿上这十几副明晃晃的钢甲,满朝大臣都是一阵恍惚。
这可是钢甲,在大秦军中都还不是标准配置,只有精锐中的精锐才有资格穿这样的甲。
当年匪军护着太子扶苏去北地,在义渠城与李牧一战,穿的就是这样的钢甲!
李天行却慢悠悠的走到这铠甲之前,左摸摸右看看,翻了好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位置。
茅焦故意问道:“镇国公,怎么,这些铠甲有问题?”
李天行微微一笑:“甲胄当然不会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藏甲胄的人而已!”
茅焦哈哈大笑:“镇国公说的对,有问题的是藏甲胄的人,看来镇国公也没有什么异议了?”
李天行哼了一声:“我什么时候说这个藏甲胄的人是我家岳父了?”
“这!你!”茅焦一时语塞,却不知道李天行此言到底是何用意。
李天行却笑道:“诸位大臣可知道,这样的钢甲,目前能生产的,只有我学宫的武器研究所,别处无法生产,但是诸位大臣可能不知道,这铠甲的内衬都留有一处暗记,谁领用了这些铠甲,铠甲转移到哪里都有详细的记录!”
说着,李天行还提起一副钢甲,翻出那处暗记给殿上众位大臣和嬴政看。
“白胜何在!”
给众人看完之后,李天行一声大喝。
从殿外跑进来一人,正是兵器研究所的所长白胜。
“取记录薄来,查一查这些铠甲的去向!”
白胜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本簿子,仔细翻阅起来。
不多时就查到了消息。
“回镇国公的话,这批铠甲都是始皇十二年划拨给三川第一军的!”
一听是三川第一军,朝堂之中又是一片哗然。
这三川第一军不就是慧王胡亥的护卫军之一吗?
怎么又把胡亥给牵扯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