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赢骑着马来到张曼成尸身旁说道;将此人头颅割下。
喏,田征应声后走到张曼成身旁,拔出长剑一剑斩下他的头颅,然后用一块白布包裹起来交给杨赢。
杨赢接过这颗血呼淋啦的头颅,将他挂于马背上说道;出发,回援秦太守。
随后一行十骑就在官道上往战场赶去。
回到战场见秦颌太守已经将残余士兵收降后杨赢开口笑道;恭喜大人。
新官上任便立此大功。
这也多亏了杨县令的计谋,杨县令同喜。
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笑后杨赢开口说道;大人,依我看现如今正是破宛城黄巾之时。
哦!杨县令有何计谋?
大人,我引一军化作黄巾逃兵逃去到宛城,到时赚开城门,大人领兵随后赶来,定能将宛城黄巾驱逐出去,大人以为如何?
秦颌听了杨赢的话后有些犯难的说道;杨县令此计虽然可行,只是这些俘虏,本官还要将他们押解回去,来回怕要费上不少时间,如知奈何啊?
杨赢转头看了一眼那些跪在地上的俘虏,恐怕有两三千的模样,然后杨赢换了个方向避开这些黄巾俘虏给秦颌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秦颌顿时瞳孔收缩的问道;全部?
大人,时不我待。
唉,不知杨县令需要带多少兵马前去?
五百人即可。
只带五百人太过于凶险,不如多带些人马为好。秦颌听后摇头道;
大人,赢只带五百人马即可,时间紧急,再拖延下去,只怕宛城黄巾得知消息,此计将难以实施。
好吧!如此便依杨县令了。
杨赢得到秦颌同意后向杨博说道;子显,令五百士卒和黄巾降卒互换衣服。
喏。
杨博说完就走到黄巾降兵中喊道;你们,把衣服脱下来。
你们把他们的衣服换上,动作快一点。
几分钟后,五百士卒都已换好黄巾的衣服和头巾,杨赢等人也换了黄巾的衣服,此刻他正立于马上向秦颌拱手说道;大人,在下去也,大人可要尽快赶来啊!
本官知晓。
杨赢点头后喊道;众将士,目标宛城,给我跑,尽量跑得乱一些。
这群假黄巾逃兵闻言顿时一窝蜂跑了出去,整个队伍乱糟糟的还真有几分逃兵的模样。
秦颌看着远去的杨赢喃喃自语道;真乃枭雄也。
......
不多时,杨赢带领的假黄巾逃兵来到宛城楼下喊道;楼上的兄弟,快开城门放我等入城。
楼上一将喊道;你是何人?我怎的没见过你?
我是渠帅帐下曲长,跟随渠帅追杀官兵遭受朝廷兵马的伏击,渠帅已经战死身亡了,全军溃败,只有我带领这些兄弟逃了回来,快开城门放我等入城吧。
楼上那人想了一下便命人打开了城门,来到城门口,那名小渠帅立马问道;渠帅真的战死了?
杨赢见对方没有防备立即拔出长剑一剑穿了对方心脏后说道;既然你这么关心他,那你就下去陪他吧!
把守城门口的黄巾士兵见守城的小渠帅死了立马拿着长矛就向杨赢等人杀来。
杨赢砍杀几人后喊道;盾牌手在前,长枪手在后,给我守住这道门,别放敌军进来。
喏,五百士卒在门洞内排列有序的喊道;
越来越多黄巾士兵围了过来,无奈门洞太少,黄巾士兵被堵在城内杀不过来,两方人马就在门洞内产生厮杀。
杨赢在最后方指挥着士兵厮杀,手下众人围在他身边护卫着,以防暗箭。
就这样,双方在门洞内厮杀了近一刻钟,两边死亡人数近百人,尸体堆积如山,最前方的士兵直接站到尸体上对杀起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秦颌率领军赶来,见城门口的士兵杀的堆到了七八尺高的模样,然后立即喊道;杀。
杨赢见秦颌赶来立即说道;子显,带领他们杀出一条路,让大军进城。
喏,杨赢帐下众人听后立即冲到最前方杀向密密麻麻的黄巾军。
有了杨博等人的加入,黄巾士兵立即被杨赢帐下众人冲散开来,士兵一个接一个的杀了进去,双方进入混战。
秦颌的率领的大军也赶到了城门口三三两两的正往城内爬。
杨赢见秦颌来到身边后开口问道;大人怎会来得如此之慢?再过一会儿我带来的人可都要死伤殆尽了。
唉,刚才本官在斩杀那群黄巾俘虏时遭受到顽强的抵抗,所以就来的晚了一些。
杨赢听后也释然了,然后说道;在下明白了,大人,咱们进城吧。
好,进城。
二人从另外一道门进入宛城,城内只有少数黄巾投降,多数已然逃离了宛城。
进了城秦颌先派了五千兵马控制了四处城门,然后再去到太守府。
两人先是检查了一下库房内的物资,居然有粮食二十多万石,钱三十万,金七八万,珠宝四五十箱。
秦颌感叹道;难怪张曼成能够养得起十万大军,没成想此人居然搜刮了这么多的钱粮。
大人,张曼成号称黄巾军中的神上使,地位仅在张氏兄弟之下,能力自然不弱。
嗯,这一战也许是他轻敌所致,不然也不会因此丢掉了性命。
大人说得是,在下还有一事要向大人说明。
何事?
我观这股黄巾应该并没有完全被打乱,想来他们此刻应该在什么地方商量着夺回城池,所以在下请大人早做准备。
你为何如此断定?
大人,黄巾有贼众数十万,如今投降者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群黄巾来不及带走粮草,到时候黄巾军中无粮,他们只能去附近乡民家中强抢,再过几天百姓们也无粮草供他们抢后,这股黄巾必然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宛城,大人想想,到时候这些饿了许多天的恶徒知道宛城有粮后他们会怎样?
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奋不顾身拼死进攻宛城。
秦颌听了杨赢的分析后率先开口说道;
然也,现如今我们兵马不足,到那时十万恶徒来攻,我们定然抵挡不住,不如趁这股黄巾军没有反攻之际先退守别处,等待朝廷大军到来再作应对。
嗯,杨县令说得有理,那我等立刻撤出宛城。