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济阳令(1 / 1)

扶苏从大梁出来后的下一站就是济阳,济阳已经进入了齐郡的地盘,却也是遭灾的重灾区。

这里的情况比大梁还要糟糕。

扶苏总结了一下一路而来的情况,发现离关中越近,救灾的力度也就越大。

而离关中越远,救灾的力量也就越薄弱。

看来自己要向朝廷建议,要在距离关中较远的地方也要多安置一些常平仓,用来应对这次这样的灾难。

正在思考间。

曹参却低声对扶苏说道:“太子殿下,前面好像有点不对劲。”

扶苏抬头向前方看去,却看见一大堆灾民正拥簇在一个人周围,而那个人正义愤填膺的向众位灾民说些什么。

灾民的人数并不少,起码有一千余人。

扶苏奇怪,这里离济阳还有十余里,这些人不想办法去济阳就食,在这里干什么。

就想催马上前去看看。

却被曹参一把拽住马头,让一名匪军前去打探。

虽然对曹参的谨慎不以为然,但是扶苏也没有提其他的意见。

很快,那名匪军回来,只是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奇怪。

扶苏问道:“前面到底出了什么事?”

这名匪军嬉笑着:“那人说济阳官府趁着灾情与富户勾结,用低价收购百姓手中的土地,正在鼓动那些灾民跟他一起去济阳官府讨个公道。”

扶苏眉头一皱,朝廷三令五申不得借着灾情残暴害民,怎么济阳官府还敢顶风作案?

看来此事自己不管一管是不行了。

但是一旁的曹参却感觉到有些许不对。

“殿下,大秦法度森严,一般百姓是不可能主动去找官府闹事的,而这些百姓竟然想直接去官府闹?这胆子未免有些太大了!”

扶苏也点点头:“正是,要是在关中,但有官府敢这样做,几名乡老可直接面见相国和国君,到现在政事堂还保留着这样制度,乡老有直接面见政事堂诸辅政之权,但是这里乃是齐国故地,归于大秦才多少年,还不能理解秦法也是有的。”

虽然扶苏说的有道理,但是曹参始终觉得这中间多少有些不对头。

扶苏没有继续跟曹参讨论这个问题,而是打马向那些百姓走去。

见到有大队人马过来,还穿着盔甲,这些百姓不自觉的退后了几步。

扶苏微笑着对众人说道:“我是从咸阳来过的,刚才我的护卫听你们说,济阳官府勾结富豪强行霸占了你们土地,所以你们准备一起去济阳官府讨一个说法,我就是想听听,这中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哪一位可以见告。”

这些百姓都不说话,只是用一种异常警惕的眼神看着扶苏。

而刚才高谈阔论的那人,却从土台上大步走下。

来到扶苏面前,先是向扶苏身后的甲士看了一眼,然后一脸警惕的看着扶苏。

“你是谁?你从咸阳来?难道你是官府的人?”

扶苏笑着摇摇头:“我虽然不在官府,但是在咸阳的时候跟官府倒是熟的很,要是你们这地方的官府真的犯下此事,我倒是也有些门路在政事堂上告,如果时机得当,就算上达天听,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人闻言大喜,脸上的警惕一扫而空,而是恭恭敬敬的向扶苏行了一礼。

“原来是贵人到了!有贵人替我们做主,我们济阳百姓想来是有福了!”

扶苏眉头微微一皱,他不太适应这样的吹嘘。

“你先说说是怎么回事。”

那人也不再耽搁,清了清嗓子,就直接将其中原委说了出来。

原来济阳令据说也是学宫学子,调任济阳令还不到三个月,就碰上如此大灾。

城中粮食已经所剩无几。

济阳令直接找到城中那些富户,像他们借粮,跟大梁一样,城中富户没有一个愿意借粮的。

后来济阳令跟富户们商定,以百姓之地为担保,富户出粮救灾,先拯救百姓,等到灾情过去,百姓再将所借之粮全数奉还,如果有还不上的,就将田地折价出给富户,富户以市价出钱收地,抵扣掉自己粮食的那些钱以外,其他的钱照样给到百姓。

而且济阳令与富户们商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这次灾情借出的粮食没有利钱!

扶苏听着频频点头:“此乃救民的善政,怎么你们却说济阳令与富户勾结呢?来年你们种下粮食还给这些富户不就是了?”

那人却苦笑一声:“这位贵人,我们虽然都是平头百姓,但是谁对我们好,我们都知道,我们原来也没说对我们百姓不好,但是后来就不一样了!”

“昨天,这些富户派出家奴到我们这些人的家中,嚷嚷着要我们还粮食,天可怜见,这才借了粮不到五日啊!就让我们还粮,我们拿什么还?”

“我们说跟官府签订的契约是明年才还粮食,现在还不合规矩。你猜那些家奴说什么?”

那人一拍大腿:“那些家奴说契约上根本就没有写定还款的日子!要我们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还说这就是济阳令与他们老爷商量好的,让我们赶紧将地契交出来!您来评评理,这不是官府勾结富户侵夺我们的田产又是什么?”

扶苏听完一愣,要是听这人这么说,好像还真是官富勾结!

济阳令诱骗百姓签下契约,然后欺负百姓中识字的不多,再在契约中做些手段,从而达到侵夺百姓田产的目的!

扶苏大怒:“济阳令该死!”

曹参却越听越不对,眼看扶苏上头,立刻说道:“贵人,此事我看还是了解清楚再说更好。”

当着这些百姓的面,他也不好表明扶苏的身份。

扶苏却看向那名百姓:“看样子你是他们的头?与官府签订的契约可否容我一观?”

那名百姓却连连摆手:“我可不是头,我只是看不过去,契约在此,请贵人一观。”

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揭开布包,露出里面一张白纸。

扶苏接过一看,果然跟这名百姓说的一样,上面的所有条款中都没有写明还粮的时间。

虽然这一点对百姓也有利,既然上面没写还粮的日期,那我岂不是想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

但是富户身后却站着济阳令。

所谓民不与官斗,这份契约,富户敢反悔,百姓可敢?

所以看完契约之后的扶苏,三尸神暴跳,直接就想下令派人去抓捕济阳令。

曹参眼疾手快,直接拦住扶苏。

眼神示意扶苏稍安勿躁。

然后转头问道:“我有几个问题想来问问你。”

“第一,你们去官府签订契约之时,是谁给你们宣读的契约上面的内容的?”

“是济阳令亲自宣读的!”

“当时宣读的时候,可有还粮日期?”

“自是有的,不然我们也不可能跟官府签啊!”

曹参眉头紧锁:“那在签这些契约的时候,济阳令可在?”

那百姓想了想:“那倒是不在,济阳令在给我们宣读完契约上面的内容后,就离开了,说是济阳西边灾情告急,他要赶过去。”

“那又是谁跟你们一起签的这份契约?”

“是户房的陈主事!”

“户房主事?”曹参低头想了想,才抬头低声对扶苏说道:“这位济阳令估计是被人坑了,背了黑锅还不自知。”

扶苏一愣:“你怎么知道?”

曹参拉着扶苏的马头往回走了几步,见两人说话,那百姓也听不见,这才笑着说道。

“殿下,这都是县中小吏惯用的伎俩!若不是今天太子与我到此,这位济阳令难免项上吃一刀!”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武不良人 唐人的餐桌快手热门小说 唐人的餐桌抖音热搜小说 唐人的餐桌txt 唐人的餐桌起点中文网 唐人的餐桌孑与2 唐人的餐桌子 大良医 大唐成了李二保护的废物 梦撩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